央視網消息:自2018年啟動以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已經走過瞭五個年頭。今年,海南省全面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準備,目前,首批25個壓力測試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今天(7月7日)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讓我們跟隨記者一起走進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樣板間——洋浦經濟開發區,看一看全島封關運作準備正在給這裡帶來怎樣的改變?
記者在洋浦的采訪,是從跟隨洋浦保稅港區發展局企業工作專班的一次上門調研開始的。這傢企業剛剛投產不到一個月,就遭遇瞭暫時停產的尷尬。
企業負責人:關稅操作過程中,我們遇到一些問題,特別是原輔料進出區這種退稅的問題。
這位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洋浦也正是看好瞭政策的紅利,但由於企業是剛剛落地,對報關程序瞭解不夠深入,導致企業在采購輔料時未能享受到退稅政策的優惠。
記者:剛剛投產就停產瞭,是不是在政策上有什麼漏洞?
海南洋浦保稅港區發展局局長 張洪光:因為他也是第一次在這裡投產,也第一次適用加工增值免關稅這個政策,有一些問題隻是在逐步的經歷中才能顯現出來。
在張洪光看來,企業遇到的退稅問題是政府正在進行的25項壓力測試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其他24個項目中還包括“兩頭在外”企業保稅維修、簡化機電產品進口許可管理、擴大進出口商品第三方檢驗采信范圍等。壓力測試的結果直接影響著2025年前全島封關運作的成敗。
海南洋浦保稅港區發展局局長 張洪光:我和他們一起迎接這個大考,我們是希望他們多提一些問題,給我們多留一些作業,因為我們做的作業越多,就知道問題出在什麼地方,然後考試才能取得好成績。
2007年,我國第四個保稅港區——位於洋浦經濟開發區的洋浦保稅港區成立,雖然它的面積隻有2.26平方公裡,卻標志著洋浦的對外開放邁上瞭新臺階。
2020年6月,《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發佈,洋浦被賦予5項獨有的自貿港政策,承擔起自貿港先行區、示范區的重任。
多項改革政策和創新制度在洋浦首發首成——“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在這裡簽出首張《船舶國籍證書》;“零關稅”原輔料進口在這裡完成首單業務;外貿同船運輸船舶在這裡加註第一單保稅油;全國首艘“零關稅”進口運輸船舶在這裡通關放行。
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企業紛紛搶灘洋浦。截至今年6月底,僅保稅港區內的註冊企業就達到瞭4800多傢。到2025年,保稅港區的優惠政策以及先進做法將會推廣到114平方公裡的整個洋浦經濟開發區,覆蓋范圍擴大50倍。
總臺央視記者 鄭連凱:我身後的這道圍欄內就是2007年成立的洋浦保稅港區,它的面積隻有2.26平方公裡。未來,隨著洋浦港封關運作項目建成,區內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將會擴容至整個洋浦港開發區乃至海南全島,取代這些圍欄的將會是一套更加智慧、高效的口岸監管系統。
在洋浦小鏟灘碼頭,自貿港封關運作項目建設現場一片繁忙,預計9月底即將建成投用。按照“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標準,未來全島范圍內的貨物進出口手續都可以在這裡辦理。也就是說,境外貨物及自貿港內貨物可以不受海關監管在這裡自由出入境,而從自貿港出入境內的貨物需要實行常規監管。
按照設計方案,一線口岸和二線口岸的設施設備可以實現資源共享,通過不同走向的流線完成通關的過程。
海南洋浦保稅港區發展局局長 張洪光:紅色的就是一線的流線,綠色的就是二線的流線,它們是不交叉的,如果需要查驗的話,它們是可以共用這個查驗平臺的。我做這樣的最終目的也是確保一線真正能夠放開,二線能夠真正管住。
政企聯手“蹚路” 解決問題優化流程
洋浦經濟開發區是海南自貿港建設中著力打造的“樣板間”,對於當地政府來說,自貿港的建設是一片藍海,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循;對於進駐這裡的企業來說,同樣是摸著石頭過河。隨著封關運作的一天天臨近,政府與企業是如何承擔著壓力測試任務、聯手“蹚路”的呢?
位於洋浦經濟開發區保稅港區內的澳斯卡糧油,是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佈後這裡引進的首傢大型實體企業。記者剛來到這裡時,運營團隊正在開每周例會。
雖然企業運營正逐步走向正軌,但是最初的落地卻並不容易。三年前,廠區所在的208畝地還是一塊灌木叢生、石頭遍佈的荒地。建設期間,高溫多雨的氣候給工程推進帶來瞭不小難度。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這傢企業卻提出要創自貿港建廠的最快速度。
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慧:因為離封關2025年就很近瞭,必須廠建好以後要進行政策的細則的壓力測試,越提早對今後的壓力測試越有好處,所以並不是為瞭搶自貿港建設最快速度,不是,是為瞭搶自貿港的壓力測試時間。
不利的自然條件並沒有阻擋工程推進的速度。在政府的幫助下,企業加班加點趕工期,廠房從開工到完工僅僅用瞭半年時間,比常規用時少瞭四分之三。廠房雖然建起來瞭,張慧和她的同事們卻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按原來的報關系統,糧油產品報關出區要交9%的關稅,而按照洋浦的最新政策,原料經過加工增值超過30%可以免關稅。政策優惠瞭,但因為初次運行,海關等多個部門的數據系統與海南自貿港的公共服務平臺出現瞭一定程度的不兼容的情況,報關一直不成功。為瞭不延誤交貨時間造成違約,多個部門一起來到企業,現場研究通關和出區攻略,調試系統,補辦手續。
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慧:那時候非常難,但是海關把我感動瞭,他們說系統是系統,我們人工幫你抬桿解決,我一個科室加班滿足不瞭,一個處滿足不瞭,我再增加其他處,當時把我感動壞瞭,因為我們量比較大,每天都要出去1000多噸,好多車。
遇到問題,針對解決。多部門協同辦公,讓企業感受到自貿港發展的決心與誠意。在這傢企業的二樓,一上來就有四間大小不一的會議室,在運營投產之初,這些會議室每天都會迎來不同的政府工作人員。
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慧:我們提出的生產許可證要提前辦,我們(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提出來:“上勇於擔責,下主動作為,我可以容缺先給你辦生產許可證,但是你投產之前我要來驗收,你如果不符合,我要把你生產許可證收回。”
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這些先行先試的企業也率先感受到瞭自貿港的全新政策。張慧所在的企業在建設時享受瞭自用進口設備零關稅政策,投產後又成為全國首傢享受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的企業。因為優惠的政策、貼心的服務,如今已經有更多的國內外企業進駐瞭這片熱土。
記者:就是感覺一幫想做事的人聚到瞭一起。
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慧:就有一種熱情,能幹成。實際上我已經60多歲瞭,之前已經退休瞭,但是為瞭自貿港,我說我還願意再工作20年。
政府“店小二”服務精神給企業註入信心
在自貿港政策的吸引下,三年來,到洋浦經濟開發區保稅港區來投資的企業越來越多瞭。園區內的企業數量從160多傢增長到瞭目前的4800多傢。而現在,入駐企業的選擇范圍正從保稅港區擴散到整個洋浦經濟開發區。不少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在這裡發展的信心正是源自當地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
企業服務專員 宋立武:年初的時候,我們瞭解到企業全年產值大概在1億元左右,但是年中已經過瞭一半瞭,我們實際掌握的隻有三千多萬元,我想瞭解下主要是什麼原因?
企業負責人 冉東升:卷材的話是屬於剛試機階段,後面卷材正式生產就把產值提上來瞭。
現在,洋浦經濟開發區的政府工作人員把上門服務變成瞭常態。為瞭統籌資源,全力建設海南自貿港的樣板間,2021年,儋州市與洋浦經濟開發區一體化發展決策正式落地。去年4月,儋州市將科技和工業信息發展局從市裡搬遷到60公裡外的洋浦經濟開發區,同一個月,海南省首個營商環境建設局也在這裡掛牌成立。去年5月底,儋州市還正式出臺企業服務專員制度,讓企業在遇到問題時有瞭具體對接人。
儋州市科技和工業信息發展局局長 首席服務專員 劉通:我們跟企業服務專員告知,不管企業什麼方面的問題,你都照單全收。比如說小孩上學,比如說新來的員工的住宿,生產、運輸、物流方面、進出口通關各方面,首先讓企業感受到有政府部門在給他服務。
營商環境的改善,對於每一個來儋州洋浦創業就業的人來說都有著直觀的感受。今年以來,儋州重新梳理並優化推出93個“一件事一次辦”事項上線運行,實現在線辦理;在全市范圍內累計建成51個便民服務站點,累計實現“機動車駕駛證公證”“學歷(學位)公證”等102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同時,推動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網上辦、一次辦。
洋浦東方雨虹建築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建:(各種服務)讓我們能夠快速投入生產,使我們企業感受到當地(政府)“店小二”的精神,也為我們外地企業註入在當地經營的信心。
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副局長 張良:在行政審批改革方面,營商環境局成立以來集中劃轉審批事項900多項,簡化流程、縮減時限,在營商環境表層修復方面,采取市領導領辦、專題研究的方式,集中精力解決瞭一批時間跨度長、復雜程度高的遺留問題。
如今,隨著“樣板間”打造深入,政府服務企業的內容也在做出調整。從照單全收過渡到對重點問題進行精準化深入服務。同時,隨著入駐企業增多,為瞭解決服務人員人數少和精力跟不上的問題,當地政府把企業服務專員升級為產業服務專員。
儋州市科技和工業信息發展局 首席服務專員 劉通:一個產業服務專員可以綜合帶著幾個其他的服務專員,綜合來服務整個產業,問題歸類。
讓外來的投資和就業人口願意留下的不僅是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還有生活中悄然變化的體驗感。
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慧:你看現在該有的都有瞭,共享單車、體育館、閱覽室、圖書室、電影院,以及配套的這些人才公寓都出來瞭。
“留洋派”隊伍壯大 擇天下英才而用
城市因人而精彩。洋浦在打造海南自貿港樣板間的同時,也向全球精英人士伸出橄欖枝,林光明就是洋浦從新加坡招來的城市規劃師。政府部門聘請外籍人士主導城市規劃,這在全國也為數不多。林光明笑稱自己是“留洋派”,也就是留在洋浦的人。在他眼中洋浦正在發生哪些改變?未來的洋浦又是一座怎樣的城市?繼續來看。
在洋浦,林光明的辦公室掛的是首席規劃師的名牌。2020年6月,自貿港政策在海南落地,當時,林光明還是新加坡國傢發展部的一名政府官員,已經在城市規劃設計領域工作瞭15年,其間,曾與中國政府部門有過不少合作。受委托,他開始為洋浦尋找城市規劃師。可沒想到的是,自己成瞭最終人選。
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首席規劃師 林光明:規劃師是跟土地談戀愛,是有感情的,實事求是地說,每一片土地都有生命,所以就是說它能夠承載什麼東西,我們作為規劃師,踏到那塊土地上,我們基本上會有一種感覺。
決定踏上這塊土地,是因為洋浦人把這座城市的主要規劃工作交給瞭他,這是一份信任,同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也是在那一年,她心愛的女兒剛剛出生,不惑之年的他帶著一傢人漂洋過海來尋夢。
如今,孩子已經三歲瞭,他也完成瞭洋浦經濟開發區國土空間規劃,環新英灣地區發展戰略策劃,洋浦展示館設計、改造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的規劃設計。
2022年5月,《儋州洋浦一體化發展規劃》出臺後,緊靠新英灣的儋州市7個鄉鎮劃入儋洋一體化發展規劃區。從這兩幅圖上可以看到,這個新的發展規劃區無論從面積和形狀上都跟新加坡十分接近,這也更加激發瞭林光明的創作靈感,他走進儋州的農村、漁港,把在新加坡積累多年的設計理念平移到這裡。
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首席規劃師 林光明:為什麼我來,心心念念希望,就這個地方未來會有很大的想象這種潛力。這個是原來老的新加坡的克拉碼頭,然後經過更新之後,那就變成現在就是一年有1200萬遊客的一個旅遊目的地,我們這個新英灣是很有想象力的,未來我們也可以做這個功能。
人因城而聚,城因人而興。在洋浦,不光是像林光明這樣的國際人才可以享受高薪待遇和福利,針對高級技工的優惠政策也在不斷落地,重點用人單位全日制大專和高級工也可享受1600元/月的住房補貼。
2022年,洋浦常住人口數量較上一年增長瞭10%。今年以來,又有3500名特聘人才收到瞭政府的大禮包。和林光明一樣的“留洋派”隊伍越來越壯大,而他對未來的洋浦也有瞭更大膽的設計。
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首席規劃師 林光明:結合海南自貿港建設的一些政策的條件,這個城市可以做到房價不高、交通不堵、空間不擠,我們希望從現在人口大概三十多萬,未來人口達到一百萬,甚至超過一百萬。
打造百萬人口的新城,林光明已經用一顆胚芽的造型給儋洋一體化發展區作出瞭長遠規劃。未來15年,這片77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將分成風電裝備、綠色石化、新材料、高端制造、智創產品、健康食品、港航物流等七大產業區,經濟總量預計超過3000億元,成為繼海口、三亞之後,海南高質量發展的第三極。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