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

  “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被冠以“中國”二字,在於其為中華文明所滋養,與中國實際相符合,最終為中國人民所選擇

  秉持“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等精神,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定分止爭;吸納“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等理念,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日趨健全;汲取“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等智慧,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斷完善……縱觀古今,可以深切感受到,中華文明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瞭無比堅實的支撐、無比豐厚的滋養。

  我們開辟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國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決定的。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闡釋“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指出“‘結合’築牢瞭道路根基,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瞭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拓展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強調“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底蘊、強大的生命力。

  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瞭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翻開風起雲湧的紅色篇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直作為蘊含其中的動力之源,貫穿於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歷程。1944年,美國記者福爾曼赴延安和華北抗日根據地進行瞭5個月的采訪,寫下“共產黨員極端註重他們的文化”的觀點。我們黨開創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與中華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傳統,“兼容並包、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關聯;我們沒有搞聯邦制、邦聯制,確立瞭單一制國傢形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順應向內凝聚、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發展大趨勢,承繼九州共貫、六合同風、四海一傢的中國文化大一統傳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隻有立足波瀾壯闊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國道路的歷史必然、文化內涵與獨特優勢。”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拓於中國人民共同奮鬥,紮根於中華大地,是給中國人民帶來幸福安寧的正確道路。

  新時代以來,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瞭中國式現代化,不斷豐富和發展瞭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被冠以“中國”二字,在於其為中華文明所滋養,與中國實際相符合,最終為中國人民所選擇。“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思想,與“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連貫一致;“治國之道,富民為始”的理念,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相融相通;“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追求,為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提供價值支撐;“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智慧,化作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不懈追求;傳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的胸懷,中華民族致力於“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式現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國傢的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不是文明斷裂的產物。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必將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

  凱歌而行,不以山海為遠;乘勢而上,不以日月為限。今天,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我們創造瞭偉大的中華文明,我們也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新時代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新征程上,腳踏中華大地,傳承中華文明,走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黨和人民就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青銅之韻,到漢唐氣象,再到今天的大國風范,一個文明悠長、日新月異的中國,正堅定走在自己開辟的大道上。面向未來,繼續推進“兩個結合”,堅持道不變、志不改,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行,就一定能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