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29日電(記者安路蒙、王靖)天藍水清,蘆葦蕩,百鳥鳴。隨著自然生態的持續改善,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國傢級自然保護區近期迎來候鳥繁殖高峰,候鳥的數量和種類也在增多,這裡正在從候鳥遷徙的中轉站,變為候鳥繁育後代的棲息地。

  6月16日在科爾沁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人工招引巢中的東方白鸛幼鳥。(梁永峰 攝)

  “當前正是候鳥繁殖的高峰期,今年共有50多種候鳥在科爾沁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內繁殖。”科爾沁國傢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楊福生介紹,預計這些候鳥將在保護區停留三四個月,等到幼雛長大後南遷。

  科爾沁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境內,面積約為12萬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濕地珍禽及典型的科爾沁草原自然景觀。

  記者看到,湖面上、叢林間、蘆葦蕩中,有很多隻候鳥在築巢、產卵、孵化。一隻隻幼雛破殼出生,在這裡快樂過夏,科爾沁國傢級自然保護區正成為“候鳥天堂”。楊福生形象地說:“保護區原來隻是候鳥南遷北徙路上的‘中轉站’,如今卻已成為候鳥繁育後代的‘傢園’,候鳥從最初的‘匆匆過客’變成瞭現在的‘常客’。”

  6月16日在科爾沁國傢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中覓食的丹頂鶴。(梁永峰 攝)

  這種變化離不開當地開展的一系列生態保護工作。近年來,科爾沁國傢級自然保護區認真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編制《科爾沁保護區濕地修復規劃》,采取多種措施修復濕地,目前濕地面積達到18000公頃,水域面積4000公頃,為候鳥棲息和繁衍提供瞭豐足的條件。

  為給候鳥提供適宜的繁殖環境,科爾沁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依據東方白鸛的生活習性特點,搭建瞭13處人工招引巢:去年成功引來一對東方白鸛築巢繁殖兩隻幼鳥,今年又有三對東方白鸛在這裡築巢繁殖10隻幼鳥。

  楊福生表示,隨著候鳥繁殖高峰的到來,保護區管理局正加大宣傳和管護力度,通過視頻監控、人工巡邏多種方式,對野生動物進行管理,並在重點區域、重點鳥類繁殖地段派專人進行看護。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