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在物流需求結構中,跟消費密切相關的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1—5月份同比增長超過瞭10%。隨著消費場景不斷拓展,多個領域的消費物流需求均實現較快增長,尤其是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

在遼寧沈陽渾南區的東北冷鮮港,記者看到,剛剛拉過來的幾十噸泰國榴蓮正在等著卸車。司機翟師傅告訴記者,自己一路用冷藏車從昆明拉到沈陽,路上就跑瞭50多個小時。

東北冷鮮港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一顆榴蓮從產地泰國拉到我國東北消費者的手裡,隻需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現在每天進出港的水果數量在2000噸上下,由於正值銷售旺季,水果庫存周轉也特別快。在國傢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的帶動下,東北冷鮮港也在加大冷庫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目前,幾個集倉儲、加工和交易功能於一體的綜合生鮮交易大廳正在建設中,將於9月份正式投運。

東北冷鮮港運營部庫管主管 張富強:這個58、57,這代表一個攤位,商戶可以租這一個區域,大約能放20板的貨,在這兒就可以賣貨瞭。比如說商戶白天把貨拉出來,就在這兒賣,到晚上可以拉回到庫裡面去,進行存儲。

不僅僅是生鮮水果,來自巴西、俄羅斯等地的肉類也在轉關政策的支持下開始陸續進入到冷鮮港,並且借助沈陽的區位樞紐優勢,從這裡輻射到整個東北地區。

沈陽空港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 沈小舒:首先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實現產業的集聚,從民生的角度,我們可以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種多樣的食品,使它的價格更優惠,使它的冷鮮的程度更好。

便捷的冷鏈物流運輸豐富瞭老百姓的餐桌。1—5月份,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10.9%,增速比1—4月提高1.9個百分點。另外,線上線下物流需求加快融合,特別是跨境電商、即時配送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在沈陽綜合保稅區的這個跨境電商倉裡,從國外集中采購的貨品種類接近六百種,消費者網上下單後,就可以從這裡直接發貨。

沈陽綜合保稅區某跨境電商倉負責人 張冰:相當於我們把備貨的環節挪到瞭中國境內,如果從咱們保稅倉發出的話,基本上跟國內的產品時效是一樣的。

從電商物流指數來看,年內連續多月回升。5月份快遞業務量完成109.9億件,同比增長18.9%。1—5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8%,比1—4月份加快1.4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劉宇航:電商網絡和快遞板塊的物流需求也增長比較快,特別是像實物商品的網上零售額增長比較快。智能化、數字化這種服務能力,對於這種支撐快遞、快運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提供瞭有效的支撐。

物流看經濟:物流智能化穩步推進 促進產業升級發展

專傢表示,今年以來,物流發展的一個突出亮點就是智能化升級穩步推進,多領域物流創新發展動能同步加強,有力促進瞭產業升級發展。

在位於浙江嘉興的國網浙北檢儲配基地,記者看到,偌大的倉庫裡,基本上全是自動化設備在運轉。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原來需要十八個人管理一個倉庫,現在是十二個人管理三個倉庫。

國網浙江電力有限公司嘉興供電公司倉儲班班長 李巖:三個庫同時管理,工作量增加瞭,人員沒有增加,反而減少瞭。

李巖說,智能化改造帶來的最大感受就是效率的提升。而除瞭正在應用的智能化設備外,他們正在聯合一些機構共同研究5G無人叉車,將智能化技術延伸到倉庫外的作業。在這個5G叉車實驗室裡,操作人員正在通過一個操縱桿,借助身前的十幾塊屏幕確認叉車的周邊環境和位置,遠距離對一輛叉車進行操作。

與一般叉車不同的是,這輛5G叉車的周邊佈控瞭十幾個攝像頭以及傳感設備,借助倉庫裡的5G基站以及車載雷達,進行低延時的物聯網連接。

不僅在倉儲領域,在物流配送領域,無人、智能物流設備的廣泛應用也較大幅度地提升瞭物流配送的觸達范圍和配送效率。在四川遂寧市智慧物流大數據中心裡,記者看到一面碩大的顯示屏上,一個個閃爍的光點匯聚成無數條貨運線路。屏幕一側,信息一頭連著貨源、一頭連著貨車。

四川遂寧市智慧物流大數據中心工作人員 劉勤:每輛車都安裝瞭GPS ,可自動追蹤,監測每一筆運單的運行狀態,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物流服務。

今年以來,快遞物流、倉儲園區等領域的頭部企業積極運用先進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大幅提升企業運營效率。重點企業調研顯示,1—5月,多傢頭部快遞物流企業在城市配送、即時配送等領域新增投入無人車近1000輛;年內投運的大型自動化分揀、智慧倉儲物流園區日峰值操作量可達1000萬件。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線路規劃設計,還能有效解決運輸安全及道路擁堵問題。據測算,百公斤貨物百公裡的綜合運輸成本可降低30%以上。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物流工程系教授 王喜富:今年1—5月份智慧物流的發展,在整個物流產業發展當中起到瞭巨大的作用,物流企業和物流行業應用瞭大量智能化基礎設施和自動化設備,提高瞭效率。從業務數據化到數據業務化,使得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拓展瞭物流企業的業務范圍和盈利空間。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