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瞭解到,考古工作者在配合鄭州航空港區基本建設考古勘探發掘時,發現瞭老莊師古墓群,共有22座墓葬。墓葬年代跨度近1600年,從東漢延續至明清時期,其中以宋金時期仿木建築的磚雕壁畫墓、清代壁畫墓尤為精美,對研究古代建築、傢居生活、喪葬觀念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古人“事死如生”,墓葬選址通常會選擇有山有水的“風水寶地”。此次發現的這批墓葬也不例外。

  墓群區域位於開封市尉氏縣崗李鄉老莊師村,地處010鄉道西部山崗上。該區域地貌為典型的平地山崗地形,四周均為廣闊平原,地形平坦,山崗北高南低,與平原高差10米,一條古河道從西北向東南流去,環繞山崗西側和南部,南部村莊水寨高、水寨村均因此河得名。墓地位置背靠高山,兩面環水,正是古人墓穴選擇的“上吉之地”。

  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樊溫泉介紹,為配合航空港區基建工程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於2022年10月開始進駐工地進行考古勘探發掘。今年3月在該區域發現有兩座宋墓,隨即開展搶救性發掘,目前共發現東漢墓2座,宋墓12座,明清墓8座,互相沒有打破關系。

  這次發現的宋墓群位於山崗東側,由北向南分佈12座,墓葬形制不一,主要為帶階梯墓道磚室墓,由墓道、封門、甬道、墓室構成,墓門和墓室均有仿木磚雕結構。

  頗為吸引人的是,墓室裝飾內容極為豐富,堪稱一場華麗的雕塑壁畫展覽。墓壁飾有彩繪壁畫,涉及花鳥、神獸、傢具、武器和人物等。磚砌的仿木門窗、微微打開的門,一桌兩椅,桌上擺放杯盤、食盒、酒壺或茶壺;剪刀、熨鬥、衣架、衣櫃等生活用具一應俱全……墓室內佈置生動再現瞭墓主人的日常生活,折射瞭當年宋代社會生活和墓葬風俗。

  考古工地現場負責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員常宏傑說,從墓葬結構和裝飾來看,結合北方中原地區宋墓研究成果,本次發現的宋墓年代應分別為北宋早期、中期、晚期,個別墓葬甚至可晚至遼金時期。如M18、M19,兩座墓的仿木結構是整個墓地最復雜的,墓壁裝飾也極為繁縟。墓室中部有須彌座棺床,墓頂小龕內有胡人和漢人壁畫,年代應為北宋晚期到遼金時期。

  常宏傑認為,雖然這批宋墓並未發現任何可以說明墓主關系的記錄和器物,但從整個墓地佈局來看,這些墓葬位置相近,年代又前後相接,有明顯的埋葬規律。根據文獻記載,當時河南地區流行昭穆葬(貫魚葬),祖墳尊穴在前,父、叔昭穆穴於後,昭穴又在穆穴左下方。從墓葬排列順序看,符合宋代傢族墓葬排列規律。

  “古人墓葬不僅選址講究,而且從外到內的設計、佈置,基本上模仿瞭現實中的房屋和宅院。更重要的是,河南考古以往發現過不少宋墓,但宋代傢族墓葬很少見,尤其是處於北宋兩京地區的宋代傢族墓地更是極為少見。這批宋墓將極大地豐富開封宋文化內涵,推進文化河南建設,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與展示價值。”樊溫泉說。

  根據墓志內容和相關文獻記載,考古人員認為該墓主人應為萬歷甲戌歲(1574年)進士師引昌,其歷任修武縣訓導、平陸縣教諭、懷安王府教授。

  這裡還發現一座非常精美的康熙三十二年間的磚券單室壁畫墓。墓葬坐北朝南,壁面白灰打底,上繪彩色壁畫,整體佈置仿生前宅居。墓室北壁為墓主畫像,幔帳下墓主正襟危坐於供桌前,身後置屏風,身披通體纏枝紋服,衣襟邊描繪以金粉,頭頂官帽,右手持涼扇,扇面草書若幹行字,惜圖像不清,兩旁侍女高發髻,躬身雙手托盤。東西兩壁男仆單手圓盒。南壁正中為墓門,兩側以墨線簡單勾勒怒目鐘馗,下部彩繪盆栽……東壁一角墨書紀年題記:康熙三十二年三月初八日。

  據瞭解,老莊師古墓群被發現後,當地政府組織專傢針對古墓保護措施進行商討、研究後,決定對該墓葬群進行整體搬遷保護,以便今後的研究及展示。(總臺記者 田萌 陳誠)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