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6月25日是第三十三個全國“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糧食生產,根在耕地。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今年3月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又強調,過去是“南糧北調”,現在是“北糧南調”。但是南方自己的責任田,自己還是要保。讓我們走進江蘇和安徽,來看看這兩個地方的耕地保護。
在江蘇太倉市璜涇鎮王秀村,記者看到,有一些舊廠房正在被拆除。這是一個占地60多畝的工業園,共有30多傢小企業,租用的是村集體的土地。按照太倉市國土空間全域專項整治的安排,今年這些廠房都會被陸續拆除,這塊地將復墾為耕地。
侯振亞是當地一傢小化纖廠的負責人。十幾年前,侯振亞在璜涇鎮永樂村建起瞭一個工廠,占地六畝多。
蘇州振躍化纖有限公司負責人侯振亞:“那時候提倡農民致富,搞傢庭式作坊,從小企業小機器一步一步更新。”
和這裡一樣,太倉市許多村子都有不少小工廠,它們大多是從早年間的傢庭小作坊發展而來,生產方式落後,同時廠房老舊、安全隱患大,且分佈零散、雜亂無序地占用土地,對土地使用造成瞭很大浪費。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耕地保護日益重視,從中央到各地都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要求嚴守耕地紅線,嚴控城鎮建設用地增量,以合理方式盤活存量,提升土地資源要素的配置效率。
太倉市也於2020年啟動瞭國土空間全域專項整治工作,依據規劃,著重對村莊內低效、高污染企業和零散閑置建設用地進行整治,將符合條件的建設用地復墾為耕地。
侯振亞的化纖廠也被列入當地的拆舊復墾企業名單,按照規劃今年廠房將被拆除。當地拆舊復墾規劃中的地塊,要經過嚴格的論證和審批。當地相關部門組織瞭大量專業人員,對地塊和相關企業進行調研,確認拆除的必要性、土地復墾後的實際效果和可行性。
不過,拆舊復墾工作還是遇到不少困難。侯振亞所在的璜涇鎮有1000多傢化纖、小五金、傢具加工等小工廠,許多人已經習慣瞭這種傢庭經營模式,不願意搬離。為保障拆舊復墾工作平穩順利進行,當地嚴格按照自願拆除、自願簽約的原則,同時出臺瞭嚴格的工作流程和安置補償方案,以保障村民和企業主的利益。
村民毛振岐的傢具廠被列入瞭2021年第一批拆舊復墾企業名單。依據當地政策,由第三方評估機構對他的企業資產,包括建築物、設備等進行評估,做出合理補償。另外對企業停產等經營性損失和人員安置等,也會有相應補償。
毛振岐的補償簽約很順利,本以為拆除可以順利進行,沒想到又起波折。原來,幾年前,毛振岐把一部分閑置的廠房租瞭出去,現在幾個租戶也想拿到一部分補償款。但租戶原本就拖欠著房租,因此雙方爭執不下,拆除工作也擱置下來。當地工作人員多次上門瞭解情況,進行調解。
在工作人員調解下,他們協商分配瞭補償款,拆舊復墾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為瞭讓企業平穩過渡,走上良性發展,政府還牽頭幫毛振岐找到瞭新的廠房,現在他的生意已經走上正軌。
這些老舊廠房拆除後騰退出的土地會進行平整、松土等一系列修復,恢復為耕地,然後由專業部門進行驗收。毛振岐原來廠房所在的地塊恢復為耕地後,由村裡的農業合作社經營,種上瞭小麥和優質蔬菜。現在,隨著大面積的復耕完成,這裡的環境也有瞭很大改善。
對於被拆除的企業,當地政府也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幫助一部分有實力的企業轉移到現代化工業園區,建設高標準的生產線,實現瞭企業的轉型升級。
從2020年以來,太倉市通過村莊建設用地的拆舊復墾,實現項目新增耕地近萬畝,有效保護和擴大瞭耕地。
江蘇太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繆永華:“這些復墾的地塊,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與周邊農田集中連片,實現從‘小田變大田’的格局,最終實現全市耕地凈增加。”
和太倉市一樣,近幾年,我國許多地方都在根據實際情況,梳理、盤活土地存量,保護和擴大耕地。自2018年以來,全國消化閑置土地共2200多萬畝。2022年度全國國土變更調查顯示,全國耕地面積較2021年底凈增加約130萬畝,為我國的糧食安全提供瞭有力保障。
要保護和擴大耕地,一方面需要盤活土地存量、擴大耕地面積,另一方面,對現有的耕地則要進行提質改造,用更現代化的方式實現高效耕作。對此,全國不少地方也在不斷探索。
這些天,安徽蚌埠市馬城鎮的種糧大戶王傢金剛收完小麥,正忙著種下一季的水稻。王傢金在當地一共流轉瞭700多畝地,種一季水稻、一季小麥,一年收入能有40多萬元。但就在幾年前,這片地別說流轉瞭,很多村民自己都不願意種,不少地都撂荒瞭。村民李乃耀對此很有感觸。
安徽蚌埠市馬城鎮朱村村民李乃耀:“我傢的地原來都是拋荒的,一直沒種,種瞭不劃算,流轉也沒人要。”
蚌埠市地處安徽東北部,淮河穿城而過,水資源豐富,很適合農業耕作。然而,由於地勢高低不平、施工難度大,當地的農田水利設施一直不夠完善,灌溉跟不上,全市500多萬畝耕地,一大半隻能種經濟效益較低的旱田作物。緊挨淮河,卻沒水可用。李乃耀傢的8畝多地,之前隻能種小麥、黃豆這些不需要大量灌溉的旱田作物,產量低,還賣不上價錢,一年忙到頭,收入經常還不夠本錢。
近幾年,隨著國傢大力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蚌埠市也開始實施耕地提質改造項目,進行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建設和完善水利設施,將原先的低窪旱地、低產旱田,改造成“旱能灌、澇能排”的高產水田。
如今,經過提質改造,馬城鎮朱村的3000多畝耕地都變成瞭一塊塊整齊、規模化的方格田。新建的灌溉水渠,配合各節點上的泵站,既能將周邊水系引入農田灌溉,又能及時將多餘的來水排盡,使農作物能夠旱澇保收。收成有瞭保障,帶來最直接的變化就是土地的租金漲瞭。過去很多撂荒的耕地一下都成瞭“香餑餑”。
現在,村民把土地流轉出去,不僅能得到一筆可觀的流轉費,還可以到農場就業,或者外出打工,再有一份收入,當地村民的收入有瞭大幅提高。同時,由於改造後的耕地更適合大規模機械作業,也吸引瞭有著現代化設備和經營理念的企業來承包,這又進一步增加瞭糧食產量,提升瞭糧食品質。
從2020年至今,蚌埠市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實現新增灌溉面積2.5萬畝,新增水稻種植面積3.8萬畝。在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也成效顯著。到2022年底,全國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
江蘇、安徽的耕地保護是全國耕地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國堅持落實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使耕地持續快速減少的態勢得到初步遏制,耕地總量連續兩年止減回增。
自然資源部耕地保護監督司綜合處處長陳秀欣:“保障國傢糧食安全,嚴防死守耕地紅線是根本。下一步,一是穩住總量,通過編制省市縣各級國土空間規劃,逐級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明晰保護責任;二是優化佈局,通過經濟獎懲措施,督促南方省份有計劃、有節奏、分類別、分區域恢復一部分過去流失的優質耕地;三是壓實責任,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將共同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嚴格考核。”
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耕地保護任務艱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末全國耕地面積為19.18億畝,人均耕地面積隻有1.36畝,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與此同時,耕地資源空間分佈不均衡,超過一半的耕地依然靠天收。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必須把關系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紅線包括數量,也包括質量。耕地保護,我們既要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穩數量、控用途,同時也要提質量,讓每寸耕地都成為豐收的沃土,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的這個根基。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