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深處,莫高窟卓然獨立。

  取材於敦煌壁畫,創作於改革開放之初,走過40多個國傢和地區,演出3800餘場,已成為中國本土舞劇經典代表、敦煌文化傳承與創新符號的《絲路花雨》,長演44年,於今年年初再次引爆演出市場、更圈粉數億網友。

  歷經風霜雨雪,這部隨時代經歷瞭起伏跌宕的舞劇,以其獨特的形式講述著這條獨一無二的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上古老而生動的故事。

  壹 就想著把劇做好

  2023年2月10日晚8時,甘肅蘭州黃河劇院內座無虛席。

  蒼茫大漠、琵琶伎樂、捧花飛天……曼妙深沉的古樂聲中,大型民族舞劇《絲路花雨》大幕輕啟。

  三危山下,煙雲繚繞中,千手觀音營造出唯美畫境。茫茫戈壁駝鈴聲聲,通聯歐亞的絲綢之路畫卷徐徐展開。

  一個發生在盛唐時期古絲綢之路上的故事緩緩鋪陳:敦煌畫工“神筆張”和女兒英娘救起被困沙漠的波斯商人伊努斯,後遇強盜父女離散,伊努斯出手相助,一幕幕悲歡離合、友人生死相助的感人故事引人入勝。

  精美絕倫的舞姿、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帶領觀眾穿越歷史烽煙走進盛唐、走進絲綢之路,通過舞劇切身體悟古絲綢之路上中外友好往來、中國開放包容的生動寓意。

  時光回到1977年。

  甘肅省歌舞團在彩排新劇《驕楊頌》,時任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的陳舜瑤提出建議,將甘肅的文藝創造聚焦於世界著名的藝術寶庫敦煌。

  “1977年開始醞釀劇本,當時定的就是絲綢之路、友誼之路,世界人民友好這一主題。”已81歲高齡的1979版《絲路花雨》編導、甘肅省文聯原副主席、甘肅敦煌藝術劇院原院長許琪說。

  甘肅省歌舞團接到甘肅省委宣傳部編排以敦煌為題材的舞劇的任務後,編導劉少雄、張強、朱江、許琪、晏建中等人,記不清有多少次從蘭州前往敦煌,看洞窟壁畫、聽講座、讀書、臨摹壁畫、探討研究舞姿。

  莫高窟歷代營建的735個洞窟中,保存著各個朝代壁畫和彩塑的洞窟就有492個,要從2400多身彩塑、4.5萬多平方米壁畫中尋找靈感和舞姿如同大海撈針。

  創作組人員白天進窟看壁畫,夜晚坐在稻草鋪就的地鋪上臨摹舞姿。

  經過不懈努力,1978年1月底,趕在農歷新年前,創作組拿出瞭劇本初稿,定名為《敦煌曲》。但實際編排中,《敦煌曲》因劇本結構年代跨度太大,主題、人物、事件無法貫穿而遇阻。

  “搞瞭一年多,沒有留下來,自己推翻瞭,勇敢地割舍!”許琪說,1978年9月,創作組停止瞭對《敦煌曲》的各種小改小動,徹底放下瞭之前的編排,開始重新構思劇本。

  1979年10月1日,歷時3年創排的《絲路花雨》,作為全國調演的137臺節目中唯一一個在人民大會堂全本演出的劇目,獲得成功。

  1982年,《絲路花雨》走出國門,成為亞洲第一個進入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演出的團體。出訪交流巡演的序幕自此拉開,《絲路花雨》的足跡遍佈40多個國傢和地區,登上肯尼迪藝術中心、林肯藝術中心等頂尖藝術殿堂,深受海內外觀眾喜愛。

  求精,是《絲路花雨》經久不衰的制勝密碼。在每一代人身上都能看到精益求精的影子。

  “這戲改瞭多少版、去瞭多少趟敦煌是說不清的。當時根本沒想著能成功,就想著怎麼把劇做好。”許琪說,《絲路花雨》的創作是質樸的,就是在學習中不斷反思自己、否定自己,虛心改進。每次演完編導都要開會,每個編導都要提出具體演員的動作、舞姿有沒有不到位的情況,除瞭自己找問題,還要讓外人提意見,把這些意見刻印出來,打成條,貼在墻上分析,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

  喜迎北京奧運會,2008版《絲路花雨》創演;2016年再次改版提升,成為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開幕演出重點劇目;2021年入選文旅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作品“百年百部”傳統精品復排項目。“中國舞劇的裡程碑”“中國民族舞劇的典范”……《絲路花雨》引來眾多贊譽,“敦煌舞”藝術流派由此開創。

  “敦煌舞不是簡單的扭腰出胯,敦煌壁畫中的舞姿原本就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一種獨特舞姿,在與歷史的對話和人物的共情中變成舞蹈語匯。”許琪說,《絲路花雨》不是簡單地對敦煌壁畫的片段性模仿,融入歷史和情感的創作後,它成為全新的舞蹈體系,這一創造性的發展,是當代人對歷史的反顧。

  貳 跨越時空的心靈交流

  2023年2月10日晚7時許,蘭州觀眾陳庚手持兩張《絲路花雨》演出票,和女兒匆匆趕赴黃河劇院。

  37年前,9歲的陳庚跟著母親在甘肅武威觀看瞭《絲路花雨》。今年2月5日,看到《絲路花雨》蘭州演出信息的他非常激動,卻發現票已售空。陳庚到處打電話、找朋友,歷經周折終於得以償願。

  看完這場演出的陳庚意猶未盡。得知有加演後,帶孩子接連觀看瞭後兩場演出。

  “《絲路花雨》在我心裡播下瞭善的種子,37年後我帶著孩子來看,就是一種傳遞。”陳庚說,再次重溫,讓他更深切地感受到經典的力量,他希望更多人能走進劇院,享受舞劇之美,感受絲路友誼。

  對劇目有深厚感情的不止觀眾,還有演職人員。

  今年88歲高齡的第一代神筆張演員仲明華,自1979年初次登臺到2000年在上海大劇院最後一次演出,從44歲到65歲,演神筆張21年、上千場次。

  至今,仲明華還清楚地記得他在莫高窟展覽室裡托起那個陶土畫碟時的感受。

  當時,他在展覽室裡看到一個形似瓦片的畫碟,上頭還殘留著黑、紅、綠3種顏料,便請求管理員讓他用手托一下。當畫碟和手接觸之後,他感覺一股電流襲遍全身,感覺自己和畫工超越時空有瞭心靈感應。

  “我感覺像從前輩畫工手裡接過瞭帶溫度的畫碟!他一定和我一樣,有著對中華文化的熱愛,才有瞭這樣心與心的交流。”仲明華說,這種心靈震撼終生難忘,至今依舊清晰地存在腦海裡。

  仲明華說,每次登臺,化好妝沒紮胡子前,他都要到舞臺上練30分鐘功,確保肢體的靈活度,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觀眾。不斷揣摩人物思想和心理的他,走上瞭學習敦煌文化的道路。

  “每天和每次演出之前的練功,就是我和神筆張心靈交流的時間。仲明華就是在按照神筆張的人生軌跡生活。”仲明華說,他心中隻有一個目標,就是把握住演神筆張的機會,探求神筆張的精神世界,完成精彩呈現。

  時代更迭,更多的神筆張、英娘在傳承經典中表達著熱愛。

  “左手拿著琵琶高舉按弦,右手繞過頭去反彈撥弦,一隻腳有力地吸腿勾起力量貫穿到腳尖,大拇指有力地向回勾起,另一隻腳踏地拇趾也有力地豎起來,構成標準的‘三圍’起伏曲線,身體前傾的大弓形與大趾上翹相呼應。”

  “註意,眼神要有韻味,要通過眼神真實地映射出壁畫形象的心理活動,要做到虛實結合、動靜有度。”

  在甘肅蘭州文理學院圖書館的模擬窟裡,國傢一級演員、蘭州文理學院教授李莉正在給2020級舞蹈班學生沈蕊講解敦煌舞的特色代表——出自112窟的反彈琵琶伎樂天舞姿。

  作為第15位英娘的扮演者,李莉2006年第一次飾演英娘,2016年最後一次登臺。因受傷轉向幕後的她成為蘭州文理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的一名舞蹈教師,以她的熱情和熱愛,繼續傳承使命。

  歲月如歌,薪火傳承,一代又一代人將熱愛註入《絲路花雨》。

  叁 不做“落入庫房的精品”

  4月17日晚,澳門百老匯劇場內,駝鈴悠揚,舞姿曼妙。繼2006年後,《絲路花雨》再度在澳門精彩亮相。

  今年年初,結束新疆烏魯木齊、安徽合肥的連軸演出,《絲路花雨》於正月初二到初六在國傢大劇院連續上演,再掀經典舞劇熱潮。

  “5場演出1.1萬餘張票全部售出,場場爆滿。”甘肅演藝集團演出經營部部長周文帥說。

  劇組返回蘭州後安排瞭2月4日、5日兩場演出,因觀眾反響強烈,2月10日、11日又增加瞭兩場演出,亦是一票難求。

  “4場惠民演出,票房收入60萬元,刷新瞭本土劇目在本地惠民演出的票房紀錄。”甘肅演藝集團演出經營部工作人員苑健說,今年將根據市場需求安排演出計劃。

  44年來,《絲路花雨》肩負使命,步履未停。

  從改革開放中走來,經歷文化體制改革、企業化運作,《絲路花雨》走向瞭充滿挑戰的市場化之路。

  有鮮花掌聲,也有奮力掙紮——《絲路花雨》的前行之路並非坦途。

  2012年4月15日,甘肅省演藝集團公司揭牌,甘肅省歌舞劇院、省話劇院等6個省直院團歸屬旗下,實行企業化管理。這意味著《絲路花雨》從此開啟瞭以經營主體身份搏擊演藝市場的新征程。

  文化體制改革,就是讓院團減輕包袱、輕裝上陣、走向市場,但對於院團領導和演職人員來說,這意味著思想觀念的重大轉變。

  思想要轉變,市場要打開,人才要培育,怎麼辦?“演”是唯一出路。

  20世紀90年代中期,《絲路花雨》市場反饋不及當年。

  “不能讓《絲路花雨》成為落入庫房的精品,一定要給精品註入時代的光澤,時代在改變,我們就得變。”原甘肅省歌舞劇院院長陸金龍說,他深知這部劇的價值,更有深厚的感情,如何讓它傳承發展下去是他不變的信念。

  陸金龍1978年進入甘肅省歌舞團,經歷瞭《絲路花雨》1978年至1979年的原創排練過程。2002年末,他再次回歸,成為甘肅省歌舞劇院院長,這一幹就是16年。16年間,他和同事們進行瞭3次提升復排,在市場化道路上奮力搏擊。

  陸金龍說,1979版《絲路花雨》演瞭29年,演出場次達2117場,演出收入達15329萬元;2008版《絲路花雨》演瞭8年,至2016年演出場次573場,演出收入7735萬元。

  2016年,為迎接首屆敦煌文博會,突出“一帶一路”精神的2016版《絲路花雨》以更新的高度創排,在敦煌駐場演出。《絲路花雨》被盤活瞭!

  今年2月中旬,蘭州演出才落幕,周文帥就開啟瞭走南闖北的營銷征程。經過1個多月的努力,他先後敲定瞭天津、北京、上海、深圳、福州、濟南、南京等地的巡演計劃。

  “目前已經敲定的演出計劃是26場,計劃全年演出60場。”周文帥說,今年營銷的最大亮點是打破瞭傳統的劇院方、演出商采購的合作模式,在深圳和濟南的演出將嘗試探索票房分成合作模式,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推動劇目走向新的市場化發展之路。

  追趕數字文化流行趨勢,讓《絲路花雨》“觸”網上“雲”,成為必然。

  去年7月30日,《絲路花雨》通過新甘肅客戶端視頻號全球首播;此前,《絲路花雨》劇組參演的《舞千年》在河南衛視和B站同步播出,節目播出後再掀“敦煌潮”,圈粉過億網友。

  “我們將進一步發揮《絲路花雨》的品牌效應,持續推動敦煌舞體系建設,充分利用敦煌壁畫、文獻、典籍研究成果,將文化保護傳承與藝術創新融為一體,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探索以舞臺藝術形式讓文物‘活’起來的路徑。”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藝術處處長張林濤說。

  肆 文化開放的敦煌故事

  一部舞劇何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不僅能在歲月的長河中經久不衰,還能讓人魂牽夢縈?

  “貫穿《絲路花雨》始終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和強大的中國精神,以通俗易懂的文化作品來展現它們,是這部劇引起國內外廣泛關註的原因。”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說,這離不開老一輩敦煌學者強有力的支撐和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堅持不懈的努力。

  在文化多元化發展的當下,能否找到一條更好走向市場的路徑,讓更多觀眾領略舞劇之美?

  蘭州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黃河國傢文化公園研究院副院長楊建軍說,目前以真人演出的舞臺劇目發展整體面臨困境,往往需要通過專項基金來扶持;院團要註重劇目本身的改進提升,還要註意在經營方面引入有經驗的專業團隊做好市場推廣,絕不能固步自封。

  他建議,《絲路花雨》下一步的發展,首先要以舞臺故事內容為核心,用劇目的故事資源、演員資源、道具資源進行相關衍生開發。劇目IP可與其他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IP如長城、黃河等疊合使用。此外,數字賦能的步子要大一些,通過高科技數字技術從燈光、舞美、音效等多方面提升舞臺藝術表現力,豐富觀眾的視聽體驗。

  讓《絲路花雨》長盛不衰,讓敦煌文化源遠流長,不僅限於劇目本身的提升、打造,還在於“莫高精神”的傳承、敦煌學的研究和文藝創作的接續。

  “我們不能隻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場,要站在文化開放的立場上講敦煌故事、中國故事。也不能隻講給國內受眾聽,而是要講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傢聽,講給全世界聽。”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西部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彭嵐嘉說,甘肅一直主張在文學創作上打地域優勢牌,敦煌無疑是最佳選擇,面對敦煌這個大命題,需要集合歷史、文化、經濟、市場、營銷、技術等多領域的專傢學者群策群力。

  《絲路花雨》源自敦煌壁畫,學術研究是文藝創作的源泉,文藝創作也促使學術研究走向深入。

  “自漢唐以來,敦煌便是古絲綢之路重要的咽喉重鎮,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匯聚的窗口,這決定瞭敦煌是世界的,必須立足全球視野,以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合作共贏的態度展開學術研究。”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鄭炳林說,我國的敦煌學研究雖已走在世界前列,但對於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來說,還處於研究的基礎階段,《絲路花雨》的持久傳播、傳承也對敦煌學學者提出瞭更高的要求,隻有更潛心地深入鉆研、揭示更多的歷史,才能為文藝創作、文化傳播、傳承提供新的營養品。

  傳承、創新、發展,是永恒的話題。在受眾接受藝術形式更加多元的當下,人們對《絲路花雨》的期待愈加強烈。我們需要更多的《絲路花雨》,需要更多敦煌故事、中國故事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 (作者:趙 梅 來源:經濟日報)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