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華北、黃淮一帶高溫發展迅猛,許多地方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中央氣象臺23日繼續發佈高溫橙色預警。

  持續高溫天氣成因有哪些?何時結束?北方為何熱過南方?

  北京沖破40℃

  受暖氣團和強太陽輻射影響,23日截至14時,北京觀象臺氣溫已達40℃,全市556個氣象監測站中有305個測站最高氣溫39℃及以上,158個測站最高氣溫40℃及以上。

  “觀象臺建站以來首次連續2天超40℃。”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迎新說,受強暖氣團控制,23日至25日高溫天氣持續。北京市氣象臺已於23日7時發佈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張迎新說,北京此輪高溫強度強、持續時間長,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21日開始京津冀地區受暖氣團控制,暖氣團強度比較強,且影響時間長;二是在高壓脊形勢控制下,天空晴朗少雲,沒有雲層遮擋,輻射增溫更加有利,促進瞭升溫;三是目前剛進入夏至節氣,白晝最長,長時間日照有利於高溫出現和維持;四是空氣濕度小,天氣幹燥,也有利於氣溫升高。

  七八月會不會更熱?

  今年6月以來(截止到22日),全國共有183個國傢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月極值,46站突破歷史極值,華北地區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均出現在6月22日。

  目前才處於六月末,七八月份的氣溫是否會更高?

  對此,國傢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高輝向記者表示,我國各地高溫集中時段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南方地區通常在盛夏時段進入高溫季,而北方地區往往在初夏時段。

  對華北地區來說,通常雨季前的6月至7月初更容易出現高溫天氣,連續數天的高溫在6月也比較常見。這段時間主要是幹熱型高溫為主,表現為氣溫高濕度小。

  進入7月後期,隨著副高北跳和夏季風往北推進,水汽輸送和大氣濕度增加,雲量也會增多,會出現悶熱天氣,也就是濕熱型高溫。就最高氣溫而言,前一時段氣溫最高值通常高於後一時段。但也需要說明的是,人體體感溫度不僅和氣溫有關,還受到濕度影響,往往這種濕熱型高溫會加重人體體感溫度。

  極端高溫頻次將增加

  高輝表示,全球變暖背景下,無論南方還是北方,極端高溫發生的頻次都快速增加。根據國傢氣候中心的預測,今年夏季我國華北和黃淮等地氣溫偏高,與之相伴隨的是高溫日數也會增多,所以今年夏天北方比常年更熱具有較大的概率。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測站打破歷史極值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今年是厄爾尼諾事件的發展年,此次北方的高溫是否與厄爾尼諾事件有關?高輝說,目前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但初夏時段北方高溫的影響因子復雜,不能簡單歸咎為厄爾尼諾影響。“已有的科研成果也表明,初夏北方高溫更容易受北大西洋海溫以及中高緯度大氣環流影響。”

  國傢氣象中心首席預報員張芳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期以來,華北、黃淮等地出現兩次高溫天氣過程,此次高溫強度大,持續時間長,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首先華北、黃淮等地受到較強盛的暖氣團的控制,它影響的時間也比較長;第二是在高壓脊的控制下天空晴朗少雲,太陽輻射的增溫更加有利,也促進瞭升溫;第三目前是夏至節氣,白晝時間比較長,即白天太陽光照的時間較長,長時間的日照有利於氣溫的升高以及高溫的出現和維持;第四在華北、黃淮等地,空氣濕度小,天氣幹燥,這也有利於氣溫的升高。

  張芳華說,此輪高溫過後,預計在27日至30日,華北、黃淮等地還將會出現高溫天氣。

  專傢建議,遇高溫天氣,公眾盡量避免在午後氣溫最高的時段到戶外活動、工作,需要長時間在戶外時要註意補充水分、做好防曬,並關註體溫變化,避免中暑或熱射病發生。

  綜合新華社、澎湃新聞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