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6月21日電題:汨羅江畔千年端午民俗的新傳承
新華社記者
碧波白浪間,龍舟競渡鼓聲震天;車水馬龍處,遊人紛至沓來……臨近端午,被譽為“端午源頭”“龍舟故裡”的湖南省汨羅市,節日氛圍濃鬱。當地傳承千年的端午民俗,與現代科技、創意相融合,特色文創產品持續推出,受到市場熱捧。
6月13日,汨羅市羅江鎮汨東村龍舟隊在汨羅江訓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陳振海攝
掛艾草是端午節習俗之一。眼下正是收獲艾草的時節。將幹艾草放入石磨打磨,反復多次後,艾草變成微微發黃、軟綿綿的艾絨。艾絨更為精細、綿軟,作為填充物制作成艾草香囊、枕頭、鞋墊、坐墊、護膝等,觸感細軟,成形效果更好。
得益於汨羅江畔獨特的自然環境,汨羅出產的艾草品質好、出絨率高,是加工艾制品的優質原材料。汨羅端午艾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徐瑯說,企業探索將古法技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艾制品從粗加工產品走向便攜化和精致化。“我們註重消費者的使用體驗,選好面料,讓艾制品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她說。
傳承與創新融合,公司連續兩年銷售額突破100萬元,在年輕人雲集的網絡直播間裡,銷售尤其火熱。
相傳,兩千多年前,屈原自沉汨羅江,沿岸百姓聞訊後爭相劃船撈救,往水裡扔粽子……龍舟競渡、吃粽子、插艾葉菖蒲、飲雄黃酒等端午習俗在汨羅江畔流傳千年,並通過新一代汨羅人的智慧,打造出一系列將傳統文化與時尚特色融於一體的成果。
6月14日,工人在湖南藍墨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制作粽子。新華社記者陳振海攝
端午“盲盒”深受顧客青睞,不同口味的粽子等著被揭秘;繪有古風山水圖的手挽袋內裝有粽子,吃完瞭粽子,手挽袋還可以用來搭配古風衣物;一款由牛角粽、汨羅手繪地圖、川山毛筆、艾草香囊等汨羅“周邊”組成的禮盒尤其受熱捧,顧客感慨“把整個汨羅文化帶回瞭傢”……湖南汨羅江食品有限公司的展廳裡,融合“古風”“復古國潮”的端午文創產品琳瑯滿目。
6月14日,遊客在湖南汨羅江食品有限公司展廳內選購商品。新華社記者陳振海攝
公司董事長伏澤誠說,深挖汨羅的端午文化,將傳承千年的民俗文化和年輕人喜愛的元素相結合,以他們的需求為導向,才能做出消費者喜愛的產品。
“我們做瞭充分的市場調查,決定將餡料內嵌型改為混合型,讓粽子口感更加均勻;現代人對於健康更重視,同時為瞭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我們進一步推廣有助於人體消化的汨羅堿水粽,並推出剁椒、牛肉等更加豐富的口味。”伏澤誠說。
這些精心設計的伴手禮,承載著端午文化走向五湖四海。在當地,汨羅傳統民俗文化吸引遊客“走進來”。
6月14日,遊客在汨羅市屈子祠鎮新義村體驗劃龍舟。新華社記者陳振海攝
在汨羅市屈子祠鎮新義村,村民和遊客參與一年一度的端午民俗活動。走進村裡,設計感十足的獨棟小樓環繞湖面,岸邊的水生植物開著花,木質遊步道上遊人並肩而行。屋前院後,包粽子、塗雄黃、劃龍舟、非遺展示等系列活動,吸引不少遊客駐足觀賞。
不遠處的水面上,遊客正在體驗劃龍舟,鼓點氣勢昂揚,木槳隨著號子聲整齊入水。船上的舵手和鼓手都是本村村民,長期以來,這對搭檔分文不取,閑暇時間自願帶領遊客體驗龍舟,負責教學和保障安全。
“村裡的環境越來越好,大傢自覺維護。一到舉行活動或者旅遊旺季時,很多村民自發前來幫忙。”新義村村幹部歐陽榮鍵介紹。
這是6月14日拍攝的汨羅市屈子祠鎮新義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陳振海攝
端午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這裡代代相傳,創新向前。(記者阮周圍、周楠、餘春生、王宜玄)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