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縱覽天地,與時光作伴。一筆一劃寫端午,寫的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的情懷與浪漫;一文一物,寂靜無言,卻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穿越古今,聽千年回聲。文物會說話,吹動彼時的風,讓古人的生活躍然紙上,也帶我們赴時光之約,透物見人。
在浙江寧波博物院,有這樣一件戰國時期的文物,上面有“四人排排坐、持槳競渡”的圖案,就是我們眼前看到的這件“羽人競渡紋銅鉞”。看上去是不是很像斧頭?這樣一件銅鉞和端午有什麼樣的淵源?我們又是否能從中探秘中國龍舟的前世今生呢?
寧波博物院院長 張亮:兩千多年前,大傢可以想象,在戰國時代,越地的先民已經在做這種競渡的行為,可能是比賽,也可能是一種出行方式。但是,跟我們今天奮力劃槳的狀態何其相似。
這件羽人競渡紋銅鉞高約10厘米,刃寬12.1厘米。一面是素面沒有紋路,另一面則鑄有邊框,框內上方為雙龍紋,下方以弧形邊框線為舟,上坐四人成一排,皆頭戴羽毛冠,雙手持槳,奮力劃船。
寧波博物院院長 張亮:在《越絕書》《吳越春秋》裡面,都大量記載瞭越人是“以船為車,以楫為馬”。與此同時,這個地方的人相對來說對於鳥的崇拜比較深,所以經常會用羽毛來裝飾自己,經常把自己稱為“大越鳥羽之人”。
有龍有船,有羽人揮槳,是不是戰國時期就出現瞭“龍舟競渡”呢?
寧波博物院院長 張亮:首先它是個舟;第二,它是不是龍舟?不好說,但它一定是我們後期龍舟的一種源流。嚴格意義上來說,今天的證據來講,“羽人競渡”這種越人的傳統是端午的源流之一。
專傢猜測,這件銅鉞很可能是當時的一種禮器。
寧波博物院院長 張亮:為什麼說這個東西是禮器,而不是更加實用的工具呢?兩個原因,第一,這個器形太小,一個成年男子的手基本上就可以把它覆蓋掉。 第二個原因,我們經過光譜的分析,它的材質93%以上就是銅。銅這種金屬相對來說就比較軟,實際上實用性並不強。
而銅鉞上的圖案更是中華先民尊重自然又不畏懼自然、勇於拼搏的真實寫照。
寧波博物院院長 張亮:越人以及越人傳承下來的奮力向前、努力推進的精神,依然在這個地方延續著,在每個人的血脈裡面存在著。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