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運用互聯網開展招聘,畢業生從招聘網站找工作,教育部門利用互聯網開展就業培訓和輔導,早已成為稀松平常的現象。近年來,“互聯網+就業”呈現出許多新趨勢、新動向,比如舉辦大型線上招聘會、推出公益直播課、直播帶“崗”、網上面試簽約,等等。這些創新舉措,為求職者精準求職、畢業生順利就業提供瞭強有力支持。

  “互聯網+就業”,“加”出瞭崗位機會和就業選擇,開辟瞭新的就業渠道。以教育部基於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打造的“國傢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為例,平臺服務24小時365天“全時化、智能化”在線。在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周期間,國傢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密集舉辦14場線上招聘活動,參會用人單位1.5萬餘傢,提供崗位信息80餘萬條。咫尺天涯,瞬間直達,這就是網絡的妙處。擴大信息傳播、促進供需對接,不僅讓求職就業“不掉線”,也讓就業服務網越織越密。

  “互聯網+就業”的另一個優勢是簡化瞭就業程序。相對於以往人山人海的就業市場,畢業生依靠一部手機不必親臨現場就能完成從就業簡歷投放到最終面試的全部流程。如今,就業服務進一步上“雲”、入“鏈”、匯“數”,線上宣講、線上招聘、視頻面試、網上簽約全流程貫通,方便企業和畢業生通過網絡進行雙向選擇,擺脫瞭地域限制、交通限制、成本限制、時間限制,讓就業更加輕盈化、便捷化。

  “互聯網+就業”還提高瞭就業質量。通過匯集整合各類政策信息,加以細致宣講解讀,可以幫助更多高校畢業生知曉各項促就業政策,指導他們用好基層就業、自主創業、應征入伍等政策機遇。通過開設就業指導直播課,把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送到每個畢業生眼前、耳邊,有助於增強畢業生求職技能、提升求職信心。圍繞高校畢業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的所需所求,就業服務機構精準提供個性化的建議與引導,為莘莘學子“雲求職”插上翅膀。

  也要看到,從技術含金量上說,當前的“互聯網+就業”模式還處較為初級的信息共享、資源整合階段。“互聯網+就業”發展得好不好,最關鍵制約因素在於信息技術、數字技術能不能同就業工作實現深度融合,學校、教育部門掌握的政策資源能不能同招聘平臺企業的技術優勢實現充分整合。隻有不斷推動技術迭代創新,強化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應用,推出數據分析、崗位篩選等更多功能,才能為畢業生挖掘更多適合崗位資源、提供有價值的就業指導,以人崗精準匹配助力高質量就業“水到渠成”。

  就業素來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從發展的眼光看,隨著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動力轉換,新的勞動形態、新的就業方式、新的創業路徑會不斷湧現出來。創造條件推動“互聯網+就業”展現更大能量,必能為促進就業形勢企穩好轉、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打牢堅實根基。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