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從大屏上的中國小麥種植分佈圖中可以看出,小麥的種植從北到南。截至6月17日,全國已收獲冬小麥面積超過2.97億畝,收獲進度過九成五,已經基本接近尾聲。離開瞭土地,小麥、早稻這些作物將開啟怎樣的旅程?顆粒歸倉,到底歸到哪裡?今天的中國豐收地圖,我們將帶您一起去看看中國的大糧倉。
扦樣、檢驗、除雜、稱重,當小麥在一道道科學規范的流程下,通過層層篩選後,它們就成為瞭中國糧倉新的住戶,而耕種人也拿到瞭辛苦數月的回報。
每年的5月下旬,以顆粒歸倉為目標的夏糧收購就開始瞭。夏糧收購,主要收的是小麥和早稻。伴隨著收獲的進度,小麥的收購自西南向北展開。而早稻主產省份的收購也將從7月中旬陸續開始。
在我國,糧食庫存主要由政府儲備、政策性庫存、企業商品庫存三類構成。這其中,政府儲備包括中央儲備糧和地方儲備糧,是守護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讓我們去看看中央儲備糧庫的所在地,它們遍佈大江南北,在全國有近千傢,最東端的中央儲備糧庫位於黑龍江建三江,最西端的在新疆喀什,最北端的位於內蒙古海拉爾,最南端的則在海南三亞。而如果比數量,那麼吉林省要拔頭籌瞭,不愧是產糧大省啊。大國糧倉裡,主要儲備小麥、稻谷、玉米、大豆等口糧,也會儲藏一些棉花等經濟作物。
儲糧倉的造型也是很有講究的,外形不同,儲糧效果也不一樣。高大的平房倉單倉倉容達5000噸左右,單位倉容占地面積大;淺圓倉的單倉倉容近10000噸,糧倉氣密性較好;而沿海地區常見的立筒倉則占地面積小,大多在港口庫點使用。
眼前這個“吹起來”的大白,是我國最新研發出來的“架空式氣膜倉”,與傳統糧倉相比,它的氣密性能提升瞭2倍以上,這樣一座直徑23米、倉體高36.1米的氣膜倉,單倉能儲糧7500噸,可以滿足7萬人一年的口糧。
現代化糧庫當然不能隻靠容積大,還要有高科技護航。都說儲糧難,就難在糧食是生命體,隻有長期處於適合“休眠”的溫度、濕度環境下,才能抗“衰老”,確保儲糧綠色新鮮。
讓我們走進糧倉內近距離感受高科技。眼前的這一大片全都是小麥,它可不是您看到的薄薄一層,而是足足有6米高。這一整倉的糧食有6000多噸。這麼多的糧食在一起,控溫是關鍵中的關鍵。小麥在這裡冬天感受開窗後的自然風吹拂,夏天則享受“空調冷風”的服務。而通過內環流控溫技術,冬天攢下來的冷氣還可以在炎炎夏日再度釋放,節約能源。這樣,糧倉全年的平均糧溫基本控制在20攝氏度以下。
糧情實時監測也不容馬虎,電子測溫技術就像保管員的眼睛。在糧倉內,分佈著上百個測溫點,保管員可以隨時通過糧溫的變化判斷糧情是否穩定,並通過庫區智能化糧庫監管平臺查看每一粒糧食的狀態。
然而,享受著宜居生活的糧食,可不能當糧倉的常住居民。作為中國糧食安全的重要儲備,糧倉必須喜新厭舊。每年輪換的糧食占庫存總規模的20%到30%。一般小麥3—5年就要輪換一次,稻谷和玉米則2—3年輪換,豆類和食用油需要1—2年輪換。
那麼問題來瞭,輪換出來的“陳”糧用來做什麼呢?實際上,我國每年生產的糧食也並非當年就全部消化掉,相當一部分要進入儲存環節,然後被加工再投放終端市場。
中國人的飯碗要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目前,我國口糧的自給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給率在95%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大概480公斤,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做到瞭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進入新時代,我國政府儲備糧規模結構佈局持續優化,稻谷和小麥庫存量超過一年的消費量,“大國糧倉”有力保障著糧食安全。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