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 題:方便群眾生活 提升城市溫度——全國多地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觀察

  新華社記者

  以居住小區為中心,步行15分鐘就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場景?

  近年來,我國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聚焦解決百姓急難愁盼,不斷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需求。記者近日走訪多地,體驗便民服務,感受城市溫度。

  聚焦居民急難愁盼 加快便民生活圈建設

  清晨,在小區門口常設的便民早餐車前,傢住中新天津生態城第三社區的白振義熟練地掃碼支付,取走瞭熱騰騰的早餐。接著步行約3分鐘,他來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取走瞭老伴的體檢報告,而後又馬不停蹄地前往僅一墻之隔的菜市場,將挑選好的新鮮時蔬放進手推車……

  “出門也就15分鐘距離,該辦的事都能辦妥嘍。”68歲的白振義對記者說。

  作為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一圈多能”是中新天津生態城便民生活圈的最大亮點,也是我國積極推進便民生活圈建設的縮影。

  2023年2月24日,在中新天津生態城第三社區中心,一傢自行車修理店經營者正在為顧客檢查輪胎。新華社記者趙子碩 攝

  2021年以來,商務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後出臺意見和建設指南,提出要在居民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建設可以滿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的多業態集聚社區商圈。

  截至目前,全國80個試點地區共建設便民生活圈1402個,涉及商業網點28萬個,覆蓋居民社區2766個,服務居民3200多萬人。

  杭州通過租金減免、點位優先、政策扶持等方式讓“小修小補”規范有序回歸百姓生活;武漢聚焦“一老一小”,加快建設完善各類養老服務設施、托育機構;長沙加快推進健身場館、文化設施、體育場館以及再生資源回收網點……

  商務部提出,圍繞發展“一店一早”、補齊“一菜一修”、服務好“一老一小”加快推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要把居民所需所盼、急難愁盼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把一刻鐘生活圈建成社區居民的“幸福圈”。

  多措並舉煥活力 瑣事更需“繡花心”

  無論是在寸土寸金的商業街區為小本經營者尋覓空間,還是為傢門口的“一老一小”提供養老托育等專業服務,都必須有各級各部門穿針引線、針針到位的“繡花心”才行。

  48歲的裁縫石曉春原本在安徽省合肥市曙光南路擺攤,可隨著街區整體改造,曙光南路變成瞭“餐飲一條街”,和他一起的手工匠人一度遇到去留難題。

  “後來街道社區幫助協調,新攤點靠近菜市場和超市,人流量更大,還免去瞭租金。”石曉春說,包括他在內的老裁縫、修鞋匠等小微商戶入駐瞭一處多功能營業空間。

  “買菜疊加修補,方便居民的同時,也讓微利行業在城市裡有瞭落腳點。”合肥市東陳崗社區黨委副書記胡芳瑞說。

  打開手機小程序“合肥傢服”,點擊便民導航,可以很快顯示周邊便利店、菜市場、生鮮超市、維修店的位置。

  “我們還鼓勵小店入駐智慧化平臺,通過線上接單與周邊居民對接服務,擴大經營空間。”合肥市商務局商貿處副處長朱俐說。

  2023年2月21日,老人們在杭州市臨安區錦南街道居傢養老服務中心的食堂用餐。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為瞭保障服務質量,不少地方選擇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整合多方資源。

  在上海市長寧區新華路街道,坐落於居民樓裡的恬馨為老服務站,配備著助浴室、理療室與活動空間,墻上的“活動排片表”展示著助餐、健康監測、康復理療、合唱班等一系列服務與活動安排。

  運營這傢服務站的新長寧慧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傢國有企業,服務300多個小區,其中老年人口比例接近40%。

  “為老服務專業性強,對工作人員技能要求高,服務涉及面廣,不是一傢企業就能做成的事。”公司運營部經理任艷說,在政府支持下公司開展專業培訓,引入多方資源,才能搭建起如今這樣一個專業化的養老服務平臺。

  “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因城施策、有的可能還要因圈施策,體現個性化、多元化和特色化,優化社區消費空間佈局,配強消費載體設施,提升智能化便利化水平,豐富多元消費業態。”王文濤說。

  加強政策保障 匯聚建設合力

  北京將便民生活圈納入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工作;天津聚焦基本保障類業態和品質提升類業態,著力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遼寧探索設立從省商務廳到社區五級聯創機制……

  開年以來,全國多地將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納入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和重要民生實事項目。

  2022年11月28日,福州市福瑞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社區智慧平臺可即時收到小區周邊智慧燈桿監控拍攝到的路面情況,以及路人需要幫助的信息等。新華社記者林善傳 攝

  為精準瞭解不同區域業態分佈和居民實際需求,天津16個區商務部門,對轄區內各街鎮實施“地毯式”掃描。

  天津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徐鳳成說,天津市專門成立工作專班,把便民生活圈建設作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有效手段,研究如何在用地、用房、財政、金融、營商環境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

  智慧引領、數字賦能成為多地提升便民生活圈能級的重要手段。電子屏滾動顯示農產品相關信息、免費無線網絡全覆蓋、食品可以實現源頭追溯……數字化改造讓安徽省合肥市的金隅南七裡鄰裡中心菜市場煥然一新。

  “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我們正多部門整合提升信息化平臺,開通便民業態查詢、商業網點導航、優惠信息服務等功能,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朱俐說。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商務部等12部門出臺的意見提出,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優化企業開辦服務,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簡化社區店鋪開業程序,發展與規范並重等保障措施,推動便民生活圈健康發展。

  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郭文傑說,北京正推進美發美容、洗染、超市(便利店)等綜合監管改革,進行餐飲業綜合監管試點,提升監管效能;將引導傢政、美發美容等企業平臺化、規模化發展,擴大傢政員工制企業規模,推進傢政服務行業立法。

  業內人士指出,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還不到兩年時間,從便利居民生活到提升消費品質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要從推動科學優化佈局、補齊設施短板、豐富商業業態、引導規范經營等多方面發力,將便民生活圈打造成為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服務保障民生、推動便利消費及擴大就業的重要平臺和載體。(記者謝希瑤、王默玲、顏之宏、汪海月、謝櫻、宋瑞、趙子碩)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