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北京時間今天(6月15日)13時3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6A星等41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批衛星主要用於提供商業遙感服務及相關技術驗證。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76次飛行。
41位“乘客” “一箭多星”再創紀錄
“1箭41星”再次刷新瞭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紀錄,41顆衛星就像是41位“乘客”,發射前它們要被合理地安排在火箭的整流罩裡;發射後,它們是分組“下車”、依次分離,這就給發射任務帶來瞭不小的挑戰。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科技人員從轉運、吊裝、衛星安裝、星罩合體等各個環節,精心準備、精心組織、精心實施,確保瞭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技術測試廠房,發射場的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地忙碌,時刻關註著衛星和箭體的狀態。“一箭多星”發射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產品進場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由於衛星的體積小、數量多、分離方式不同,還要重點識別關註立距、安裝極性等薄弱點,這對廠房行吊保障的要求更加嚴格。行吊指揮及操作手必須拿出精準、精細、精心的工作態度,將產品平穩吊運至相應區域,全身心投入到轉場前的一系列準備工作。
精準精細精心 護送41顆衛星安全“上天”
光學衛星近乎苛刻的環境要求,是此次發射的風險所在。衛星數量越多,風險點就越多,保障難度就越大。這次星罩組合體的吊裝,對精確性、安全性、穩定性要求極高,要考慮到塔吊每個機構、每個動作以及現場風速、起吊速度等因素。因此,吊裝專業人員不能出現絲毫差錯。吊裝完成後,為瞭確保41顆衛星所在封閉區的溫濕度和潔凈度符合要求,空調專業人員需要在全天候值班過程中,精心操作、認真判讀,謹防誤指揮、誤操作。
多星定軌技術 完成“一箭41星”測控任務
本次發射不僅刷新瞭中國“一箭多星”發射的最高紀錄,41顆衛星的分組“下車”,測控也極為關鍵。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6A星等41顆衛星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圓滿完成瞭所有衛星分離點參數計算及初始軌道確定工作,時隔一周再次刷新我國多星測控紀錄。
在飛行控制大廳,通過大屏幕上的實時圖像可以看到,隨著最後一批次衛星成功分離,由系統軟件自動計算出的衛星初始軌道數據在大屏上一一呈現。據介紹,以往“一箭多星”任務中,科技人員需要在星箭分離時單獨計算每顆衛星的初始軌道。針對此次任務發射衛星數量較多、平臺不同的實際,他們創造性地采取“批次定軌”策略,在保證軌道計算保持高精度的同時,顯著提升定軌效率。
此次發射的41顆衛星分離時間跨度僅有80多秒,海量測量數據處理對測控系統軟件運行的穩定性提出瞭極高要求。軟件研發團隊通過緊前謀劃,整合優化瞭遙測參數處理、軌道計算確定等軟件進程,周密組織邊界測試,確保測控系統軟件穩定運行。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