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 題:候鳥遷飛舞動命運與共——中國生態文明實踐觀察
新華社記者羅奇 魏夢佳 程雲傑
夕陽西照,北海公園五龍亭,上百隻飛鳥盤旋而至。
“特別興奮,老朋友回來瞭。”4月初的一天,北京市民張麗婷快速記錄下這些飛鳥的位置和數量,並把消息分享給微信群裡的志願者朋友。
每年春天,從非洲南部越冬的北京雨燕都會經歷一場史詩級的飛行,飛躍紅海,穿越內蒙古,抵達北京——它們重要的棲息地和繁殖地。
張麗婷是北京雨燕科學調查項目北海公園觀察點的組長。她和志願者夥伴每周至少專程去一次北海公園,對這裡的雨燕種群進行拍照記錄,既為候鳥種群調查提供基礎監測數據,也為候鳥護飛盡一份力。
每年,有數十億隻候鳥進行洲際遷徙。全球9條候鳥遷徙路線中,有4條途經中國。在關乎全球候鳥種群生存與繁衍的重要遷徙通道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以命運與共之心、生態創新之智愛鳥護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願景正在變成可感可知的現實。
關愛——建設“候鳥友好”城市
北京雨燕,即普通雨燕北京亞種。1870年,一名英國科學傢首次在北京發現雨燕標本,並將這種翅膀狹長、酷似鐮刀的鳥命名為“北京雨燕”。
在不少像張麗婷一樣的北京居民眼中,北京雨燕是北京的“形象大使”。它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鳥類,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妮妮”的原型就是北京雨燕。
除瞭北京雨燕,每年春季,還有灰鶴、黑鸛、銀鷗等大量候鳥從南途經北京向北遷徙。
記者在調研采訪時發現,北京有不少鳥類友好型建築。坐落在北京西北方向的官廳水庫國傢濕地公園博物館就是典型代表。這座建築表皮間的縫隙可供鳥類築巢,它的玻璃幕墻還特意采用瞭鳥類視覺更為敏感的網格狀設計,能有效防止鳥撞。
一群灰鶴在懷來縣官廳水庫國傢濕地公園飛舞。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此外,北京還致力於提升山區森林質量,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為鳥類提供必要的棲息地、食物和水源。2017年以來,北京建設“近自然”特色的城市森林近60處,營建人造灌木叢和生態島等。
北京雨燕科學調查項目的志願者們發現,在立交橋縫隙和摩天大樓間建立“新傢”的雨燕越來越多。“雨燕正在逐漸適應北京的都市生活。”張麗婷說。
今年2月,中國正式啟動全國鳥類遷徙通道保護行動。國傢林業和草原局印發《全國鳥類遷徙通道保護行動方案(2021—2035年)》,明確北京昌平區十三陵水庫、江西鄱陽湖等1140處為候鳥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
“隨著生態環境的修復和人們生態保護意識的加強,希望在未來的城市裡,人與鳥類能成為最好的‘鄰居’,能夠更和諧地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北京林業大學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員賈亦飛說。
守護——讓候鳥傢園重煥生機
鳥類遷徙是一個漫長而危險的過程,遷飛距離往往長達數千公裡。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會與數以萬計的遷徙候鳥一道,雲集到福建福寧灣、羅源灣等中國東南沿海一帶越冬。
“以前很難見到黑臉琵鷺,但現在每年都會出現,而且數量基本都穩定在上百隻。”福建資深觀鳥人鄭智武說,濕地環境逐年好轉,珍稀鳥類也成瞭“常客”。
記者在羅源灣看到,萬畝鬱鬱蔥蔥的紅樹林在海風的吹拂下形成陣陣綠浪,將鳥類棲息的灘塗與當地居民的活動區域間隔開,大大減少瞭人類活動對候鳥的影響。
卷羽鵜鶘在羅源縣羅源灣海域遊弋。新華社記者 梅永存 攝
羅源灣附近居民於孫李告訴記者,當地村民祖祖輩輩靠海吃海,水產養殖是主要產業。不當的養殖行為曾對當地水鳥棲息產生影響,生態平衡一度遭到破壞。
為重煥濕地生機,當地實施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治理工程,將大量養殖塘改造成高潮位水鳥棲息地。附近的漁村還修建瞭不少觀鳥棧道,生態觀鳥旅遊成瞭當地發展的“新名片”。
於孫李在羅源灣紅樹林濕地公園附近開起瞭飯店。“這幾年羅源灣的生態變好,不僅讓這裡成為候鳥和鳥友們的天堂,也給我們當地人帶來瞭實實在在的收益。”於孫李說。
從向自然過度索取到對自然精心呵護,羅源灣的發展之變是中國全面推進濕地保護修復的一個縮影。
自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以來,中國先後通過瞭《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和多個地方濕地保護條例,為濕地保護構建起法律屏障。
目前,中國已有國際重要濕地82處,面積居世界第四位;13座城市獲得國際濕地城市稱號,建立600多處濕地自然保護區和900多處國傢濕地公園,濕地占各類自然保護地的比例達到50%以上。
“年復一年,候鳥歸去來。鳥類生存環境好起來,護鳥愛鳥的人多起來。這是社會進步帶來的變化和力量。”鄭智武說。
合作——超越時空的命運與共
在全球最繁忙的候鳥生命線——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飛通道上,勺嘴鷸是最為稀有的水鳥之一。遷徙期間,勺嘴鷸會在江蘇鹽城東臺條子泥濕地、廣東湛江北傢土角等地區停歇,覓食補給、換羽。
世界珍稀鳥類勺嘴鷸在海南儋州灣濕地覓食。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候鳥遷飛的特性,決定瞭其保護成果與通道路徑上的每個環節息息相關。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飛通道涉及二十多個國傢和地區,加強國際合作是必選項。”北京市企業傢環保基金會任鳥飛項目經理關磊說。
記者瞭解到,當前,候鳥遷飛通道保護仍面臨棲息地碎片化、資金投入不足、地區間不平衡等挑戰。
“隻有借助全球力量保護候鳥棲息地,推進生命共同體建設,才能為候鳥遷徙提供更有效的保護。”賈亦飛說。
目前,中國已分別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俄羅斯、新西蘭等國簽署候鳥保護雙邊協定,正在圍繞東亞—澳大利西亞水鳥合作夥伴關系等相關內容開展國際合作,並積極參加“一帶一路”候鳥保護工作。
賈亦飛介紹,在拯救勺嘴鷸的項目中,中國科研團隊積極參與俄羅斯、緬甸等遷徙沿線國傢的繁殖地和越冬地調查及保護工作,組織同步調查與監測、開展繁殖地管理教育培訓和專傢技術服務等,取得良好成效。
2019年,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遺產申報(第一期)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球僅有的兩塊潮間帶濕地遺產之一。
關磊說:“這一成果不僅有助於推動全球共同守護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飛路線,還為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註入強大動力。”
另一個令候鳥守護者們欣慰的是,不斷有年輕一代加入愛鳥護鳥的隊伍。在北京,張麗婷每周進行雨燕調查時多瞭一個夥伴——她13歲的女兒。
“我相信,北京雨燕的身影也會成為下一代對於天空的美好記憶。”張麗婷說。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