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通過生物多樣性推動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我們再來看看各地的做法。
湖底播綠種草 西湖“水下森林”生機勃勃
先來看西湖。很多人見過杭州西湖的“水光瀲灩晴方好”,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在西湖的湖面下還有一片“水下森林”。這些年,杭州加強西湖水環境的治理,通過在湖底播綠種草的方式,讓西湖的水生態系統更健康。
在西湖的水面下,水草飄曳、遊魚嬉戲,一派生機勃勃,這就是西湖的“水下森林”。在西湖湖底種草並非易事,因為湖底多石塊,不利於水草紮根,不少新種下去的水草隔天就會漂浮起來。工作人員反復積累經驗,在淺水區域,他們一株一株親手種植。在水深的區域,則用無紡佈把株苗和泥土綁在一起,拋投至水中,讓水草沉底。經過多年的努力,在西湖湖底形成瞭一片31.7萬平方米的“水下森林”。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城市管理局二級調研員 梁鵬:自2021年以來,我們對西湖水域進行瞭生物多樣性調查,截至目前,我們共發現瞭250種水生生物。
潿洲島:移植修復珊瑚 保護生態環境
看過瞭湖下“森林”,再來看看海下“造林”。珊瑚礁是天然的海岸屏障,能夠減少海岸侵蝕、保護海岸線,珊瑚礁生態修復被稱為海面之下的特殊“造林”行動。世界環境日前夕,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廣西北海潿洲島海域采集珊瑚母體,並進行瞭塊狀造礁珊瑚的移植修復實驗。
研究人員選取瞭潿洲島常見的濱珊瑚、角孔珊瑚、牡丹珊瑚等12個種類約40個珊瑚母體,分解成大小不同的300多個移植個體,進行修復實驗。
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 科室主任 王欣:主要是把它分割成不同的大小,以期找到一個合適的進行珊瑚礁修復的規格,能夠在有限的珊瑚母體資源下,能夠進行更多的珊瑚幼體的修復。
珊瑚礁是天然的海岸屏障,能夠消散波浪能量、減少海岸侵蝕、保護亞熱帶海岸線。近年來,潿洲島珊瑚生態修復大多以分枝狀的鹿角珊瑚為主,修復種類較為單一,鮮有塊狀等其他形狀珊瑚的修復,主要原因是塊狀珊瑚的生長速率較低,短時間內很難體現出生態修復的效果;其次是塊狀珊瑚形狀不規則,移植固定難度較大。
研究人員介紹,這次進行的塊狀珊瑚的修復實驗,就是希望找到成本低、操作簡單的珊瑚修復方法,降低珊瑚礁生態修復的技術難度,增加珊瑚修復種類的多樣性。下一步,研究人員將移植2000株塊狀珊瑚,面積達到2500平方米,進一步促進珊瑚礁生態系統恢復。
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研究員 周浩郎:在人為幹預的情況下,我們可以使它(珊瑚礁)更快恢復。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