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傳統文化傳承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全國各地都開始結合當地特色,大力開展“非遺+旅遊”的文化旅遊一條線服務,這些舉措推動瞭非遺與旅遊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和更高水平上的融合,讓旅遊成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服務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載體。

說起吉林松原每年冬季開湖的查幹湖魚,大傢想到的多數是端上桌的美食,您或許不知道,原來查幹湖的魚皮畫制作是當地有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遊客 代春燕:之前知道我們查幹湖的魚,胖頭魚比較出名,但是不知道魚皮還能作畫,也能這麼精美。

徐毳是查幹湖魚皮畫制作技藝的傳承人,她將一幅幅魚皮作品賦予新的生命,用魚皮制作成漁獵主題魚皮畫、魚皮項鏈、書簽等等。雖然制作內容豐富,但願意來學習的人卻並不多。

松原查幹湖魚皮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徐毳:可能很難學,或者說也很難有市場,所以說我們梳理瞭七大流程,又有一個四大技法,這個為今後的傳承群體打下瞭一個很大的基礎,他們(學員)學起來非常容易。  

經過徐毳和學員們的不懈努力,查幹湖魚皮制作技藝的文化含量不斷得到加強,並且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文化展會,不斷提高知名度,打造瞭吉林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業態。

傳承古法技藝 續寫紙上華章

在江西上饒市葛仙村景區的非遺連四紙體驗館裡,工作人員正在跟遊客們介紹鉛山連四紙的由來和工序,遊客都沉浸其中。

遊客 項麗芳:因為我們現在是信息時代,我自己平常看的也是電子書比較多,我覺得能夠有這樣一傢店把連四紙這樣保存下來,其實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情。

鉛山連四紙生產周期長達一年,需經過72道工序,其手工制作技藝被稱為中國傳統手工造紙技術發展至高峰時的“活化石”見證。然而,這項古老的技藝曾經就面臨失傳的風險。2006年,鉛山連四紙造紙技術被列為首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時鉛山連四紙制作技藝隻剩3人掌握。 

鉛山連四紙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章仕康:因為做手藝好苦,特別在冬天,手要泡在水裡,那是真的冷,它又不能加熱,隻能讓它自然而然完成。

在不改變質量的情況下,章仕康對做紙的工具進行瞭改良,讓不少年輕人開始加入瞭連四紙的傳承之路。28歲的申思就是其中之一,他和設計團隊開始大膽創新,開發出瞭包括箱包、紙扇等上千種連四紙文創作品,吸引瞭更多年輕人的目光。 

鉛山連四紙制作技藝學徒 申思:現在年輕人學它的越來越少,更多的都是一些老人來做連四紙的傳承。我作為年輕人,也想為之來做一些什麼,能夠通過站在年輕人這個角度上,來繼續學習技藝,一直傳承下去。

全力打造非遺保護和傳承的新模式

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更加有活力,與時俱進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非遺文化的傳承不僅僅要靠培養傳承人,還要在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新模式,才能讓它生生不息。

在廣東潮州這傢潮繡工作室裡,作為我國的四大名繡之一的潮繡,深受遊客歡迎。令人意外的是,店主是一名“90後”的小夥子張哲翰。張哲翰傢中三代都是潮繡人,從小的耳濡目染讓他深刻體會到瞭傳承的義務和責任。在張哲翰看來,潮州抽紗在當代的市場,隻有符合瞭當代審美,讓傳統工藝融入現代生活,才能夠拓寬市場,讓潮繡非遺得到真正的傳承。

潮繡工作室負責人 張哲翰:為瞭讓年輕人能更好地去接觸到非遺,我就設計瞭這些偏年輕化的產品,例如這些帆佈袋,還有這些胸針,還有一些抽紗耳環,這些都是非常受年輕遊客的歡迎。

福建遊客:今天我買瞭這個團扇,第一眼被潮繡給吸引瞭。今年是兔年,小朋友也都喜歡兔子,買回去給(孩子)當紀念品。 

在湖南益陽,一把小小的紙傘成為當地的一項富民產業。花甲之年的曹正新是益陽明油紙傘制作技藝傳承人,他和工人們正在趕制的,是一批發往馬來西亞的5000把油紙傘。2012年,曹正新的兒子曹軍也開始系統學習油紙傘的制作。“90後”的曹軍勸父親將目光放在瞭工藝的創新和優化上,要開拓更多產品,賦予油紙傘更多元素。

益陽明油紙傘制作技藝傳承人 曹軍:它是湘繡結合的,就是反面變得很漂亮。

不僅如此,現在開發瞭蠟染、紮染等等各種傘,用材上也有瞭更多的選擇。現在,一把小小的油紙傘已經賣到瞭歐美、東南亞等30多個國傢,年產值2000餘萬元。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