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今天(6月1日),我國首個百萬噸級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恩平15-1油田碳封存示范工程在珠江口海域正式投用。這標志著我國初步形成瞭海上二氧化碳註入、封存和監測的全套鉆完井技術和裝備體系,填補瞭我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術的空白。

所謂二氧化碳封存回註,其實就是通過工程技術手段,把捕集到的二氧化碳直接註入至地下800米到3500米深度范圍內的陸上或海底咸水層,是國際公認的有效促進碳減排的重要措施。我國這口回註井投產後,所在區域的海上鉆井平臺在開采油氣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將被采集,規模化向海底地層註入。

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 鄧常紅:作為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可將超過150萬噸的二氧化碳封存於海底地層,相當於植樹近1400萬棵。工程的成功投用為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提供瞭快速降碳的可行方案。

我國自主設計實施的這口海上二氧化碳回註井,之所以選擇在深圳西南約200公裡的這片海域進行建設,是因為這裡的恩平15-1油田是我國首個高含二氧化碳油田。若按常規模式開發,大量二氧化碳將隨原油一起產出地面排放。因此,工程人員決定在油田的附近,開挖一口海底二氧化碳封存回註井。最終,地點選擇在瞭距離海上鉆井平臺3公裡處的“穹頂”式地質構造。

中國海油恩平油田總經理 萬年輝:恩平15-1油田碳封存工程是將伴生的二氧化碳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捕獲、分離、壓縮後,以超臨界狀態回註海底地層埋藏,在一個仿佛倒扣的“巨碗”下實現長期、穩定封存。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恩平15-1油田碳封存示范工程不僅僅可以封存海上平臺開采油氣時產生的二氧化碳,還可以幫助封存沿海一些高排放企業生產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幫助粵港澳大灣區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我國加速推進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選擇。近年來,我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發展迅速,具備瞭大規模實施的工程能力,系列示范項目加速落地運行。

在海南,國內首個凝析氣藏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先導試驗基地——中國石油海南福山油田,通過將捕集的二氧化碳用做油氣田的“助采劑”,成功讓瀕臨報廢的低壓反凝析油氣藏恢復生產。蓮4斷塊自2022年7月恢復生產以來,累計產油6100噸、產天然氣570萬立方米。采用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混相驅開發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油氣產量,同時還能將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

中國石油南方勘探公司質量安全環保處處長 李鵬洋:目前,福山油田已累計封存二氧化碳近20萬噸。到“十四五”末,福山油田CCUS的能力將達到每年30萬噸,同時加快建設100萬噸每年的碳封存示范基地。

在海上,中國海油開展“岸碳入海”研究,已在廣東惠州啟動我國首個千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集群項目,將捕集大亞灣各石化企業排放的二氧化碳,輸送到海上進行封存,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探出一條新路。

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 鄧常紅:中國海油將針對海上高含二氧化碳油氣田開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的地質油藏、鉆完井、工程一體化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形成我國自主技術體系和裝備,構建安全可控的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術體系,實現規模減排,促進海洋油氣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中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年度報告(2021)》顯示,我國已投運或建設中的CCUS示范項目約40個,碳捕集能力約300萬噸/年,年註入量約180萬噸,捕集源涉及的行業和封存利用的類型呈多樣化分佈。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