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6月20日電題:香港市民的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新華社記者王旭、王茜、李柏濤
2018年9月23日,廣深港高鐵全線開通運營,從深圳北站開往香港西九龍站的G5711次高鐵列車乘務員展示紀念牌。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廣深港高鐵通車,從香港西九龍到深圳福田不到20分鐘,到廣州南也就50多分鐘。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香港到澳門不超過40分鐘,到珠海也不超過50分鐘。”正在深圳開發無人駕駛項目的香港青年詹培勛,至今記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通車和港珠澳大橋貫通時的興奮。
“玩轉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深圳創業,香港生活”……兩地融合的前景鼓舞著詹培勛這樣的創業者。2020年,他辭去香港的工作,完成瞭從投資人到創始人的轉型。他的無人駕駛項目主要應用於封閉園區的運輸,從走出香港科技大學實驗室到實現量產,企業如今擁有瞭150多人的團隊,拿到三輪融資,產品已在廣州港等100多個園區投入使用。
從內地大學畢業的香港市民林小姐早已習慣瞭在網上買買買。受疫情的持續影響,許多香港市民和林小姐一樣,在“指間”感受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的便利。
“口罩、消毒濕紙巾,這些網購又便宜又快捷。”有老有小的舒先生對粵港澳大灣區網購的優勢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隻要深圳有貨倉的,哪怕在疫情期間,從下單到收貨也就兩天時間。他連大米都網購,“內地產的圓粒珍珠米口感好,疫情期間香港經常買不到”。
“我一直希望能進行內地人民幣產品投資,‘跨境理財通’讓我切實體驗到大灣區金融互通的便利。”2021年10月19日,香港市民鄺女士在工商銀行南沙分行幫助下,聯系到傢附近的工銀亞洲鰂魚湧分行,成為“跨境理財通”業務的首位客戶。
“大灣區的跨境市場需求太大瞭。”說起大灣區的市場,中銀香港個人金融及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文非常興奮。
“為迎合市場需求,中銀要求‘全員都要做跨境業務’,包括業務最末端的前臺服務人員。我們在大灣區一共有187傢分行,3500位同事,必須都要懂跨境業務。”陳文說。
他回憶,以前香港與廣東多是人流、物流、資金流的簡單往來,單次旅遊人數多,往來隻有簡單的貨幣兌換、貸款等。隨著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兩地的交流越來越多樣化。退休、醫療、上學、置業等各種需求越來越多,對一體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對於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之間出現的“一小時生活圈”,陳文深有體會:“我有時因工作需要到內地,近幾年內地發展得很迅速,電子化程度非常高,出門打車、買東西、吃飯都是電子支付。”
為此,中銀香港推出大灣區“開戶易”服務,香港客戶綁定內地主流手機電子支付應用程序後,在內地消費、乘出租車等,暢遊無阻,切實解決香港客戶大灣區便捷支付、網購、轉賬、匯款等多樣化需求。
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在中銀香港開立內地賬戶的香港客戶數同比上升41%,接近17萬戶。大灣區企業貸款按年上升9.8%,科創企業貸款按年上升8.3%。目前BoC Pay(電子錢包)客戶數目已超過100萬戶。
“這些大幅增長的數字足以說明大灣區的市場前景,足以說明香港居民對於大灣區的認可程度是相當大的。”陳文語氣很堅定。
“我接觸到的行業都感受到瞭大灣區發展帶來的影響。”畢馬威中國香港資本市場發展主管合夥人李令德說,“拿我們自己作例子,畢馬威在中國29個城市設立瞭32個機構,其中在廣州、深圳、佛山、東莞、香港和澳門等6個大灣區城市設置瞭7個辦公室,裡面有2個辦公室是在過去一年多設立的。”
李令德介紹,畢馬威4月發佈的就業趨勢調研報告顯示,香港受訪者願意移居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比例逐年遞升,2019年是52%,2022年已達到72% 。
與往年類似,事業及行業發展前景 (63%)、交通便利 (62%) 是人才從香港移居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此外,較高薪酬 (54%)2022年取代獲得更廣闊的工作視野 (50%) 成為第三大主要原因。
這是2020年8月26日拍攝的蓮塘/香園圍口岸(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形成“一小時生活圈”背後,是近年來一批重大跨境基礎設施建成使用: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和3條高速公路省際通道直達香港。
通關更快,效率更高。蓮塘/香園圍口岸正式啟用,皇崗口岸重建項目等加快推進;深圳灣口岸貨檢通道實現24小時通關,“合作查驗”“一地兩檢”等創新舉措落地見效,香港與內地正走向“無縫銜接”。
詹培勛慶幸當初的選擇,即便有疫情影響,香港與深圳的優勢互補仍讓他的創業項目快速成長。“深圳有良好的創業空間,香港有科研源頭性的支持和後端金融服務的優勢。”他相信,粵港澳大灣區會給更多初創企業帶來成長機會。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