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薑力菘)小滿之後,籽粒灌漿。在重慶合川,廣闊的三江腹地沃野千裡,成片的水稻、玉米、土豆正在靜悄悄地飽脹營養。

  這裡糧食播種面積達170.6萬畝,是名副其實的“巴渝糧倉”——經國傢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核定,去年,合川糧食總產量68.4萬噸,連續16年位居全市第一。

  5月24日,2023年全國百傢重點網絡媒體記者走進合川,探尋背後的豐收“密碼”……

大國“糧”策的巴渝實踐。 活動主辦方供圖大國“糧”策的巴渝實踐。 活動主辦方供圖

  建高質農田

  沃野播種秋收“糧”策

  龍市鎮缽耳村,種糧大戶良合才正忙著管護玉米,待到這些作物成熟,自東部省市而來的幾百輛聯合收割機,要在這片土地運作轟鳴整整一個月,才會顆粒歸倉,浩浩蕩蕩往西行去。

  種糧收成好!在外務工的合作社社員見良合才把土地經營得米肥糧潤,還免費“借”給他三百畝。大傢說:“你有技術先把地管著,等我們不打工瞭,回來接到種!”

  34歲的李浩林,是合川近幾年湧現出的年輕“職業農民”。

  幾年前,他在雲門鎮發展瞭100畝水稻,規模年年擴大。今年,由於周邊村民種地積極性高漲,已經難覓得成片良田,他又在不遠的雙鳳鎮流轉瞭400畝土地,發展糧油和蔬菜。

  在合川,流轉面積50畝以上的傢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種糧大戶達到180戶,比5年前增加瞭130戶。

  這裡大戶為什麼願意種糧?答案就藏在“高配版”良田裡。

  合川廣闊的三江腹地,水系發達、地勢平緩的淺丘寬谷約有1500平方公裡,覆蓋瞭雲門、大石、龍市、錢塘、太和、銅溪、渭沱等10個農業大鎮。

  目前,全區已建成高標準農田81.11萬畝,到2030年,將累計建成103萬畝,改造提升33.5萬畝,基本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對永久基本農田全覆蓋。

  去年,當地落實穩糧政策資金2.16億元,其中,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種糧大戶補貼1.72億元。

  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日漸完善,農田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為糧食產能提供瞭強有力支撐。合川也因此先後被國務院、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全國糧食生產百強區。

良田長出多季“豐”景。 活動主辦方供圖良田長出多季“豐”景。 活動主辦方供圖

  打時差“算盤”

  良田長出多季“豐”景

  事實上,合川的耕地面積並非重慶最大。但腳踩一片土地,決定它價值的,不在面積,而在產值。

  “耕地有限,我們就和時間賽跑!”合川區農業農村委糧油發展指導站站長劉幫銀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以水稻為例,生長周期隻有一百多天,水田每年要閑置兩百多天,比利用的時間還長。對此,農業專傢十分惋惜。

  從2019年開始,劉幫銀和團隊在雲門街道鳳林村試種雙季稻。從品種選育到播種時間、播種方式,眾多變量影響著雙季稻的產量和質量。經過三年耕耘,終於取得成功!

  “3月播下早稻,7月收割後,即可播下晚稻,10月收割。兩季水稻綜合畝產可達兩千斤。”在劉幫銀看來,合川能種雙季稻的水田至少可達三分之一,目前這項技術正準備向全區推廣,將產生一筆可觀的經濟賬。

  事實上,用科學方法,打“時差”算盤,合川的農業專傢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瞭探索,並在全市率先推廣瞭旱地帶狀種植技術。

  該技術將土地按一定寬度帶分為若幹帶,在一帶上3月份種植玉米、4月上旬種植大豆、10月種植胡豆,在另一帶上5月上旬種植紅苕,兩條帶上的作物每年輪流交替種植,讓一塊地在不同季節都有糧食產出。

築牢糧食安全根基。 活動主辦方供圖築牢糧食安全根基。 活動主辦方供圖

  築糧穩“耕”基

  農旅融合湧現“錢”景

  以龍市鎮和肖傢鎮為核心,合川正實施國傢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三園共創”,通過建設糧油、畜禽、蔬菜3個產業化聯合體,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在“三園共創”的核心區域,有一條“稻香路”,蜿蜒伸展,串起瞭眾多種養循環、農產加工、鄉村旅遊等產業融合項目。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看到,這條產業便道還規劃瞭塑膠跑道,遠處淺丘綠意盎然,近處魚塘波光粼粼,大片油菜花田如潑墨成畫,不斷有三三兩兩的遊客前來散步打卡。

  “種地不愁技術、銷路,農村住起更清潔、更方便瞭,好多老鄉都在說準備開農傢樂搞接待喲!”一路上,村民開心地與來客分享傢鄉變化。

  再將視野拉遠,以涪江為主軸,金沙半島田園綜合體、趙傢渡水生態濱江公園、七星壩蔬菜基地、西南大學產學研綜合體等農文旅休閑觀光點,在山水田園間,勾勒出一幅和美的鄉村畫卷。

  這張畫卷,也是合川擘劃的涪江片區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核心區域。

  試驗區以農業大鎮銅溪鎮、渭沱鎮為依托,按照“以農帶旅、以文促旅、以旅興農、農文旅融合”發展思路,著力激活城鄉發展動能,建成川渝“後花園”功能重要承載區。

  築牢糧食安全“耕”基,農旅融合湧現出廣闊“錢”景。2022年,合川鄉村旅遊接待遊客910.2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0.93億元,越來越多的農民在傢門口吃上旅遊飯。

大美合川。 活動主辦方供圖大美合川。 活動主辦方供圖

  全鏈條部署

  在建設農業強國中貢獻重慶力量

  煙火人間,不過一日三餐。從吃飽到吃好,是從傢到國所給予的不變關懷。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重慶市農業農村委主任會議要求,“在建設農業強國中貢獻重慶力量”。

  重慶山地面積占76%,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如何在這裡實現?合川上演著大國“糧”策的巴渝實踐。通過深入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2022年,實現全區糧食總產量68.4萬噸,連續16年位居全市第一。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必須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強化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健全農民種糧掙錢得利、地方抓糧擔責盡義的機制保障。”合川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合川從頂層設計、政策措施直至重點任務,進行瞭全鏈條式的部署。

  立足有限的耕地資源和溫光條件,連年豐收背後的“密碼”,是汗水澆灌、智慧培土、良策施肥,將荒山變成沃野,更收獲瞭“接二連三”的產業效益——除瞭糧食產量,合川生豬出欄量、水產品產量也常年穩居全市第一;三江沿線,還串聯起10萬畝柑橘產業帶、10萬畝稻魚產業帶、10萬畝油菜產業帶、6.5萬畝枇杷產業帶、2萬畝黃桃產業基地。

  糧足豚豐的基礎上,合川構建起現代物流、產品深加工等完善的農業配套產業,持續為建設農業強國貢獻著重慶力量……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