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在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樞紐海港廣州南沙港,一艘艘國際貨輪正有序靠泊、離泊。貨物到港後,依托海關“集拼智管”新模式,涉及多個貨主的貨物可獨立進行申報,無需查驗的貨物可快速通關。在繁忙的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依托“廣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等智能化監管系統,客戶僅需進入平臺網頁,錄入貨物提運單號便可查詢通關狀態……

近年來,按照海關總署黨委統一部署,廣州海關認真踐行“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的“三智”理念,持續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充分發揮科技引領支撐作用,助力通關現代化、便利化,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今年4月,廣州海關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為19.8小時、0.55小時,較2017年分別壓縮76.23%、95.12%。

智能監管助力高效通關

廣州南沙港具有大型海港物流運輸多主體參與和多業務形態等特點,企業對高效、快捷的新物流模式需求不斷增加。為加快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要素快速便捷流動,廣州海關聚焦物流數字化、操作無紙化等目標,探索“集拼智管”監管新模式,不斷提升關港企聯動效率。

近日,一批來自德國的耐火磚分撥入倉,該票貨物涉及多個貨主。依托“集拼智管”新模式,各貨主獨立進行申報,命中查驗指令的貨物進入海關查驗環節,無需查驗的貨物直接放行、提離,貨物通關效率大幅提升。

“集拼智管”是廣州海關所屬南沙海關針對集拼進口貨物推出的物流改革。在傳統模式下,集拼貨物集裝箱需要等待所有貨物完成申報、查驗、放行等手續後再拆櫃提離,對一些無需查驗的貨物而言,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新模式下,同一集裝箱裝載貨物在申報前即可全部入倉,每票貨物可獨立完成通關手續並及時提離,有效壓縮貨物在港時間。

除瞭貨運現場,廣州海關還持續拓展科技創新應用領域,在進出境人員、運輸工具等監管領域廣泛應用自動巡航、智能識別、智能監測、智能分析、智能預警等智能化監管手段,推進實施全天候智能通關。

科技創新推動降本增效

“我們有一票貨物已經運抵,想咨詢一下現在在哪個環節。”近日,一位廣州中遠海運航空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報關員匆匆來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的查驗接單大廳,咨詢一票生產急需的原材料通關情況。

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雲機場海關關員瞭解情況後,第一時間為企業查詢信息,同時,主動向報關人員介紹今年上線使用的“廣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依托該平臺系統,客戶僅需進入平臺網頁,錄入提運單號便可查詢貨物通關狀態。

“我們經常接到客戶來電咨詢貨物通關情況,以往隻能去現場向貨站、海關咨詢,瞭解一票貨物通關信息需要1—2個小時。如今通過‘廣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僅需動一動手指,1—2秒便可通過平臺查到貨物通關流程,簡單明瞭。”廣州中遠海運航空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關務經理曾國斌表示。

目前,廣州海關依托“單一窗口”平臺實現12360熱線指尖服務、移動遠程監管、預約通關等21項海關業務一個平臺集成應用,依托“數字廣東”平臺上線6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積極推廣海關旅客指尖服務,實現瞭數據“多跑路”、企業群眾“少跑腿”。

廣州海關綜合業務處副處長何敏慧表示,海關將繼續以“三智”理念為引領,在南沙自貿試驗區等重點區域率先推出一批貼近民生的“智慧海關”改革項目,同時積極主動加強與各有關部門的對接溝通,通過智慧化手段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進一步優流程、提效率、降成本,服務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

(記者 陳瑜)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