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資源的寶庫,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藍色傢園。我國是陸海兼備的大國,海域遼闊、岸線漫長、島嶼眾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多次強調要下決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趨勢,讓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觀,讓人民群眾吃上綠色、安全、放心的海產品,享受碧海藍天、潔凈沙灘。

福建寧德的三都澳是我國東海的一個天然海灣,沿岸的居民很多都以海水養殖為生。端午節期間,一批大黃魚要上市,三都澳海域的黃魚養殖戶王明金來到自傢的漁排上,準備給網箱裡的黃魚魚苗投放飼料。連片的新型環保塑膠漁排把養殖區劃分得整齊而醒目,養殖的大黃魚也長勢喜人。

但就在三年前,這片海灣卻是另一番場景。那時用的漁排是由泡沫塑料和木板搭成,海面上到處漂浮著白色泡沫浮球和各種垃圾,非常臟亂擁堵。這些不可降解的垃圾使海域污染日益嚴重,寧德市海上漁業養殖這種無序、無度發展,也引起中央環保督察組的關註。

2017年4月,中央環保督察組要求福建全省對這種破壞生態環境的養殖方式進行整改。之後,福建省有關部門制定瞭全省海水養殖清理整頓方案,也就是從那時候起,王明金所在的寧海村統一要求把傳統木質網箱進行改造升級,替換為新型環保塑膠養殖網箱。不過,當時的王明金也有些想不通。

福建寧德市福安市下白石鎮寧海村養殖戶王明金說:“利益沖突是有的,因為我養得好好的,要升級改造,可能給我們經濟上造成負擔,因為升級改造要很多錢。”

很多養殖戶都像王明金一樣,對升級改造養殖設備有些抵觸。不過後來有件事情改變瞭大傢的想法。因為近些年大量無序無度養殖,王明金發現他投放的魚苗很多都活不長,很容易生一種被寄生蟲感染的“白點病”。

王明金說:“白點病一暴發,整排魚都會死得很慘,不敢想象當年那種情景,死得很慘。”

養殖方式需要轉型升級,海洋環境也需要綜合治理,寧海村的養殖戶們達成瞭共識,改造工作著手開始進行。要完成改造項目,寧海村共需要新型環保型網箱5000個,改造資金約2500萬元,其中政府投入1650萬元,仍有850萬元的缺口。這850萬元如果讓養殖戶自己負擔,每戶要一次性投入幾十萬元,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怎樣能減輕大傢的負擔呢?村裡決定由村集體籌款一部分,再貸款一部分購買新型網箱,然後把網箱出租給養殖戶,養殖戶分期繳納租金,用來償還村集體的貸款。這樣,養殖戶不用一次性投入大筆資金,負擔小瞭很多。資金的問題解決瞭,養殖戶們很願意進行養殖升級改造,王明金第一個跟村委會簽訂瞭協議。

升級改造後的養殖方式,更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而且能給大黃魚更多空間,不僅養殖的數量更多,還降低瞭魚的患病概率,提升瞭魚的品質。現在,寧海村養殖的生態大黃魚條形好、成色佳,因此價格也比市面上的普通大黃魚要高一些。

隨著對海水養殖的改造整治,當地的生態環境也改善瞭很多。現在,寧德市重點打造瞭一批以漁業和旅遊融合為特色的“水鄉漁村”。在這裡,海上漁排成片,岸上五彩斑斕,山水相融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過去傳統的漁村變成瞭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

像寧德市一樣,近年來,福建在全省海岸線上進行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在促進海洋漁業綠色轉型的同時,大力探索海洋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新模式。現在,不僅養殖效益穩步提升,海洋生態環境也明顯改善,治理成效初步顯現。

近年來,為更好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全國各地都在大力推動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治理,堅持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加大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

在山東青島,位於黃海海域的膠州灣,海洋生態環境曾經遭受重創,在2010年的一次水質檢查中,膠州灣的局部環境問題突出,水質優良比例降到瞭50%以下。

山東省青島市生態環境局水處處長金柏峰說:“海灣的水質一般評價是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再有就是極差,當時治理前,隻有50%的優良率,屬於較差狀態。”

膠州灣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的退化,破壞瞭黃海海域的生態,也嚴重影響瞭沿岸百姓的生產生活。十八大以來,隨著國傢大力推動海洋生態保護工作,青島當地以膠州灣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為切入點,率先探索海灣整治新模式。

山東省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寧說:“劃定瞭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出臺瞭膠州灣保護條例,通過立法嚴禁膠州灣圍填海,實施最嚴格的終極性、永久性保護。這種通過立法把海灣保護起來的做法,在全國是首創,是下定決心破題創新的重要舉措。”

立法給海灣保護劃定瞭紅線,不過,面對水質污染嚴重、漁業資源被破壞和生物多樣性缺失等諸多問題,千頭萬緒的大整治該從哪裡下手呢?要進行科學研判、找到突破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江文勝說:“就源頭來說,我們這個海灣的污染物主要是從陸源來的,而作為陸源,河流又是一個非常重要和直接的渠道,所以青島市提出瞭‘治灣先治河、治河先治污’這樣一個理念,也是這樣一個工作模式。”

“治灣先治河”,大沽河是膠州半島最大的河流,在進行綜合整治之前,蜿蜒180公裡的大沽河及其支流沿岸有84傢工業企業,污染問題突出,是大整治行動中的一塊“硬骨頭”。

趙梅是當地一傢污水處理企業的負責人,她回憶說,當時,隨著對膠州灣海洋生態保護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環保部門對污水處理標準也提出瞭更高的要求。但是要達到更高的標準,企業就要花1000多萬元對設備進行升級改造,這讓她一時難以接受。

青島崇傑環保膠州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經理趙梅說:“一開始我們有一些抵觸,因為本身我們達到瞭國傢允許的排放標準,讓我們再進一步,我們有點接受不瞭。”

當地環保部門多次上門走訪,和企業溝通、擺事實、講道理,趙梅也逐漸明白瞭,既要算企業眼前的“小賬”,更要著眼於未來,算好生態保護的“大賬”。這是對各方都有利的共贏方案。

為瞭減少入海河流對海洋的污染,近年來,青島市采取瞭提高污水排放標準、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對入河入海排污口進行集中整治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瞭入海污染物的排放。

山東青島市生態環境局水處處長金柏峰說:“我們在初期治理的時候,主要重點放在治污減排上。隨著治理不斷深入,現在開始註重水生態修復,通過一些修復措施,還有一些植綠補綠措施,加上一些生態系統重構措施,來實現生態擴容。”

治污減排是保護生態環境的第一步,而系統性的生態修復和重構,則是更為長遠而有效的措施。生態修復的積極作用在膠州灣濕地——白沙河、海河交匯的河心小島體現得尤為明顯。幾年前,這裡的生態環境還非常脆弱,附近居民隨意在島上種菜,裝地籠漁網撈魚捕蝦,嚴重破壞瞭濕地生態系統和動植物生存的環境。

要做好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喚起公眾的自覺性、讓大傢參與其中很重要。當地政府部門聯合當地環保組織組成工作隊,到群眾中進行宣傳引導,讓大傢明白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並招募瞭環保志願者,帶領大傢一起清理地籠漁網等破壞環境的設施,在島上栽種花草樹木,為動植物建造起一個美麗的傢園。

現在,每年來島上築巢的鳥兒多達160多種、10萬多隻,小島已經成瞭大自然中的一處寶藏。經過多年努力,現在青島市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有瞭明顯改善,海水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8.8%,海域自然生態良好,群眾生活質量也有瞭很大提高。

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張志鋒說:“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最終的目的,是為瞭讓老百姓能夠感受到臨海親海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像總書記強調的那樣,要讓老百姓享受到碧海藍天和潔凈沙灘,所以我們提出以美麗海灣建設為工作主線,就是希望及時從根子上解決老百姓身邊存在的突出海洋生態環境問題,給老百姓一個優美的海洋生態環境。”

通過升級養殖方式,減少入海河流污染等一系列措施,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總體改善,局部海域生態系統功能顯著提升。但是,目前影響我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的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以海灣為代表的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問題仍然突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仍處於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吃勁階段。面對短板弱項,我們仍需加倍努力,才能繪出“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畫卷。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