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作為住房城鄉建設部確定的46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城市之一,青島從2017年開始就進入生活垃圾分類全面實施階段。經過幾年的努力,如今,青島全市605個社區、4534個居民小區以及1866個黨政機關已經全部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青島西海岸新區鐵路小區建成於1992年,現有居民689戶、2400多人。作為業委會主任,馬明森每天都會不定時在小區裡轉一轉,看一看整體的環境衛生狀況、垃圾分類收集站運行情況。現在小區幹凈整潔、綠樹成蔭,但在之前,卻是有名的“臟亂差”。

  除瞭垃圾分類指導員的監督,鐵路小區還設立瞭點贊榜和加油榜,在垃圾投放點旁還安裝瞭語音監控攝像頭,居民遇到拿不準的情況通過喊話就能尋求指導。此外,志願者服務隊也成瞭小區開展垃圾分類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這個小區累計參與垃圾分類站桶指導、入戶宣傳的志願者達到近萬人次,小區的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截至目前,青島市共累計撤除桶點1萬餘處,設置垃圾分類投放點2.28萬餘處,升級改造投放桶點5000處,600餘個小區已實現定時定點投放。青島市區分類設施、分類收運實現瞭全覆蓋,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1.2萬噸。

  智慧賦能 數字化手段助力垃圾分類

  這幾年,經過全力推動,青島的垃圾分類工作已經深入人心。當地還結合“數字青島”建設,創建瞭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智慧化一網統管模式。用數字化手段,搭建垃圾分類綜合管理系統、監管考核系統等,實現瞭分類全過程監管。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市雲腦”智慧監管系統上,238輛垃圾收運車、260條收運線路和2000餘個收運點的作業完成率、收運時間和各點位的輸運狀態都一目瞭然。收運車輛配備瞭識別裝置,如果收運垃圾與收運車類別不匹配,系統就會自動判定為混裝混運。而為瞭更加精準地識別,當地還在垃圾桶上安裝瞭更加小巧的識別芯片。

  數字賦能讓垃圾收運全過程閉環監管的同時,當地還打造開發瞭“雲上”巡檢場景,實現瞭對全區垃圾分類處理設施的實時監控和精準預警。垃圾運輸車進入廠區後,所有處理流程的相關信息,稱重、焚燒爐、煙氣處理等狀態實時可見,讓垃圾分類處理體系的運行更加精準高效。

  與垃圾分類一體推進 建大件垃圾處置中心

  廢舊沙發、不用的桌椅等大件垃圾如何處置,是令小區居民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為瞭解決這個難題,青島將大件垃圾處置與垃圾分類工作一體推進,建設大件垃圾處置中心,推進收運規范化、處置資源化。

  青島市嶗山區中韓街道都市果嶺小區的物業經理曲彭本每天都會對小區進行巡視,大件垃圾暫存處是他一定要進行檢查的區域。這次巡查,他就發現這裡又堆滿一些舊傢具,而隻要一個電話,就會有專門的人員上門清理。

  如今,青島嶗山區5個街道、219個物業小區已經實現大件垃圾回收全覆蓋,隻要物業或者社區一個電話,處理企業就會上門收集,幫助居民解決大件垃圾積存難題。近來年,青島各區市都已經建成大件垃圾處置中心,並通過多種方式進一步凝聚街道、社區、物業、收運企業等多方合力,推行常態化機制,切實解決瞭市民的投放難題,讓全域大件垃圾管理更加規范有序。與此同時,為瞭更好地讓大件垃圾實現資源化利用,青島市大件垃圾的處置設施和能力快速朝著規模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這些大件垃圾經過處理之後,可以成為制作再生能源的最佳原材料,回收利用率可以達到90%。通過500℃—600℃的高溫將木材分解成應用十分廣泛的木炭和木醋液,每3噸木材可生產1噸木炭和1噸的木醋液。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