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建設正酣。

  晚飯時分,六枝至安龍高速公路第七標段項目常務副總工劉盛濤看瞭看表,匆匆扒完碗裡的飯,拿起小本子,披瞭件厚實的外衣,走出工棚向百米外的工地趕去……

  “距離封頂還有5個月,關嶺這側的5號主塔進入最為緊張的施工階段。”連日來,每天16個小時的工作節奏讓劉盛濤不敢掉以輕心,262米高的主橋墩正以平均每天1.2米的速度奮力長高。

  這是貴州在建的又一個世界級超級工程——花江峽谷大橋。

  跨越被譽為“地球裂縫”的花江大峽谷,1420米的主橋跨徑和625米的橋面至水面高度,將成就這座巨大的鋼桁梁懸索橋刷新世界紀錄。建成後,花江峽谷大橋不僅主橋跨徑居山區橋梁跨徑世界第一,更將超越已建成的畢都高速公路北盤江大橋,成為新的山區峽谷世界第一高橋。

  作為“世界橋梁博物館”,貴州又一張世界名片正在“制作”。萬橋越黔山,是“中國速度”“中國高度”的最佳註腳,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貴州符號,呈現出一幅山鄉巨變、山河錦繡的嶄新畫卷。

  從565到625——能超越貴州的隻有貴州

  一座橋梁就是一個後發趕超的路標。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橋型、高墩、大跨、薄壁的現代橋梁,不斷橫跨於貴州江河之上。

  2016年,連接雲貴兩省的七跨連續鋼桁梁斜拉橋——北盤江大橋,以世界第一的565米垂直高度橫跨高原之上。

  2022年1月18日,六安高速公路花江峽谷大橋正式開工建設,向雲霄發出新的挑戰,開啟瞭從565米到625米的追趕跨越。

  在花江峽谷大橋建設工地,一些曾參與建設北盤江大橋的工程師和技術員再聚首。他們打趣地說:“今天我們自己挑戰自己,可以說在山區橋梁界超越貴州的,隻有我們貴州自己瞭。”

  60米的跨越,隱藏著數不盡的難關,無數建設者夜以繼日奮戰,成就瞭多項技術管理、建設理念的創新。

  625米相當於200多層樓,受峽谷風影響,這裡風場復雜,監測到的最大風速為12級。“我們通過風洞試驗、數字仿真技術研究,主梁首次采用水平穩定板抗風,既節約造價,又可作為橋旅融合空中競速跑道。”六安高速第八合同段項目總工程師劉豪說。

  大橋的主塔建設往往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六安8標項目經理吳朝明告訴記者,大橋主塔承臺、錨碇均為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澆築完成後易產生溫度裂縫,項目采用自主研發的智能溫控系統確保質量,該系統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有較大推廣應用價值。

  不僅如此,大橋建設者們還自主研發超高混凝土泵送、輕型煅焊結構索鞍、大噸位智能纜索吊等一系列新技術,開展瞭超大跨徑貓道抗風研究、隧道錨開挖及山區峽谷風研究等,讓科技創新實實在在為現代化建設賦能。

  5月14日,記者乘坐施工電梯升到近200米高的橋塔平臺俯瞰,花江峽谷大橋5號與6號主塔隔峽相望,拔地而起的高柱聳立於懸崖峭壁,橋下的北盤江宛如藍色絲帶靜臥於大峽谷的懷抱中。目前,大橋總體形象進度已完成39%。

  從1.0到3.0——橋旅融合新版樣呼之欲出

  橋梁建設的意義並不局限於橋梁本身,沿岸的關嶺、貞豐兩地對花江峽谷大橋充滿瞭期待。

  “從我傢就能望到正在建設的大橋,我一天要看三回,盼著大橋快點長出翅膀。”關嶺自治縣花江鎮峽谷村村民鄧登彬說。跟鄧登彬一樣,梁國榮打算把二層樓的小屋改造成民宿,蹭蹭大橋的“人氣”。

  “我們將依托花江峽谷大橋這一強IP優勢,整合重點文化旅遊資源,形成集峽谷橋梁、峽谷風光、佈依風情、紅色旅遊、懸崖度假及戶外極限運動等資源為一體的‘一江一橋兩村’(北盤江,花江峽谷大橋,花江村、董箐村)為核心的國際旅遊新地標。”貞豐縣文旅局副局長帥國波說。

  依托花江峽谷大橋帶動周邊旅遊產業,不僅當地人在思索、在行動。其實,早在大橋設計之初,就註入瞭“橋旅融合”的基因。

  “貴州最吸引人的莫過於花江峽谷地帶,這裡成為全球古生物學傢三疊紀研究的‘聖地’,是國內最長的峽谷,屬世界級旅遊資源,正好是花江峽谷大橋跨越的地段。”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建築事業部總經理王念戀告訴記者,設計團隊在本沒有路的地方翻山越嶺、尋找靈感,從自然風光為依托、三疊紀古海洋遺址為文脈來開展橋旅融合創建。

  在大橋建設現場的展板上,“橋旅融合”的藍圖徐徐展開:將花江峽谷大橋旅遊綜合體打造成國內首個涵蓋“橋梁觀光+橋梁運動體驗+旅遊服務”為一體的橋旅融合綜合體。

  大橋設計負責人葉洪平介紹,我們在當前“橋旅融合”的建設經驗上,結合產業佈局、資源開發,把具有旅遊功能的雲渡服務區、橋梁博物館、200米觀光電梯、景觀文化長廊、攀巖、高空觀光水吧及玻璃棧橋式餐廳等橋旅融合項目納入橋梁的整體設計中。

  “如果說,壩陵河大橋可以進入橋體內部觀光旅行是貴州‘橋旅融合’1.0版,那麼平塘大橋與服務區、周邊景區的深化融合發展是‘橋旅融合’2.0版,而花江大峽谷大橋就是‘橋旅融合’3.0版。”在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許湘華看來,花江大峽谷大橋是在“橋旅融合”1.0版和2.0版建設經驗上的一次巨大升級。

  世界橋、貴州造——貴州造橋技術驚艷世界

  打開貴州地圖,一座座或世界第一、或亞洲榜首、或國內領先的大橋,如雨後春筍在貴州高原相繼建成,展示著奮發有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

  “貴州的橋修一座少一座,我參建的重大工程項目不少,但這座橋意義非凡,可以說是純粹的貴州造。”貴州交建集團六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書記、副總經理張羽露說,小到一粒混凝土砂石,大到主纜使用的鋼絲,花江峽谷大橋是一座貴州投資、貴州設計、貴州施工、貴州建材的貴州自主品牌大橋。

  張羽露告訴記者,作為六安高速公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花江峽谷大橋全長2890米,大橋總工期42個月、造價約20億元,由貴州交建集團投資、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設計、貴州橋梁集團和貴州公路集團負責施工建設。

  大橋的主纜采用貴州交通行業與貴州鋼繩集團共同研發的2000兆帕級高強鋼絲,首次用於貴州自主設計施工的世界級大橋。

  不僅如此,建設者絕大部分也是貴州人,“橋三代”劉豪就在其中。

  2005年參加工作時,劉豪就有幸參與“當時世界第六,中國第一”的首座山區千米級懸索橋——壩陵河大橋的建設。之後又參與建設瞭六廣河大橋,還有獲得“古斯塔夫·林德撒爾獎”的平塘大橋。

  如今,又參與修建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劉豪深感自豪:“世界橋,貴州造。”

  俯瞰貴州大地,在一代又一代造橋人的汗水澆灌下,一座座科技高橋拔地而起,一座座特大跨徑橋梁傲然聳立,以橋梁為紐帶的交通基礎設施拉近瞭貴州與鄰近省份、與全國主要經濟圈的時空距離,向北可以連接成渝,向東連接長三角,向西連接雲南通往東盟,向南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全面重塑瞭貴州的發展格局。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力維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