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變化,往往細微而悄無聲息。甘肅省慶陽市一名婚姻登記工作人員通過離婚登記窗口感受到瞭這種變化。前些年,不少年輕人來辦理離婚登記時,吵吵鬧鬧、哭哭啼啼,甚至一言不合會動手,“近幾年,這些情況少瞭。一些90後、95後辦完離婚登記,雙方還拍照留念、相約吃一頓散夥飯。”

  “現在不少年輕人對待婚姻的態度表現得更有主見。”這名婚姻登記人員提到,由於外地工廠假期通常在每年臘月二十到正月十五左右,當地外出務工農村年輕人春節回鄉後,會在傢裡長輩操持下,在20多天裡完成結婚的一系列步驟。

  這種快速建立起來的婚姻,有的並不牢靠。他介紹,近年當地年輕人離婚過程有所減緩,但“閃婚閃離”情況仍不少見。

  “在老一輩人眼裡,離婚是醜事,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離婚。”寧夏鹽池縣女青年楊陽說,現在的90後、95後更註重自己的感受,當婚姻“亮紅燈”時,不願意花太多時間費心思與對方磨合,也不願意委屈自己、將就婚姻,“如果對方不能提供經濟價值、情緒價值、陪伴價值,何不再找更合適的。”

  “擇偶首要標準是找到合適的人,合適比喜歡更重要。”楊陽說。

  如今,一些西部省份年輕人在婚戀問題上普遍抱有“求穩定”的心態。這是記者在甘肅、寧夏等西部省份走訪時觀察到的一種現象。

  28歲的王曉征在銀川市一傢物業公司工作5年。今年2月底,他用自己積攢的錢和父親給的資助,付瞭購房首付,“現在年輕人相親談戀愛結婚,繞不開房子、車子和票子三大問題。”

  寧夏海原縣女青年楊曼菁則記得,她母親當年結婚時,隻希望父親傢能有一臺縫紉機,這樣婚後就不用太辛苦。如今,她即將步入婚姻,按照她和父母的要求,未婚夫在沙坡頭區購置瞭一套三居室婚房。對於婚戀問題,她覺得“適當現實一點才穩妥”。

  楊曼菁說,結瞭婚至少要在城區有一套房子,“要為下一代考慮,誰不希望孩子能在市裡的好學校接受教育呢”。

  魯薇則把婚姻看成重要的“選擇第二次人生”的機會。她在甘肅寧縣農村長大,大專畢業後在當地從事汽車銷售工作。在她老傢,男女青年相親後的第一步,是雙方父母各自找到共同的熟人,打聽對方的傢風口碑。

  如果男青年傢住山區,意味著女青年嫁過去後的傢務勞動比在平原地區生活更辛苦,因此會被索要更高的彩禮,作為給予女青年及其父母的補償。“老傢山區的一些鄉鎮,嫁女兒的彩禮有要到近20萬元的。”魯薇說。

  “農村有獨院,不如城裡有套房。”魯薇說,在城裡有房子,意味著下一代能在城市裡有機會享受比縣城、鄉鎮優質的教育資源。

  工作也是婚戀問題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寧夏固原市一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地年輕人對相親對象的職業預期依次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和央企國企工作者,“如果男方在私企工作,則會被認為‘還轉著呢’(當地方言,意即工作不穩定——記者註)。”

  熱心的賀紅梅退休5年來,一直在給年輕人介紹對象。她觀察到,“微信相親”成為當地年輕人新的相親方式。不少年輕人對婚戀抱著“急也不急”的矛盾心態。

  女青年薩娜參加過不少當地組織的青年交易聯誼活動,但總覺得和接觸的男青年缺少“來電”的感覺,活動結束後加瞭微信,“尬聊”瞭幾次後不再聯系。

  她從重點大學本科畢業,考公“上岸”後又進修瞭在職研究生學歷。工作8年,她從鄉鎮工作崗位被遴選到區直單位。隨著工作向上提升,她向記者坦言,自己不甘心“向下擇偶”。

  (文中受訪青年均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 石佳 來源:中國青年報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