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2023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眼下正在舉行,不少以往不多見的職業受到關註,接下來我們就來關註現場工程師 的培養。

隨著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數字化、智能化職業場景普遍應用,能在生產一線第一時間解決現場復雜問題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成為企業的“香餑餑”,他們也被稱為現場工程師。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這樣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十分緊缺。

這是山東水利職業學院舉辦的一場智慧水利專場招聘會,主要針對智能制造、信息技術類企業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招聘會上,約一半的崗位需求都是現場工程師。

中興通訊智能制造基地招聘經理 姚偉:我們想招現代通信技術專業的現場工程師,比如,在制造崗位中,既能根據材料、尺寸制定焊接方案,又可以參與生產線設計,負責現場設備運維,還能夠統籌協調各崗位工作。但是這樣的人才特別緊缺,挺難招到的。

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副院長 王順波:近兩年,裝備制造這個行業,我們的高素質復合型優秀畢業生每個月的薪資已經超過瞭一萬元,很多企業也願意花大價錢去招聘。

隨著我國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現場工程師成為企業急需的人才。 按照《“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到2025年,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將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2021年發佈的《智能制造領域人才需求預測報告》顯示,到2025年,我國智能制造產業將有近100萬名工程技術人員的缺口。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梁權偉:這些技能人才應該能夠很好地應用這些新的工具和新的技術手段,尤其是涉及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開發和攻關,最後一環是靠現場工程師的工作來把控的,對我們而言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招聘和引進的時候,對這方面會提出比較高的要求。

五部門聯合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到2025年 培養不少於20萬名現場工程師

針對產業一線的迫切需求,去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門決定聯合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明確到2025年,累計培養不少於20萬名的現場工程師。

專項培養計劃明確,面向重點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職業場景下的人才緊缺技術崗位,以中國特色學徒制為主要培養形式,根據崗位人才需要進行校企聯合招生。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 王振傑:對接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他(現場工程師)要會制定生產技術方案,解決生產過程中復雜的問題,包括有一定的技術創新能力。實際上它的核心培養模式是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一定(是)企業和學校來聯合制定,尤其是它的教學內容,一定是企業典型的真實的生產任務。

今年3月,首批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項目在先進制造業領域展開,第一批立項150個合作培養項目,由一所學校和一個企業聯合申報。

       南京城市職業學院智能工程學院院長 力志:緊密圍繞人才緊缺技術崗位需求,針對生產制造、測試裝調、現場管控、設備運維等一線崗位,校企共同探索先進制造業領域現場工程師的培養標準和育人模式。

校企一體 共同探索現場工程師培養模式

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出、培養好現場工程師?校企一體,在生產一線尋求培養路徑,是目前職業教育領域的共識。眼下,不少企業和職業院校都在共同探索相關的育人模式。

在東方電機產品研試中心,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幾名同學正在跟隨企業技能大師進行高水頭沖擊式水輪機組試制。上學期,共有146名同學通過遴選進入瞭企業和學校聯辦的現場工程師班,作為清潔能源發電裝備制造的高素質緊缺技術技能人才進行重點培養。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主任 馮錦春:根據現場工程師崗位職業能力的需要,我們整個的知識架構是為這個服務的,比如說企業對我的數控技術,要懂得一個復雜機床的操作,企業和我的學校實際上是一種深度密切結合的。

校企一體就是要面向市場、開門辦學,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與行業龍頭企業聯合成立瞭8個現代產業學院。在浪潮軟件產業學院,在企業工程師的帶領下,從調研、方案設計、開發、調試到試運行,學生能參與到全流程的真實項目之中。

浪潮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陳鵬:這些項目就是我們精心篩選出來的,學生能夠直接接觸到用戶的需求和企業前沿的一些技術。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計算機系主任 於麗娜:工程師來的時候就把一些前沿的技術工藝帶到瞭學校,對於學生來說,他通過這樣真實項目的開發,實際上他在學校就具備瞭工程師的身份(能力),那麼到企業可以直接上崗。

引進來,還可以走出去。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專門組建瞭應用人才創新團隊,致力於服務專精特新中小型企業生產實際遇到的痛點,學生則作為科研助理,通過參與項目研究學習相關領域前沿技術,最終實現現場工程師的人才培養目標。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藍祥龍:通過我們的科研攻關獲得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成果,來反哺教學,助推產業服務與人才培養同頻共振。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