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5月17日電 題:洋記者邂逅中國傳統文化:西安,來多少次都不夠
中新社記者 張一辰
“這是我第一次來西安,這裡的基礎設施建設相當成熟,城市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隻是目前還沒來得及品嘗羊肉泡饃。”來自哈薩克斯坦哈巴爾通訊社的記者維特柳金(Vyacheslav Vetlugin)向中新社記者表示。
中國—中亞峰會將於5月18日至19日在陜西西安舉行。在中國—中亞峰會新聞中心,此間設置的傳統文化沉浸式體驗區內,陜西特色紀念印章、鳳翔泥塑、水墨扇面、茯茶茶藝等,成為中外記者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窗口”。
維特柳金一邊“品味”茗香,一邊說:“我有很多朋友從事哈中貿易,他們通過中歐班列將哈薩克斯坦的蜂蜜、櫻桃、幹果等優質特色產品,帶到中國民眾的餐桌上。同時,從中國出口到中亞國傢的茶葉也受到當地民眾的青睞。”
據瞭解,中歐班列長安號自2013年11月開行西安至阿拉木圖國際貨運班列以來,目前其已開行國際幹線17條。截至2023年3月底,中歐班列長安號已累計開行17157列,其中,中亞方向開行4250列。
曾在中國有過留學經歷的圖爾達庫諾娃(Cholponai Turdakunova)供職於吉爾吉斯斯坦《絲路新觀察報》,對她而言,眼前的這座城市既熟悉又陌生。“西安是一座古城,也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據我所知,這裡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航空產業均有很強的發展動力。”
圖爾達庫諾娃表示,參觀兵馬俑是她此次西安之行的一大願望。此外,她想在峰會期間或之後,行走西安的大街小巷,深入瞭解這座城市,瞭解中國傳統文化。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陜西作為中國向西開放的前沿,文化互通成為其與絲路沿線各國交流合作的“熱詞”。
《哈薩克斯坦新聞報》記者蘇爾加諾夫(Valeriy Surganov)被陜西特色紀念印章所吸引,拿在手中端詳許久,並仔細向工作人員詢問印章圖案的含義。在他看來,面前的象形文字,古老而優美。
“我喜歡這裡的人,喜歡中國的文化,也看到中國經濟的發展。”蘇爾加諾夫表示,明城墻、鐘鼓樓、兵馬俑等名勝古跡給他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日前,西安至阿斯塔納直飛航線的開通,也為兩地文化、旅遊、經貿往來搭起空中橋梁。
“這是我第三次來到西安,我登上過大雁塔,在塔頂俯瞰西安,這是一座古文明與現代化融合共生的城市。西安,來多少次都不夠。”蘇爾加諾夫笑言。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