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近日,江蘇泗洪經濟開發區一傢光伏企業車間裡,工人在檢測光伏板組件。該公司生產的光伏組件銷往全球60多個國傢和地區。 方東旭攝(人民視覺)

  圍繞是否繼續對東南亞四國光伏面板加征關稅,從而實現對中國光伏產業進行打壓,美國正陷入空前的政策混亂中。近年來,美國以各種借口持續打壓中國光伏產業,結果不僅沒能如願制約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反而導致自身經濟受損、能源轉型減緩,國內各方在這一問題上的分歧日益凸顯。

  持續打壓反被打臉

  據彭博社報道,近日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先後通過瞭取消東南亞光伏面板關稅豁免的決議。如果該決議最終由白宮通過,從東南亞地區進口的太陽能板關稅可能高達254%。不過美媒預計,美國總統拜登將不惜動用總統否決權來否決這項剛剛通過的決議,理由是進口產品更加廉價,有助於推動美國能源轉型。

  此前,美國向東南亞國傢加征光伏面板關稅,主要原因是認為中國光伏企業在當地擁有大量業務,地區國傢對美出口的產品超過80%都來自中國工廠。為瞭打壓中國,美國對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舉起瞭關稅大棒。

  分析指出,目前,圍繞是否結束對東南亞四國關稅豁免以限制中國光伏產業,美國內部產生的混亂要超出對中國其他高科技領域的打壓。這背後是美國國內擺脫對中國依賴的政治訴求和基於經濟利益的現實需求之間的互相糾纏和反復鬥爭。

  美國對中國光伏產業的圍堵打壓已有10餘年之久。早在2011年,美國商務部便以“中國光伏企業向美國市場非法傾銷多晶矽光伏電池、中國政府向中國企業提供包括供應鏈補貼、設置貿易壁壘等非法補貼”為由,宣佈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調查。此後10餘年間,美國對華打壓不斷:2017年,宣佈對中國企業發起“301調查”;2018年,確認在“雙反”稅率的基礎上增加“201關稅”;2021年,杜撰“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的借口,將新疆4傢光伏組件生產企業列入黑名單……

  不過,令美國失望的是,中國光伏產業並未被打垮。反之,經過多年發展,如今中國不僅擁有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和技術,還有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規模。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光伏組件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3/4以上,穩居世界第一。德國《萊茵郵報》指出,擁有巨大效益和成本優勢的光伏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旗艦。彭博社也稱,中國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光伏市場,主導著全球光伏供應鏈。

  更讓美國尷尬的是,美國始終無法擺脫對中國光伏產品的依賴。國際光伏資訊機構PV Tech統計稱,美國有40傢光伏組件生產商,其中隻有12傢可以同時制造電池和組件,6傢擁有全產業鏈。如果要剔除中國供應鏈,那麼目前隻有3到4傢美國企業可以做到關鍵零部件不依賴中國。

  無法得逞原因何在

  “過去10餘年,美國從技術到原材料供應等多方面想方設法打壓中國光伏產業。但每一次打壓後,中國光伏產業都涅槃重生,而且越做越大,擁有更加強大的競爭力和產業優勢。”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崔守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美國對中國光伏產業的單邊打壓為何始終無法得逞?

  崔守軍認為,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出臺瞭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多年來,中國政府在推動光伏產業發展過程中發揮瞭積極作用。相關部門持續出臺支持和規范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舉措,同時加大稅收優惠,對光伏企業的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都給予一定的稅費減免,有效引導各類資本合理參與光伏產業。2020年中國明確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為企業加大在清潔能源行業的投資進一步指明方向。”崔守軍說。

  目前,中國已經形成瞭從矽料、矽錠/矽棒/矽片、電池片/組件、逆變器到光伏產品應用等全球最完整的光伏全產業鏈。近兩年,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持續的技術創新使得中國光伏產業表現依然亮眼,成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主力軍。

  芬蘭通訊社指出,在技術研發、制造和產業應用等方面,中國光伏產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光伏項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強大的生產能力。

  國際能源署去年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是制造太陽能光伏供應鏈所有組件的最具成本競爭力的國傢,其成本比印度低10%,比美國低20%,比歐洲低35%。

  “從全球范圍來看,綠色低碳發展是大勢所趨,所有國傢都在加速綠色轉型進程。中國經過多年發展,在綠色能源領域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具體到光伏產業,中國掌握瞭先進而有競爭力的技術,與中國合作是符合市場需求的正確選擇。美國為瞭打壓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用政治手段對市場需求進行強制性調整,強推對華‘脫鉤斷鏈’,人為幹擾市場行為,逆潮流而動,不符合市場規律,不僅達不到想要的打壓效果,還會使美國自身付出代價,註定隻能以失敗告終。”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震向本報記者分析稱。

  瑞典中央通訊社引述業內人士觀點指出,美國對中國光伏產業的打壓是沒有必要的。對美國來說,發展光伏產業是其實現能源低碳轉型的重中之重,選擇合適的中國產品進口才是明智之舉。

  遭遇反噬沖擊全球

  “在全球化時代,對產業鏈某一環節的制裁,必然會傳導到產業鏈上下遊的其他企業主體。如果失去中國企業的參與,全球光伏產業鏈將很難正常運轉,美國自身光伏產業發展也會受到幹擾。”崔守軍說。

  分析指出,全球化分工以及多國合作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規律,美國以國傢安全為由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做法不得人心,不僅沖擊瞭全球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給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造成阻力,也最終使其自身光伏產業發展受到損害。

  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近日指出,如果對東南亞四國為期兩年的關稅豁免被取消,美國太陽能開發商可能面臨總計10億美元的追溯關稅。該決定還可能導致美國損失國內3萬多個就業崗位和42億美元的國內投資。

  “目前,美國約3/4的光伏組件進口自東南亞國傢,如果繼續對中國進行打壓,那麼會對美國自身光伏產業鏈發展形成沖擊。”崔守軍指出,拜登政府上臺後,制定瞭雄心勃勃的清潔能源發展計劃,稱美國有望在2024年之前將其太陽能發電能力提高兩倍。但很明顯,短時間內美國要實現去中國化的光伏產業鏈發展,難度很大。

  彭博社近日發文稱,在美國試圖阻止全球變暖、對抗通貨膨脹和避免經濟衰退之際,對光伏產品征收高額關稅如同在腳踝上綁著20磅重物參加奧運會短跑,是美國不能承受之重。美國的太陽能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這很大程度上正是美國的關稅政策所致。關稅非但沒有幫助美國制造業,反而隻會減緩能源轉型並損害美國經濟。

  路透社也指出,由於美國限制進口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產品,導致其太陽能項目建設被凍結,目前已經對美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和清潔能源發展造成巨大影響。

  王震認為,美國因打壓中國光伏產業而遭遇的反噬是多方面的:“政治層面,對支持美國進行清潔能源轉型的政治力量是一個打擊。在美國國內黨爭加劇的背景下,黨派之間以及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能源轉型層面,減少從中國進口光伏產品的缺口難以在短時間內被補上,美國綠色能源轉型的步伐將因此大大放慢。此外,美國還強迫盟友跟隨自己打壓中國光伏產業,這不僅對美國,也對整個西方國傢低碳產業和新能源經濟發展造成很大沖擊。”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