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為加強醫療保障基金智能審核,提升監管效能,促進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昨天(5月15日)國傢醫療保障局公佈《醫療保障基金智能審核和監控知識庫、規則庫框架體系(1.0版)》。

醫保基金監管除瞭事後追責、懲戒處罰,還積極推行智能審核和監控。醫保部門通過事前提醒、事中預警、事後審核智能監管系統讓基金監管關口前移,自動攔截“明確違規”的行為,提示違反合理使用類規則的“可疑”行為,這就需要知識庫和規則庫作為判斷的依據。

1.0版的“兩庫”中,知識庫包括法律法規和政策規范、醫保信息業務編碼、醫藥學知識、管理規范等內容。規則庫分為政策類(30條)、管理類(28條)、醫療類(21條),共包括79條規則。

按照《“兩庫”管理辦法》要求,國傢醫療保障局向社會公開發佈“兩庫”框架內容,醫療保障經辦機構使用“兩庫”開展醫保費用結算的支付審核、協議考核、核查稽核等業務管理活動;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和從事醫保行政執法的機構使用“兩庫”協助開展醫保行政監管和行政執法相關活動;鼓勵定點醫藥機構應用“兩庫”加強內部管理,規范醫藥服務行為。

賦予各地醫保部門充分自主權限

在國傢醫保信息化平臺上線以前,各地自建的智能監控規則數量從幾十條到幾百條不等,知識數量從幾萬條到幾百萬條不等,繁簡不一。此次國傢醫保局公佈“兩庫”,解決瞭相關規則權威性和實用性不足的問題,有利於智能審核和監控進一步發揮作用。

“兩庫”是智能審核和監控的工作核心,其質量直接關系到智能監管子系統應用成效。各地醫保部門在國傢規則框架之下,充分征求醫藥機構意見,結合地方醫保政策實際、基金監管目標設定規則的參數、指標、閾值、應用場景等。在實際應用中,進一步檢驗規則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及時評估、調整。鼓勵定點醫藥機構、行業學協會等根據國傢政策、規范標準,積極提出符合標準要求,具有普適意義的知識信息或對應規則,各級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可按規定程序納入“兩庫”范圍。

尊重臨床 不影響正常就醫看病

根據此次公佈的文件,“兩庫”建設中要註重把握好遵循醫學規律與適當合理幹預的關系,對於違法違規的診療行為,要加強監管和幹預;對於涉及醫療合理類的規則,各地醫保部門在論證和應用時要充分聽取醫藥機構的意見建議。

文件規定,違反政策限定類規則運行結果是“明確違規”,實現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自動攔截;違反合理使用類規則,運行結果多是“可疑”,需要充分聽取醫藥機構申訴意見後確定是否支付。

醫保部門通過智能化監管手段加強醫保基金監管,根本目的是保護人民群眾“看病錢”“救命錢”。參保人看病就醫需經過身份識別,嚴格執行實名就醫購藥制度,確保人證相符,但身份識別過程對參保人來說是“無感”的,也不會對正常看病就醫行為產生影響。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