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是一個戰略問題,必須擺上重要位置。要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經過多年的鹽堿地整治和小麥品種選育,如今,在河北滄州,旱堿麥種植面積已經超過瞭100萬畝。眼下,正值麥田管理的關鍵時期,滄州黃驊市正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全力以赴保障旱堿麥豐收。
河北滄州:旱堿麥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在河北滄州黃驊市舊城鎮仙莊片區7600畝的旱堿麥田裡,滿眼青綠,小麥長勢喜人。目前,是小麥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農戶們在農技專傢的指導下,進行“一噴三防”工作,確保小麥穩定生長。
村民楊坤升今年64歲。從前,麥季的收獲關系著一傢人的口糧和傢用。土地鹽堿化,畝產量不高,一傢人幹得多、掙得少,經常靠打短工補貼傢用。
據瞭解,2023年渤海新區、黃驊市旱堿麥播種面積60多萬畝,預計畝產229公斤以上,總產量預計達14萬噸,預計比去年增產一成以上。
我國可利用的鹽堿地約5億畝
鹽堿地在全世界分佈廣泛,一度被稱為土地的“絕癥”。我國鹽堿地面積約15億畝,其中,可利用的鹽堿地約5億畝。喚醒這一“沉睡”的資源,可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實現耕地資源擴容、提質、增效。
實施多項技術標準 改良鹽堿地種植增產
2013年,科技部、中國科學院聯合環渤海河北、山東、遼寧、天津4省(市),啟動瞭“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滄州市地處渤海之濱,土壤鹽堿化程度高,小麥豐產難度大。當地農技人員圍繞旱堿麥種植中的“種、肥、播、管”等重點環節,實施瞭30項國傢和行業技術標準,旱堿麥產量連年“步步高”。其中,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常年旱堿麥種植面積約61.8萬畝,總產量達13.26萬噸。
而特殊的種植條件,也造就瞭旱堿麥獨特的品質。鉀鈣鎂鐵鋅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高達13%—16%,吃起來麥香味兒濃。這也實現瞭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對於端牢中國飯碗、保證糧食安全意義深遠。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