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羅源縣松山鎮北山村養殖戶在收獲海蠣(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題:問計於民:中國地方治理提質增效的一把“鑰匙”

  新華社記者楊曉靜、張華迎

  在福建省羅源縣松山鎮北山村,大傢都熟悉這樣一串數字——1436。這是當地黨員幹部開展工作的“聯絡口號”,也是順應民意、推進民生工程的一把“鑰匙”。

  “1436”是“有事商量”的諧音,羅源當地幹部將其稱為“1436有事好商量”工作法。這個工作法體現瞭羅源縣以問題為導向,瞄準群眾需求,幫助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治理邏輯。

  全黨正在深入開展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強調要自覺問計於民、問需於民,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北山村出產的對蝦遠近聞名。近年來,當地對蝦養殖產業不斷發展,村集體所有的85畝蝦塘的租賃權逐漸成為養殖戶眼中的“香餑餑”。

  “這些蝦塘租賃不僅事關村財增收,也關系到村集體產業發展。”北山村黨總支宣傳委員楊紅紅介紹,鎮村幹部圍繞“蝦塘承包租金如何確定”“蝦塘重新招標如何保障公平公正”等相關問題,實地走訪瞭村蝦塘養殖戶和集體蝦塘原承包戶,廣泛聽取意見建議。

  蝦塘招標過程要公開透明、讓利於民,配套設施要盡快健全,蝦塘管護要常態長效……圍繞這些問題,北山村組織瞭一場“有事好商量”活動,村幹部、黨員代表、鄉賢代表、村民代表聚集在一起,現場討論商定瞭集體蝦塘租賃事宜。

  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一位養殖戶以17.6萬元/年的價格競得瞭85畝集體蝦塘的經營權。“跟往年相比,租金收入將近翻瞭一番。”楊紅紅說。

  福建省羅源縣松山鎮北山村養殖戶在展示收獲的蝦(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羅源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凱說,“1436有事好商量”工作法為辦好群眾的身邊事、大傢事、公共事和長遠事搭建瞭一個平臺,不僅暢通、規范瞭群眾訴求表達、權益保障通道,也有力推動瞭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群眾利益無小事,這深刻彰顯瞭執政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郭躍認為,一切為瞭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體現在基層治理中,需要有效轉變工作作風、提升工作能力,密切聯系群眾,考驗著執政者的思路與水平。

  這次主題教育提出“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要求組織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把脈問診、解剖麻雀,進行問題梳理、難題排查。在郭躍看來,這將進一步提升地方黨政部門發現問題、診斷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基於問題導向的治理模式更加高效。

  3月28日,在杭州市臨安區昌化鎮聯盟村,網格黨員栗雪鋒(右)為90歲的獨居老人帥美珠送餐,並瞭解她當前的困難和需求。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一串更廣為人知的數字——12345,通常被稱為“政府服務熱線”,是各地人民群眾遇到問題可以提出服務訴求的“熱線”。12345熱線已成為各地為民服務的重要政務平臺。不少省份還推行瞭12345“接訴即辦”快速響應機制。

  為拓寬互聯網訴求服務渠道,江蘇今年4月正式上線“曉蘇”政務問答臺,民眾在互聯網平臺上提問更便捷,還可檢索類似問題的以往解答。

  “昆山落戶新政策實施瞭嗎?”“跨區營業執照地址變更是否需要辦理手續,需要什麼材料?”“如何將沈陽繳納的社保遷移到連雲港?”“吳江區老年卡公交卡在哪裡充值?”……打開江蘇12345小程序“曉蘇”政務問答臺,從企業設廠、居民落戶,到補辦出生證、老年卡充值,這些百姓關心的問題都有相關部門的解答。

  這是4月23日拍攝的福州市政務服務中心。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認真傾聽民意,可以凝聚共識、優化決策、提升治理效能。各地黨政部門通過公佈服務熱線、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網上建言獻策等方式,廣泛征集群眾及各方意見建議,更加精準地回應群眾期待。

  北京梳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並對過去一年12345熱線接單情況進行大數據分析,確定瞭新一年重點民生“任務單”;浙江湖州推出“有事找代表”線上平臺,實現百姓隨時表達訴求、代表全天候履職;四川南充舉行政企“早餐會”,在較輕松的氛圍中幫助企業解難題。

  “技術賦能治理手段提升,公眾參與公共治理意識增強,將進一步推動各級黨政幹部問計於民、問需於民,辦好群眾關切事,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郭躍說。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