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玲(右)和同事在對產品進行檢測。
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供圖
人物名片
嚴玲,1971年出生,教授級高工,現任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海工用鋼研究所船用鋼研究室主任,“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及其應用”國傢重點實驗室學科帶頭人,中國船級社材料與焊接技術委員會專傢,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材料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科研工作25年來,她先後承擔國傢863計劃、“十三五”國傢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科研攻關項目40多項。主持研發九大系列200多個船板海工品種,形成20項獨有關鍵技術。曾榮獲全國五一巾幗獎章、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研發系列精軋螺紋鋼筋,被用於三峽大壩巖體錨固等國傢重大工程
“我父母每次出門都穿上藏藍色的工作服。即使是每周僅有的一個休息日,他們也常常在單位加班。”這是兒時的嚴玲對父母最深的印象。然而,逐漸長大的嚴玲慢慢體會到瞭父母工作的辛苦,也深深地理解瞭老一輩鞍鋼人的奉獻精神。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不斷湧現的鞍鋼典型,激勵著我不斷學習和前進。”在填報大學志願時,嚴玲義無反顧地接過父母手中的接力棒,把金屬壓力加工專業作為第一志願。
1994年,嚴玲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她本來可以到大城市工作,但她毫不猶豫地選擇瞭鞍鋼,“我要像父輩一樣紮根鞍鋼,奉獻所學,助力實現鋼鐵強國夢。”進入鞍鋼後,嚴玲從軋鋼車間的一名普通技術員做起,在熱火朝天的軋鋼生產線上,虛心地向工人師傅們請教。機器壞瞭,她就研究如何修理;數據缺失,她就連軸轉地查找原因。工人師傅們都很佩服她,“這個小姑娘,愛看書、好鉆研、不嬌氣、能吃苦,有股子拼勁兒!”
憑著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1997年,嚴玲正式投入到鋼鐵材料新產品開發中。6年時間裡,從初軋、大型、小型、無縫到線材、厚板,她幾乎跑遍瞭鞍鋼各產線。她首次參與的研發項目,就在業界引發不少關註。“我和團隊在國內率先研發的系列精軋螺紋鋼筋,被用於三峽大壩巖體錨固、路橋建設等國傢重大工程,這讓我備受鼓舞。”嚴玲自豪地說。
是什麼樣的力量促使她能靜下心來搞研究?嚴玲說:“每一個鞍鋼人都有著一個‘鋼鐵強國’‘鋼鐵報國’的夢想。當你穿上這件工裝,心中就自然生出一種責任感。”
實現船用耐蝕鋼首次國產化,牽頭制定6項國傢行業標準
“在接觸瞭海工鋼的設計與研發後,我逐漸發現,我國在海工鋼研究領域還有很多技術空白。”向海洋用鋼材料領域深處探索的“種子”在嚴玲心中萌發,“空白意味著未知,也意味著有更多可能。”
2011年,國際海事組織將油船用耐蝕鋼作為唯一的替代塗層防護方案,並納入強制執行標準。當時,隻有一傢國外的鋼企能夠生產這種鋼材。嚴玲認為:“如果再不自主創新,不開發出關鍵核心技術,咱們的造船產業將會遇到很大困難。”於是,鞍鋼馬上開展耐蝕鋼生產關鍵技術攻關,並將這一重任交給瞭嚴玲。
“那時,國內在貨油艙用耐蝕鋼的材料體系、生產技術等方面都是完全空白,沒有任何資料可查,也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有人說,我們的項目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嚴玲從基礎研究入手,探索出全新的耐蝕成分體系及與關鍵特性相匹配的制造工藝,最終突破瞭國外技術壁壘,成功開發出系列油船用耐蝕鋼板,造船工藝性和各項性能指標顯著優於國際同類產品,並通過瞭多國船級社認證,實現瞭船用耐蝕鋼的首次國產化。
“建設‘鋼鐵強國’,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等不來的。”嚴玲回憶,2013年,我國計劃建造超深水鉆井平臺——“藍鯨一號”,並提出設計壽命25年、能夠承受12級風浪等標準。這就需要一種超高強度鋼,然而當時國內沒有鋼企能夠生產符合要求的產品,國外進口則價格高,供貨時間無法保障。接到任務後,嚴玲帶領團隊迅速開展科研攻關,雖然歷經瞭一次次失敗,但最終成功研發出這一產品的生產技術。
為實現“國船國材建造”,鞍鋼組建瞭“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及其應用”國傢重點實驗室,嚴玲暗下決心:“我們的科研要始終瞄準國傢需求。一定要發揮平臺作用,為鞍鋼海工用鋼研發插上騰飛翅膀。”7年來,嚴玲帶領團隊在國內首次開發出貨油艙用耐蝕鋼、大型集裝箱船用止裂鋼、極地船舶用耐低溫鋼、超深水鉆井平臺用高強鋼等多個系列高性能海洋裝備用高端產品,牽頭制定國傢行業標準6項,保障瞭我國先進海洋裝備用關鍵材料的自主可控。
不怕苦不怕累,深入生產一線驗證產品性能
“搞技術絕不是閉門造車,必須到現場,真正把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掌握更多實踐經驗,才能練就過硬本領。”從入職鞍鋼第一天,嚴玲就主動申請下到生產一線。後來搞研發,她更是以身作則帶團隊,與生產一線人員並肩作戰。
“對於我們搞科研的人來說,生產到哪,我們就必須跟到哪,這才能確保隨時根據現場情況做出調整。”至今,嚴玲仍深深記得師傅徐建國“搞科研必須深入一線”的教導。“隻要有試驗,無論多晚,師傅都會帶著我們跟蹤每一塊新研發鋼板的生產過程,研究每一個技術參數。”嚴玲回憶說。
在研發集裝箱船用高強超厚止裂鋼時,她和研發團隊成員接連幾周進行24小時“跟鋼”試制,每天早上七八點鐘到現場,第二天早上七八點鐘離開,幾乎不眠不休。為瞭找出性能波動的原因,她和團隊成員用兩個多月,摸排瞭全流程的所有關鍵工序和幾十個工藝參數,反復對比分析,“那段時間,連做夢都夢到在看鋼板內部的組織照片。”嚴玲笑著說。
在一線雖然很累,但相比之下,油船勘驗才是集苦臟累險於一身的工作。在200米長、40米寬、十幾層樓高的龐然大物裡,沿著不足一尺寬、幾乎與地面垂直的豎梯下到甲板20多米深處,對十餘個貨油艙挨個勘驗,累和險自不必說,更伴有刺鼻的油氣味,每次勘驗下來嚴玲都汗流浹背、滿身油污。
“要經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在研發每一項新產品的背後,都是科研人員和生產一線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大慶435號”服役的3年時間裡,嚴玲多次隻身前往南方偏遠的修船小島進行現場勘驗。一次,由於靠泊維修的工期緊,隻有一天的勘驗時間。由於航班延誤,她晚上11點多才落地。為瞭趕上勘驗,她獨自連夜乘出租車100多公裡趕往碼頭,接著又坐上凌晨2點的接駁船。趕到現場後,她來不及休息,馬不停蹄地在艙室內各個部位進行數據采集、檢測分析。
正是憑著嚴玲的執著和堅韌,鞍鋼獲取瞭船用耐蝕鋼第一手的寶貴資料,並通過制定“原油船貨油艙用耐腐蝕鋼板”國傢標準,填補瞭國內相關領域空白。
“作為教授級高工,從坯料裝爐加熱、軋制、熱處理,再到劃樣、剪切,嚴玲在產線的每一道工序都留下瞭忙碌的身影。她經常跟一線工人探討技術細節,共同研討軋制步驟。這是一條產線,更是嚴玲的‘戰場’。” 鞍鋼股份中厚板事業部軋鋼首席專傢田宇說。
記者手記
敢闖敢試 持續攻關
嚴玲將科研方向瞄準國之重器,勇攀鋼鐵科技高峰。她二十多年如一日,紮根鞍鋼、奉獻所學、持續攻關,攻克瞭多項“卡脖子”技術,解決瞭我國海洋工程建設和建造各種超大型船舶急需的特種高端鋼材的相關技術難題,為我國海工鋼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做出瞭突出貢獻。
她秉承嚴謹的科學態度、敢闖敢試的勇氣、拼搏進取的精神,信守“做一件事就要力爭達到最理想的結果”的承諾,體現出科研工作者的職責堅守和不懈追求;她始終以服務國傢戰略為己任,努力挺起中國制造的“鋼鐵脊梁”,勇於擔當、攻堅克難,展現瞭當代中國科研人員的志氣、骨氣和底氣。
她的奮鬥經歷,是中國科研人員奮力拼搏的縮影。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