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今天(5月12日)表示,今年將全面啟動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工作。

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包括城市燃氣、橋梁、供水、排水、熱力、電力、電梯、通信、軌道交通、綜合管廊、輸油管線等系統,是維系城市正常運行、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礎設施。

此次啟動的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工作,將通過各類智能感知設備等數字化手段,及早發現和管控城市燃氣、橋梁、供水、排水防澇等領域的風險隱患,切實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讓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管理監督局副局長 戴玉珍: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建設是要全國形成一張大網,各省各城市一張小網,織密這張網,然後實現兜住城市基礎設施安全底線的一張網,這張網最終的目標目的就是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按照計劃,今年各地將重點開展城市基礎設施普查,建立覆蓋地上地下的城市基礎設施數據庫,找準城市基礎設施風險源和風險點,編制城市安全風險清單。同時,推進配套建設物聯智能感知設備,逐步實現對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運行數據的全面感知、自動采集、監測分析、預警上報。此外,各地還要加快城市基礎設施監管信息系統整合,在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上搭建綜合性的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監管平臺,推動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運行“一網統管”。

安徽合肥:超8.5萬套感知設備守護城市安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表示,在此之前已經在部分城市開展瞭試點工作,並總結瞭可復制經驗。安徽合肥是全國最早一批探索相關建設工作的城市之一,目前已實現風險可視化、監測智能化、處置聯動化。

合肥包河大道高架橋是當地一條交通要道,由於建成時間久,容易出現老化損傷。為瞭保障這座橋梁的安全,當地城市生命線工程專門為這座橋梁配備瞭應變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位移傳感器等多種感知設備,給大橋裝上瞭可靠的“心電監護儀”。

而在合肥廣西路與洞庭湖路交叉口,記者看到,地下燃氣管線都安裝有這樣的傳感設備,一旦出現燃氣泄漏,傳感器會第一時間報警。其實,經過幾年的建設,合肥目前已累計佈設瞭前端感知設備8.5萬套,覆蓋137座橋梁、7316公裡管線。

針對城市生命線工程權屬復雜、多部門交叉、缺乏統一技術支撐等難題,當地成立瞭國內首個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中心。

在監測中心記者看到,以“一張圖”形式立體呈現各類管網,燃氣、供水、橋梁等設施的監測數據在屏幕上實時更新,借助“紅、橙、黃、藍”四色等級安全風險空間分佈圖,合肥全市重要基礎設施的隱患點清晰可辨。據介紹,自系統運行以來,風險排查效率提高約70%,事故發生率下降約60%。

目前,依托這一數字化平臺,合肥城市安全運行管理實現瞭多個轉變,從看不見到看得見、從事後調查處理向事前事中預警、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轉變。

截至目前,借助合肥的經驗做法,安徽全省16個設區市已完成覆蓋燃氣、橋梁、供水、排水防澇等重點領域的一期工程建設任務。下一步,場景應用范圍還將拓展至燃氣用戶終端、瓶裝液化氣、水環境治理,以及消防、電梯、窨井蓋、熱力、綜合管廊等領域。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