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自然災害嗎?

地震、山洪、泥石流、臺風、洪水、暴雪、森林火災…… 這些自然災害每年都會時有發生。在重特大災害來臨時,頃刻間就會摧毀一座城市,讓許多人失去傢園,甚至是親人。

2023年5月12日是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為“防范災害風險,護航高質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對防災減災救災提出瞭一系列的新思想和新理念。《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提出的“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必須牢固樹立災害風險管理和綜合減災理念,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註重災後救助向註重災前預防轉變”。

為瞭摸清我國各地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情況,經國務院同意,於2020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三年的時間,各地區近500萬名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與,全國范圍內的普查工作已經取得初步成果。

《生命線》欄目多路記者從2020年開始前往福建、江西、山東、浙江等地進行跟蹤報道。5月12日、13日將在央視社會與法頻道(CCTV-12)《生命線》欄目連續播出兩集全國防災減災日特別節目《數據賦能 守護安寧》。

防患未然、精準為先

佈設應急設備、讓求救信息不再被阻斷

福建省三面環山,一面臨海,自然災害種類繁多且易發多發,災害一旦發生,受災情況不容小覷。

臺風、暴雨、洪澇、山洪泥石流,作為沿海地區,福建省境內的三十多個沿海縣,頻繁受到海洋災害的影響。村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如何防災才能讓他們安居樂業?

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開展以來,針對受災嚴重的沿海區域,應急部門收集采納瞭沿海33個縣全部人口、房屋承災體數據情況,並且對災害歷史數據進行瞭調查和匯總,參照相關數據進行全省海岸線海堤高程測算工作,幫助工作人員更精確地做出危險地區劃分,讓老百姓提早做好避險準備。

除瞭海洋災害之外,暴雨引發的山洪內澇也是福建省面臨的重大自然災害之一,每當汛期來臨,臺風裹挾暴雨席卷而至。暴雨引發的山洪不僅會危害到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更可怕的是,會讓一些偏遠村落陷入失聯狀態,救援工作甚至無法展開。

為瞭解決這一問題,福建省委省政府給3550個高風險地區、山洪災害高風險村配備衛星電話。應急衛星電話有移動、固定兩用終端,系統自帶衛星搜索功能,可在惡劣天氣、無公網的情況下使用。通過此次的普查工作,衛星電話精確地投入到每個偏遠高風險村莊,有效解決瞭這些地區求救難、獲救難的問題。不僅如此,地處東南沿海的泉州南安常年受極端天氣影響,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開展後,南安市總計佈設廣播點位2259個,利用普查獲取的精細化數據分析,2023年,全市將新增43個社區應急廣播點,並延伸覆蓋全市50戶以上自然村,實現全市百分百行政村、社區全覆蓋。

智慧應急指揮平臺   第一時間發出預警

江西省是全國遭受自然災害較為嚴重的省份之一,平均每年因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億元,全省共有大小河流2400多條,森林覆蓋率排在全國第二,自然災害的頻發給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影響。

瑞昌市應急管理局根據普查數據建立的智慧應急指揮平臺,實時掌握城市裡每一個易發生災害事故點位的動態信息,24小時實時監測,一旦前方發出感應,後方便迅速響應。在全市34個重點水域安裝監控探頭和紅外線虛擬欄桿,一旦有人靠近,通過喊話功能就可以對其進行勸離。

2023年1月20日,瑞昌市智慧應急指揮平臺發出報警,洪巖洞景區出現異常溫度,感應系統迅速捕捉到起火點位並截圖上傳到平臺。洪巖洞這個地方山勢陡峭,森林茂密,滅火難度很大。歷史上這個地方多次發生過火災,最短滅火時間也需要3天。

然而在此次火災中 ,在智慧應急指揮平臺指揮調度下,這場大火在十幾個小時內就被撲滅瞭。這次的高效應對,讓當地的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瞭普查數據帶給他們的安全感。

2020年至2023年,歷時三年的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針對地震、地質、氣象、水旱、海洋、森林和草原火災等6大類23種災害,全國省、市、縣各級人民政府成立普查領導小組,制定方案,組建團隊,全面摸清全國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區域抗災能力,客觀認識全國和各地區災害綜合風險水平。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已經進入評估區劃,全面收尾階段,未來普查數據將會得到更好地應用。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