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可以說是中國人最喜聞樂見的一段歷史。廣義上的三國開始於黃巾起義,結束於三分歸晉。在此期間,奸雄與英雄、亂臣與忠臣、謀士與猛將可謂層出不窮。不過,由於這段歷史被民間過度演繹,人們所熟知的劇情與歷史真相已經偏離瞭很遠。

自黃巾起義開始,朝廷對局勢的控制力減弱。各軍閥勢力由此逐漸登上歷史舞臺。

(圖:《地圖上的三國》)▼

小說演義對歷史的改造包括:將一些原本性格復雜的歷史人物簡單化、臉譜化;將原本宏大敘事的歷史簡化為少數英雄的傳奇;同時改變一些具體歷史事件的真相,比如張冠李戴,將蜀漢集團其他人的事跡安到諸葛亮身上。

此外,由於演義作者並不熟悉地理,往往會出現不符合常理的情況。比如關羽脫離曹操集團投奔劉備的過程被演繹為“過五關斬六將”,可如果按照小說中的地名,則關羽在地圖上走半個圈,顯然不符合邏輯。此外,演義作者對於荊州、南郡、江陵等地名並不熟悉,經常出現亂用的情況。

劉備軍被擊敗是關羽“歸降”的大前提。

(圖:《地圖上的三國》)▼

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

歷史在傳播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選擇性遺忘一些次要信息,隻保留主要信息。所以,從歷史當事人的眼光看,在作出重大決策的關頭所接收到的信息往往是多方面的;而後世人們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則當時的形勢再清晰不過瞭,作出錯誤決策的人物就顯得很愚蠢。

最典型的莫過於袁紹,因為他輸掉瞭官渡之戰,在歷史上留下瞭“好謀無斷”的標簽,也因為多次拒絕謀士沮授的意見,留下剛愎自用的形象。

可是,當我們舍棄上帝視角,以陳寅恪所說的“瞭解之同情”去解讀袁紹,就會發現袁紹是東漢士族中最善於運用傢族門生故吏勢力的政治傢、也是當時最成氣候的軍閥領袖。

這是一個軍閥割據混戰的年代。尤其是在從西北到中原地區的地帶,就有著十餘個割據一方的軍閥勢力。

(圖:《地圖上的三國》)▼

而官渡之戰時沮授的做法,顯然是有待商榷的,他在最高決策者已經作出瞭決策之後,仍然不依不饒地唱反調、說泄氣的話,必然有損士氣和團結。這和沮授本人過於執拗的性格有關,也和袁紹集團尖銳的內部矛盾有關。

關東聯軍討伐董卓時,曹操與袁紹之間有一番著名的對話:袁紹問曹操:“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曹操反問:“足下意以為何如?”袁紹說:“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曹操說:“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禦之,無所不可。”

後世的評論傢總認為曹操“任天下之智力,以道禦之”比袁紹的路線更高明,但如果我們拋開最終的成敗,會發現袁紹的路線更符合實際情況、更具有可行性。事實也證明,袁紹建立的根據地,比曹操的要穩固得多。人才資源固然重要,但一個穩定、安全的大後方才是霸業的關鍵。

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之戰前進行瞭一番戰略佈局。雙方對其他勢力進行瞭說服、拉攏、聯合。也對己方的駐防屯軍進行瞭一番安排。

(圖:《地圖上的三國》)▼

而曹操在這一點上的劣勢,也顯露無疑——處於四面受敵的尷尬境地。而官渡之戰中曹操後方之所以沒有出現大問題,其實很大程度上具有偶然性:宛城張繡在賈詡的勸說下,向曹操投降;荊州集團內部出現張羨之亂,劉表無暇北顧;江東孫策遇刺身亡,孫權接班後政權不穩;西北軍閥和曹操也保持著較穩定的關系。

雖然官渡之戰交鋒階段袁紹損兵折將,但是進入相持階段後,袁紹向曹操打出瞭一套組合拳,使曹操面臨近臣刺殺、後院起火、側翼受擾、糧道斷絕的境地,所幸的是,曹操幾乎都挺過來瞭,唯有後勤糧草問題使曹操陷入絕境。所以,烏巢劫糧成瞭他唯一的翻盤機會。

而袁紹集團內部的矛盾激化、關鍵時刻決策的延遲、用人的失誤,以及袁紹缺乏孤註一擲的膽略,最終導致瞭這場關鍵戰役的失敗。

袁紹去世後,袁氏集團內部矛盾逐步激化。曹操與袁氏集團間繼續進行瞭多年鬥爭後,最終完成瞭對北方的基本統一。

(圖:《地圖上的三國》)▼

但官渡之戰對於曹操是生死戰,對於袁紹則未必。以袁紹集團的雄厚實力,完全有機會卷土重來。但袁紹過於性急,沒有給予河北休養生息的機會,於次年倉促發起倉亭之戰,結果再度敗北。

此後,袁紹的過早逝世、集團內部矛盾的激化導致袁氏集團爆發內戰,給瞭曹操可乘之機。即便如此,曹操又經過瞭5-6年的征戰,才徹底平定瞭河北袁氏集團。

攻取冀州、青州也是曹操統一北方過程中的重要步驟。精銳騎兵部隊“虎豹騎”在此過程中發揮瞭重要的作用。

(圖:《地圖上的三國》)▼

失敗者固然有失敗的原因,但勝利者也並非每次都作出瞭正確決策。關鍵時刻的正確決策加運氣成分,往往能決定最後的成敗。

自黃巾起義、董卓之亂後,中國爆發瞭罕見的軍閥混戰。這場混戰可謂千頭萬緒,直到195年左右,才形成瞭較為穩定的割據局面。

小說《三國演義》在處理這段歷史時,采取瞭以劉、關、張為主線、以曹操集團為輔線,個別章回安插孫策集團支線的方式,大幅度減省瞭敘事規模,也保證瞭故事的相對完整性。

董卓亂政之後,關東諸侯聯合起來對其進行討伐。但是這一行動反而在結果上強化瞭混亂分裂的局面。

(圖:《地圖上的三國》)▼

作為小說,這樣處理無疑是高明的,但如果史書也這樣處理,則必然無法反映時代的全貌。

而這部《地圖上的三國》,則全景式地展示瞭漢末三國的軍事鬥爭過程,敘事規模十分宏大。比如在軍閥割據混戰初期,袁紹和曹操是同一陣營的,曹操依附於袁紹。而當時軍閥的主要矛盾,是袁紹與袁術的對立。

曹操出身宦官集團,在政治聲望上無法與作為士族領袖的袁氏兄弟相抗衡。而無論是出於私交情誼還是政治前途的考量,跟隨袁紹都是更好的選擇。袁曹合作的結束,是196年曹操捷足先登,迎奉漢獻帝於許都。

漢獻帝從長安一路逃亡。經過一年時間,最終隨曹操遷都許縣。成瞭沒有實權的傀儡皇帝。

(圖:《地圖上的三國》)▼

有瞭天子的招牌,曹操就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 各地前來投奔的士族絡繹不絕,不必再仰賴袁氏的政治聲望。而漢獻帝給予曹操的高官厚祿,也引發瞭袁紹的不滿。至此,軍閥混戰進入瞭一個新的階段,袁曹對立成為主要矛盾。

《地圖上的三國》一書,不僅敘事規模宏大,能夠提綱挈領地反映時代的主要紛爭,對許多割據勢力的起傢過程,也有著細致的描述。

書中對幾個主要勢力的發展過程都配以地圖說明

(圖:《地圖上的三國》)▼

比如,袁紹並非是一開始就坐擁冀、青、幽、並四州的。冀州原本是袁氏的門生韓馥的地盤。袁紹采取瞭一系列計策,迫使韓馥讓出冀州。後來,袁紹擊敗瞭黑山軍的張燕,占據瞭並州的一部分;又通過界橋之戰、易京之戰滅掉瞭公孫瓚,占據瞭幽州大部。此外,袁紹的長子袁譚擊敗瞭孔融、田楷等勢力,占據瞭青州的大部。

劉表割據荊州的故事同樣很精彩。190年,原先的荊州刺史被孫堅殺害,董卓以朝廷的名義任命劉表繼任。但當時荊州的局勢很復雜,許多憑借宗族、鄉裡關系組織起來的私人武裝集團割據一方,稱為“宗賊”,而朝廷的任命隻是一紙空文。由於宗賊與袁術的兵阻塞道路,前往治所的道路已經不通,劉表便以非凡的膽略單馬進入宜城。

(圖:《地圖上的三國》)▼

劉表意識到,要想控制荊州,必須與當地的蒯氏、蔡氏等豪強大族合作。於是,劉表請蒯越、蒯良、蔡瑁共同謀劃誅除宗賊。其後,劉表派蒯越前往誘騙宗賊頭目,被說服前來的有55個(《後漢書》中說是15個),劉表將他們全部斬殺,並收編瞭他們的部曲。此後,荊州的地方官聽聞劉表的威名,大多解印綬而逃去,劉表得以在荊州創立基業。

所以,如果劉表真的隻是徒有其表的“坐談客”,不可能割據荊州18年之久,使荊州成為北方士族、豪強、人民的避難所。而他的錯誤主要在晚年立嗣失當。

書中以地圖的方式展現瞭劉表一生中主要的活動軌跡和重大事件。

(圖:《地圖上的三國》)▼

地圖是瞭解歷史的重要工具,古來治史者向來重視“左圖右史”,尤其是戰爭的重現與推演,非在地圖上呈現不可。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