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月,法國旅行傢阿爾貝· 肯恩(Albert Kahn)攜帶助手阿爾弗雷德·杜特爾特(Alfred Dutertre)來到北京,用相機記錄下京城春節前後的景象。

彼時正是風雨飄搖的清代末期,從這些圖片中,我們便可以深切感受到一個朝代沒落的可怕場景。

清末北京

1909年1月21日的北京城,剛剛下過一場大雪,城外大片的土地上還留有殘雪。一列火車拉著汽笛,冒著滾滾白煙向京城駛去。北京城墻遙遙在望,前方的高大建築是京城的東南角樓,被八國聯軍轟塌的樓角破爛依舊。

前門大街

此時的清朝廷茍延殘喘,民生維艱,但是臨近春節,人們還要有所表示。寬闊的前門大街上熙熙攘攘,人力車和大馬來往不斷。路邊的一座崗亭前,一名身穿制服的警察正在執勤。1905年10月8日,慈禧批準瞭袁世凱的建議,在北京設立巡警部,清廷才有瞭首批現代意義的警察。

旗人

地上的融雪還沒有消盡,頭頂大拉翅的旗人女子坐著人力車逛街,女子臉龐豐滿,面帶微笑,一看就是過著養尊處優生活的貴族階層。

東四大街

東四大街街景,兩旁的商鋪還算整齊,但基本上都是單層的鋪面。靠近店鋪的人行比較幹凈,中間的車馬道早被車輪攪成一片泥濘。

乞丐

西直門外,一老一少兩名乞丐站在街邊的廂式馬車旁邊,兩人的衣服都很單薄,抱著膀子是為瞭能稍微暖和一些。 冬日的北京天氣極寒,穿這樣的衣服,到晚上隨時都有被凍斃的可能。

琉璃廠

琉璃廠商鋪前的婦女和兒童,因為傢有商鋪,經濟條件要好很多。女子裹著小腳,兒童穿著過年的新衣服,一名兒童手裡拎著風箏沿著墻根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以防新鞋子粘上瞭泥巴。

褒忠祠

西皇城根西端街邊的褒忠祠,坍塌的墻壁上留有精美的紋飾,讓人聯想起它曾經的金碧輝煌。主建築的瓦片已經脫落,屋頂上長滿瞭荒草。

祠堂大門

嘉慶十年(1805年),清朝廷為祭祀領侍衛內大臣額勒登保建起瞭這座祠堂。一百年過去,門前的影壁墻尚且完整, 但坍塌的圍墻早已無人問津。

庭院

一名穿著粗佈棉袍的男子站在西皇城根街邊的庭院前,警惕地看著眼前的攝影師。 院墻裸露 墻磚風化嚴重,加之院子裡斷瞭枝幹的老樹,無不顯出一片蕭殺的景象。

搬傢

一名新軍軍官正在搬傢,不大的馬車上裝滿各種傢具,軍官坐在最上面的八仙桌上,好像在玩雜技,沒有一定的技術和膽量,還真不敢這麼做。光緒二十一年 (1895年),胡燏棻模仿德國軍制組建10個營,後由袁世凱接辦,改名“新建陸軍”,清代新軍就此誕生。

什剎海

什剎海前海邊的民居,秸稈編制的箔豎在房前,用來遮擋凜冽的北風。沿湖岸長著一些樹木,深冬季節,光禿禿的枝條在寒風中扭曲著,一片蒼涼景象。

飲馬

大樹下有一口轆轤井,一對父子正在井邊的一個木制的水槽內飲馬。他們背後的擋風墻是用蘆葦桿編成的,更加簡陋。

冰塊

當年什剎海是一個重要的取冰地,取冰工人將湖面上的冰切成方塊,然後搬運至冰庫內儲存起來,到夏天的時候使用。圖中是一些取下的冰塊,還沒有來及運到冰庫中,都堆放在湖邊的空地上。

掏糞工

一名衣著單薄的男子手拿糞勺,背著糞桶正走在前往住傢戶的路上。這是一段上坡路,為瞭防滑,地上挖出瞭兩排腳窩。天氣十分寒冷,路邊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冰塊。

拾糞

東黃寺附近,一名男子背著糞箕子正在雪地中撿拾動物的糞便,他不是環衛工人,撿拾糞便不是為瞭清潔路面,而是用作莊稼的肥料 。

東便門外

東便門外的景象,當年這裡的房屋還比較少,大部分都是曠野,殘雪斑駁,縱橫交錯的土路上,有三三兩兩的行人和車馬。

曬太陽

東便門外的一戶人傢的院落,建在一片高地之上,茅草屋頂,土坯墻。一群人依靠著朝南的圍墻,或蹲或站地曬著太陽。

這,就是115年前,北京最真實的樣子。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