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周悅

2013 年,美國華盛頓醫院裡,一位 62 歲的獨居老人因卒中收治入院。醫護人員奮力治療一周後,他還是永遠閉上瞭眼睛。

這位可憐的老人全身皮膚都是明顯的藍色,宛如電影裡的阿凡達。

更令人驚奇的是,這個特別的膚色,他已經擁有瞭好幾年。

右邊為藍皮膚老人 Paul Karason

圖源:視頻網站截圖

水裡加點銀離子,能返老還童?

這位去世的老人名叫 Paul Karason。

若幹年前,他還是白皮膚紅頭發。但他和許多中年男性一樣,渴望時間倒流,重現自己年輕的面容和健壯的體格。

一天,他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一則廣告:一個容器裡註滿瞭含有銀離子的水,在容器中放入一朵枯萎的菊花。一段時間後,這朵菊花竟然宛若初開,就像是剛摘下來一樣。

這讓 Paul 十分心動,他馬上買瞭一臺廣告中的裝置。有瞭它,Paul 就能在傢制作出廣告中那「含有銀離子的水」——膠體銀。

Paul 很快對膠體銀產生瞭沉迷。他每天都要內服 300 毫升劑量膠體銀,有時甚至當做「精華液」外敷。

然而,膠體銀不僅沒有讓他返老還童,反而他得瞭病。

銀質沉著癥

Paul 的情況在醫學上被稱作「銀質沉著癥(argyria)」,長期接觸銀(熔煉和銀器雕琢)可引起皮膚銀質沉著癥,皮膚呈現棕褐色或棕色斑點,或廣泛的灰藍色色素沉著,並帶有金屬光澤。

正常人每天都會從食物和水中攝入微量銀離子,根據美國環保署(EPA)發佈的每日服銀參考劑量(RfD),每日攝入低於 5μg/kg 劑量銀離子,人體發生非致癌或非致突變效應危險度可降低至不被檢出。

5E-3 等於 0.005mg

圖源:美國環保署(EPA)官網

然而,如果攝入高劑量銀離子,無論通過口服還是註射,都有可能引起各種病理癥狀,如惡心嘔吐、心律失常等。銀中毒患者可在血液中檢出 0~0.005 mg/L 銀含量,硝酸銀半數致死量為 82mg/kg。

銀及其化合物可經胃腸道潰瘍面、呼吸道黏膜、皮膚破損處等吸收入血,沉積於脾、肝等網狀內皮系統,也可沉積於腎小球基底膜。銀離子進入身體後,形成鹵化銀沉淀,易見光分解成紫色並逐漸變黑。

銀中毒患者的皮膚黏膜臨床表現

圖源:參考文獻 [5]

商傢鼓吹的保健品,是早已被封禁的違規藥

銀離子真像廣告中說的那麼神奇嗎?

早在中世紀時期,西方就有用硝酸銀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潰瘍和燒傷的記錄。到瞭 19 世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 Halstead 博士則嘗試聯合使用銀箔和紗佈減少傷口感染。到瞭現代,各種銀離子抗菌傷口敷料也被普遍應用於壓瘡護理和傷口保護。

一項 2003 年的研究對比瞭包括含銀離子消毒劑在內的 6 種消毒劑對物品表面抗菌作用的差異,結果顯示,銀消毒劑對金葡菌和假單胞菌的抗菌效果優於其他制劑。即使在沖洗物體表面 3~5次後,銀消毒劑還能展現其殘餘滅菌力。

圖源:Pubmed

此外,也有文獻報道過銀離子對腸潰瘍和銀屑病等疾病治療的有效性。但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已經出現很多替代藥物,在現代醫生的處方中已經很少見到含銀產品的存在。

至於前文中害得 Paul 皮膚變藍、商傢廣告鼓吹的「膠體銀」,則是在銀懸浮水中加入蛋白質包裹銀離子,防止所有銀離子都釋放出來。這一做法的目的是為瞭代替一些硝酸銀制劑,減少銀離子刺激作用。

然而,因為很難控制膠體銀中電離銀離子的量,患者使用有過量會有中毒風險。甚至有研究發現,膠體銀制劑連基本的抗菌性能都難以保證。所以,現代醫學已經幾乎摒棄瞭這個不安全的「定時炸彈」。

早在 1999 年,美國 FDA 就已經宣佈,將含有膠體銀成分的非處方藥被列為「違規藥物」,並禁止銷售。

圖源:Pubmed

即便如此,部分保健品商傢依然沒有放棄這個「商機」,他們抓住瞭人們渴望健康的心理(特別是像 Paul 一樣的老年群體),把膠體銀產品重新搬回保健品的貨架上,並把這鼓吹、包裝成能「返老還童、抗癌防艾」的「靈丹妙藥」。

目前在亞馬遜搜索膠體銀(Colloidal Silver )關鍵詞,仍能發現大量相關商品在售,大多成分顯示為「99.999% 純銀與醫藥級純凈水」,銷量最高的一款有 17238 個人參與評分。

聲稱具有「增加抵抗力」功效的膠體銀保健品

圖源:亞馬遜購物網站

在新冠疫情期間,膠體銀又被鼓吹出瞭預防、治愈新冠的神奇作用。

FDA 曾於 2020 年 8 月 14 日發佈一封警告信,表示一種在亞馬遜售賣的膠體銀產品違反瞭《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對消費者存在誤導,要求商傢立刻停止銷售。

這份產品的廣告是這樣說的:膠體銀經超聲波霧化後可進入肺部,抑制新冠病毒的復制;膠體銀可在肺部形成防禦層,抵禦新冠病毒的侵襲;膠體銀可與新冠病毒結合,抑制其毒性。

FDA 表示,這些都是無稽之談。

有的人治愈,有的人死去

銀中毒並非不可治療,Paul 也不是唯一一位被「膠體銀保健品」誆騙的老人。

2009 年韓國曾報道過一名 73 歲的老大爺,曾服用數年「膠體銀保健品」導致臉部色素嚴重沉著。據醫生評估,這名老大爺在過去 5 年內每天平均攝入膠體銀劑量高達 700 毫升(約合 3 瓶聽裝飲料體積)。

好在這位韓國大爺非常遵醫囑,他馬上停止服用膠體銀,並且每天都塗防曬霜以防止皮膚進一步變色。過瞭一段時間後,他的病情得到瞭好轉。

Paul 沒有這麼幸運。

即使他已經確診為銀質沉著癥,他依然不願放棄對膠體銀的迷信。2008 年,Paul 這張藍色的面孔曾登上過一檔美國電視節目,他在節目中表示,自己曾經出現過胃酸反流癥狀,但在吃瞭膠體銀 3 天後癥狀就消失瞭。這也讓參加節目的醫師大吃一驚。

Paul 一直在堅持服用膠體銀。在他生命最後的幾年,為躲避世人訝異的眼光,他甚至成瞭一名隱居者,直到死去。

而那舔舐著他以生命為代價的消費利益的膠體銀保健品,依然穿著「神藥」的外衣,排在貨架上,靜靜等待著下一個受害者。

致謝:本文經 丁香達人、青島市市立醫院急診科醫師 韓傑,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化內科住院醫師 張巖,中科院生化與分子博士 張強翔,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主管技師 范磊 專業審核

監制:gyouza

題圖來源:視頻網站截圖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