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24小時,一共1440分鐘,我們從早到晚一直忙忙碌碌,似乎並未覺得哪一個動作,哪一分鐘更特別,似乎並沒有什麼值得特別註意的。

但其實一天中有幾個動作非常關鍵,做對瞭能保命,做錯瞭易“奪命”,千萬要註意,尤其是中老年人!

1

—The First—

這些危險行為,你必須重視

1

起床:別急著起身

人體睡眠時,大腦皮質處於一種休眠、抑制狀態,各項生理功能維持著低速運轉,代謝水平降低,心跳減慢,血壓下降……

醒後如果立即下床或動作較大,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腦血管突然破裂,導致猝死。

正確做法:俗話說“早上起來等等魂兒”。

醒來後,要給身體一個緩沖。

先側過身,伸伸懶腰,使血液慢慢流動,然後在床上坐半分鐘,再雙腿下垂靠床沿坐半分鐘,最後養神3分鐘後,再下床活動。

每一個動作的切換,都要慢慢來,免發生眩暈或暈倒而引發其他問題。

2

穿衣:別站著

上瞭年紀以後,大多數老年人腿腳多少都會骨質疏松,平衡能力遠遠不如年輕人。

而且即便是年輕人,站著穿衣服都會站不穩,更何況中老年人,一個不小心,就會磕碰、摔倒,發生骨折,生活也會難以自理。

正確做法:穿脫衣褲時,讓老人坐到床、椅上。門口鞋櫃旁,也放可以放一個小凳子,方便老人進出換鞋。實在不行,也應有所依靠和扶持

3

如廁:別太用力

大便用力時,腹內壓升高,刺激血壓升高,同時加重心臟負擔。

圖源:soogif

而中老年人大便往往不順暢,如果太過用力,嚴重者可能會誘發心肌梗死

正確做法:對於冠心病患者和中老年人,在如廁時應避免過度用力。如果大便不順暢,可以考慮借助藥物或其他輔助排便的方式來緩解。

找醫生解惑

可點擊下圖

↓↓↓

4

爬樓梯:抓穩扶手

50歲後,身體肌肉減少3%~5%,相應的平衡力也變差。據統計,在跌倒老人中,超過51%與爬樓梯相關,爬樓梯每年致死2萬人。

上瞭年紀後,關節退化,上下樓梯或爬山時,膝關節承受的重量是平時的3~5倍,這會加速關節老化。

正確做法:中老年人不論住幾樓,都要盡量乘電梯。

如果住房沒有電梯,那麼上下時一定要抓穩扶手,上半身都要保持直立不要前傾,以減輕膝關節受力。

上樓時,用自己覺得更有力的腿先上;下樓時,用稍弱的腿先下,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將重心放在強壯的腿上。

雙手不要提其他重物,最好背個雙肩包,以便出現意外時,及時反應。

5

撿東西:少彎腰

直接彎腰撿東西、穿鞋,腰椎承受的壓力很大。隨著年紀增大,人的骨骼、關節和韌帶都會發生萎縮,腰部的活動能力減弱。如果突然彎腰撿東西,很容易出現“閃腰”的情況。

而且彎腰甚至還能致死,海峽交流基金會前主席江丙坤先生在彎腰撿取手機時突然昏倒,之後因主動脈剝離而不幸身亡

這類突發癥狀,多是由於心臟大血管疾病導致,而彎腰就是一個導火索,可能導致大血管破裂或心包填塞,致死率高達七成。

正確做法:慢慢地蹲下,不要突然或快速地彎腰,以免摔倒或拉傷肌肉。

在蹲下撿東西時,腰背盡量挺直,註意保持平衡,不要向一側傾斜或向後倒。

抱起重物後借用腿部力量站起來,以免損傷腰椎。

2

—The Second—

好習慣延長健康壽命

● 飲食清淡

攝入足夠的新鮮蔬菜水果,全谷物,健康蛋白質和脂肪,避免過多加工食品和高糖食物。

最好每天能吃12種以上,每周吃25種以上的食物,食物多樣化才能讓身體保持健康。

● 運動要堅持

《諸病源候論》裡記載:“運動骨肉,則氣強。”

人在運動的時候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腎上腺素,而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和學習有很大關系。

圖源網絡

多巴胺可以釋放壓力,提高記憶力。

血清素可以調節心情,控制睡眠和食欲。

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比如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或瑜伽,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和肌肉強度。

● 堅持好習慣

保持規律的睡眠時間表,每晚7-9小時的高質量睡眠,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和促進身體修復。

圖源:soogif

避免長期吸煙和過量飲酒,這些習慣會增加患癌癥和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

平時多外出活動,曬曬太陽,有助於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能預防肌少癥,維持骨骼肌健康。

● 護理心理健康

中醫認為,七情與五臟相對應,“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

如果情緒抑鬱,可以多聽歡樂的歌曲、看喜劇等。

如果思慮過多,導致情緒低落,則可以多看戰爭片、警匪片,從而感受電影中憤怒和激昂情緒,幫助放下心中思慮。

圖源:soogif

遇到煩惱,應該多跟傢人、朋友傾訴,必要時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

● 體檢不能忘

建議45歲以上女性和50歲以上男性每年做一次常規體檢,並根據自身狀況,有針對性地補充一些項目,如心血管檢查、腫瘤篩查、骨密度檢查等。

提前瞭解心腦血管疾病的征兆,比如突感胸前區疼痛、煩躁不安、大汗淋漓、呼吸困難等,以便能及時識別、盡快就醫。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