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前段時間,預制菜進校園的話題頻上熱搜,引發熱議。可以看出,對孩子飲食健康的關註是全世界統一的。的確,孩子在學校吃得好不好,關系到孩子的健康狀況和學習情況,各國學校的食堂飯菜,在菜色、供餐方式和飲食習慣上等各方面都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看似是飲食觀念的差異,實際上也體現瞭不同的教育理念。本期約請居住在不同國傢的華人作者,從他們的親身經歷與見聞,分享各國學校的食堂和供餐制度有什麼特點。

英國:在“校餐法”內外,不得不說的學校膳食現象

2020年,倫敦一所私立學校的午餐上瞭媒體版面,引發瞭一次關於貧富人群的爭論。

媒體記者以該校午餐是三文魚為例,援引這所每年學費近3萬英鎊的學校的一位學生的說法:“三文魚是很平常的膳食啊。”

作為比較,記者公佈瞭一所公立學校中英國政府補貼的免費校餐照片:胡蘿卜、蘋果、土豆、茄汁焗豆、奶酪片、酸奶棒、果汁飲料。

無獨有偶,英國高端雜志《Tatler》還頒佈過最佳學校午餐獎。排名第一的寄宿學校B午餐的標準食物清單,包括:毛豆、壽司飯配甜菜根和烤蔬菜,鰩魚片配西紅柿和刺山柑漿果,甜點是佈朗尼蛋糕。該校的社交媒體賬號還登出過各種午餐照片,包括各種沙拉、鱸魚、血橙、火龍果和扇貝。

文章立刻引起瞭英國政府的註意,表示公立學校的免費校餐不符合政府的規定,將進行相關調查。

不斷完善的“校餐法” 學校供餐從1906年寫入法律

1906年,英國議會通過瞭《教育(膳食供應)法案》,允許地方教育當局向小學生提供免費膳食,費用由地稅支付。這樣的供餐計劃使營養不良的學童能夠從國傢義務教育中受益。

1944年修訂後的《教育法案》要求所有地方教育當局提供午餐,並制定需要遵循的營養指南。1949年工黨政府允許地方教育當局收取費用,同時仍向弱勢學童免費提供餐食。超過90%的學生每天都有免費牛奶。

自1980年以來,政府持續修訂法律,嚴格要求學校午餐保證營養均衡。2001年,英國教育部重新推出瞭一套法定(即強制性)指導方針。2006年9月,學校午餐強制性臨時食品標準生效。

校餐法明確瞭學校應提供的飲食營養標準

目前,英國政府網站的校餐法以2013年為藍本,並每年持續更新。根據政府網站的說明,學校提供的健康、均衡的飲食應包括: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大量未精制加工的淀粉類食物;一些肉、魚、蛋、豆類和其他非乳制品蛋白質來源;一些牛奶和乳制品;少量高脂肪、高糖和高鹽的食物和飲料。

具體到數量,包括:每天一份或多份水果和蔬菜;每天一份或多份淀粉類食物,例如面包或面食;每天一份含有牛奶或乳制品的食物;每周至少3天有一份肉類或傢禽;至少每3周一次魚。嚴格限制高脂肪、高鹽和高糖的食物,以及低質量的食品。

除瞭正餐,連學校的零食和飲料也有嚴格的規定和指導。比如飲料:政府網站的指導是:必須隨時提供免費、新鮮的飲用水。學校可以提供的有:白開水(蒸餾水或碳酸水);低脂牛奶或低乳糖牛奶;水果或蔬菜汁(最多150毫升);富含鈣的原味大豆、大米或燕麥飲料;原味發酵乳(例如酸奶)飲料;水果或蔬菜汁與白開水(蒸餾水或碳酸水,不添加糖或蜂蜜)的組合;果汁和低脂牛奶或原味酸奶、原味大豆、富含鈣的大米或燕麥飲料的組合;可可和低脂牛奶;調味低脂牛奶,添加糖或蜂蜜均低於5%;茶、咖啡、熱巧克力。其中組合飲品的分量限制為330毫升。它們可能含有添加的維生素或礦物質,以及不超過150毫升的果汁或蔬菜汁。果汁或蔬菜汁組合飲料必須含有至少45%的果汁或蔬菜汁。

另外,還有提供給學校、供餐公司、學校校董、健康檢查委員會的指導細則,以及如何避免飲食過敏、如何購買健康原料、健康飲食習慣建立以及飲食與文化的相關指導細則,甚至還有多達100頁的校餐菜譜。可謂是非常周到周全。

受經濟下滑影響 免費校餐申請人數增加

英國受脫歐後的經濟下滑和3年疫情影響,加上雖然是非移民國傢,但英國一直接受難民和前殖民地區的“移民”,到2023年,英國學童中申請政府免費校餐的比例一直在增加。

以倫敦為例,市長資助的免費校餐已經超過1000萬份。目前,小學3至6年級的學童隻有生活在稅後年收入低於7400英鎊的傢庭中,才能獲得免費校餐。而政府最近將每餐資助從2.41英鎊增加到2.53英鎊。

LACA(學校膳食人士組織)的一項調查發現,由於食品和生產成本上漲,2023年付費學校膳食的價格預計將上漲至平均2.65英鎊,較2020年3月上漲18%。由於成本上升,學校餐飲供應商的學校膳食債務水平持續增加,並且越來越多的傢長無力支付孩子的學校午餐費用。英格蘭約有190萬公立學校學生(占總數的五分之一以上)有資格獲得免費餐食。

威爾士政府計劃到2024年為所有小學生提供免費午餐。在蘇格蘭,兒童在小學前五年可享受免費餐食。現任保守黨政府和想在下屆大選中勝出的工黨政府的壓力是:英格蘭政府能不能給小學生們提供免費午餐。

傢長不得已扮演“缺失”角色 政府呼籲且歡迎傢長自制午餐盒

在加大對免費午餐資金支持力度的同時,政府另一方面也持續表明態度,孩子的合理膳食需要社會各界,特別是傢長的合作,政府要從控制學校菜單、限制“垃圾食品”廣告以及學校附近快餐店的供應的保姆式服務中脫身出來,政府更希望父母控制孩子的飲食,歡迎傢長自制午餐盒。

也許在申請免費校餐的學童中,傢長是不得已扮演瞭缺失的角色;而在私校或者比較富庶地區的公立學校中,傢長們則為每周校餐菜單上的英國“國菜”魚和薯條大為惱火,因為他們覺得太不健康。校餐的多樣性與文化的延續性,浪費、環保與可持續性,是這些傢長們考慮校餐改進的當務之急。

保證基本營養與開發新菜色 “校餐法”外的貧富博弈

上周是全國校餐周(11月6日至10日),學校膳食人士組織解釋這個活動旨在展示兒童獲得新鮮、健康和可持續校餐的重要性。

英國學校和公共衛生護士協會的首席執行官莎朗·懷特在2023年5月指出,據對英國學校護士和兒童牙醫的一項新調查顯示,隨著生活成本危機急劇上升,饑餓、營養不良和牙齒問題在過去一年中不斷惡化,對兒童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教育造成嚴重後果。

當然,對於文章開始提到的那所倫敦私校,開發新食譜從來不是困擾,他們的大廚以勇於創新為己任,各種“黑”料理層出不窮,比如,在印式咖喱中加入香蕉,或者把香菜放進瞭葡式蛋撻。而身處在國際化大都市的倫敦,學校的餐單跟著許多國傢的節日一起慶祝,從中國春節到印度新年,從德國香腸到日本壽司。

對仍然糾結於營養的大多數學校而言,即使和私立學校同在一個英國,涼熱也不相同。

文/李爽(現居倫敦)

瑞典

從學校的用餐制度中如何體現教育理念?

做準媽媽的時候,時常在書本和媒體網絡上看到各種曬的愛心便當盒:各種美麗可愛的餐盒餐具,各種精心搭配的營養和造型,以及便當盒背後的許多故事。養孩子就好像要做一張張試卷,而這份試卷就好像做足瞭備考而突然發現考試取消,皆大歡喜——因為在瑞典,從幼兒園到高中,都不需要準備愛心便當盒。這一點被親朋好友羨慕許多年,而我這個做媽媽的,慶幸省心之餘,是在隨著養育孩子的過程,以及隨著對當地文化的融入和瞭解,對這個社會的各種理念的切身體會,才真正明白一個學校的用餐制度,想必不能完美做到人人滿意,卻從細微處體現出這個國傢的教育理念。

瑞典人的平等觀念 在學校供餐方面體現得淋漓盡致

初來瑞典的時候,瑞典語學習班老師講到瑞典人根深蒂固的平等觀念,尤其在學校餐食供應這個問題上讓我印象深刻。瑞典的學校膳食指南特別指出,瑞典政府於一百多年前引入瞭學校供餐,就是為瞭所有兒童無論社會經濟背景如何,無論在傢吃得如何,都能在學校裡享受到平等的、營養的健康飲食,無論父母背景如何、教育子女的能力如何,孩子們都可以在學校這個環境裡,一起愉快進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餐桌也被當成教育場所 孩子們學習營養搭配和餐後打掃等

尤其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餐桌還是一個教育場所。從幼兒園開始,學校就會有學校廚房派送的早午餐以及下午茶。孩子們會在老師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健康飲食和各種食物的搭配,還會輪流幫助餐前準備與餐後打掃;老師會和學生同桌進食,經常在就餐時和學生就餐桌上的食物進行交流。可以說在進餐時,一堂生動且內容豐富的傢政課就上完瞭。

另外,孩子們經常會被帶到農場參觀,瞭解餐桌上的食物來自哪裡,大一些開始會有傢政課,學習基本的廚房手藝、各種營養成分,以及如何在飲食中體現可持續發展這個主題。

學校從小就實行集體進餐也是為瞭培養人的合作意識

集體進餐更利於政府和學校把控學生的健康營養狀況,也更加環保和減少浪費。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會養成相同的進餐習慣,這種習慣我經常在成年瑞典人身上看到烙印——那種自然而然的集體歸屬感,顯而易見的餐飲習慣共通性。

集體進餐還有一個原因是瑞典的教育中非常註重集體合作,不突出個人主義以及精英主義。我記得在大學讀書的時候,瑞典工科專業有一年可以選擇在其他國傢讀,學校經常請高年級學生回來介紹海外學習一年的感受。多次被提到的一點就是——出去學習才體會到,瑞典高校裡特別註重小組工作,並且會經常強迫學生不能自由結合小組。這也是初上大學的女兒經常抱怨的,但是在一次次的被迫小組工作中,作為旁觀媽媽的我可以感受到她從中得到的鍛煉。對於一個習慣特立獨行的孩子來說,這種鍛煉彌足珍貴。

所以,在從小就開始的學生老師共同進餐中,也避免瞭一個個小團體的形成,避免瞭某些學生被孤立。在瑞典的教育理念裡,每一個孩子都不應該感覺自己被排除在群體之外,所以如果父母向學校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感覺被孤立,是一件非常需要被重視的事。

對學校餐飲供應保持監管透明 由專門廚房每日現做現派送

學校膳食這個靠各個市政府稅收分配來支撐的項目,永遠會收到各種意見和抱怨,不同地區的學校膳食也會因為市政府的稅收收入和管理而褒貶不同,但是這種學校供餐的制度始終受到絕對的支持。

對學校餐飲供應的監管是透明的,由專門的廚房每日現做派送,每周的餐單也對傢長公開,供餐制度就在政府對每一分錢怎麼分與公眾對學校餐飲的挑剔中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文/阿卡(現居瑞典)

澳洲:這裡的食堂吃不吃預制菜?

澳洲的學校不是每一所都有食堂的。我女兒的小學就沒有食堂,所以每天都要帶飯。直到中學,才時不時去食堂買餐吃。

學校食堂用不用預制菜?如果預制菜是指所有經過加工的食品材料,那答案是肯定的。

上次父親節,學校邀請所有父親去吃早餐,大傢吃的培根雞蛋面包卷,面包是現成的,培根是買來以後煎熟的,荷包蛋也是現煎出來的。這些都是我透過開放式廚房的玻璃窗,親眼見到的。

而學生的午餐,主要有這麼幾種:三明治(面包卷)、壽司、意面、餡餅。三明治裡面的培根、壽司裡的金槍魚肉肯定都是預制的,屬於含有預制食材的午餐;意面和餡餅估計都是完全預制的,加熱即食。

所以,澳洲學校食堂的午餐,是一部分半預制,一部分全預制。我估計各個學校基本差不多。

而這些半預制、全預制的食材,我們平常也是會在超市購買的,比如說牛肉丸子、金槍魚肉罐頭、半熟的排骨、冷凍餃子、冷凍餡餅等等。但是,我基本隻買冷藏或者冷凍保存的預制菜。常溫保存的很少見,看上去也不好吃。我買過一次日本咖喱套餐,裡面就是一袋子熟米飯和一袋子咖喱醬汁。說實話,那個米飯很難吃,總感覺帶著若有若無的塑料味。

另外,澳洲的學校食堂,傢長的參與度是很高的,會有很多傢長志願者,每天早上到食堂為學生做午餐。由於傢長親力親為,經手的食材都是親眼見到的,加工的過程都是親自經歷的,所以做出來的東西大傢都會放心。而且,在澳大利亞這種吃西餐的國傢,蔬菜基本是生的,前面我說的三明治和壽司裡夾的生菜、黃瓜等等,肯定是新鮮的,不可能、也不需要預制。

文/蕎爸(現居澳大利亞)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