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輻射會影響人體嗎?

近日,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團隊在 Bioelectrochemistry 上發表題為 A microfabricated lab-on-chip with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s for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bioelectromagnetic effects of cells 的研究論文,指出在 24 小時的細胞培養實驗中,10kHz 的電磁信號對細胞生長有明顯的影響。

論文截圖

人類日常生活的環境中充滿瞭由手機、基站和無線路由器等電子設備發射的人工電磁(EM)信號,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人工 EM 信號的功率通量密度一直在急劇增長,已經達到瞭自然水平的 1018 倍,其對公共健康的副作用風險也引起瞭諸多關註與討論。

一些研究證據已經表明,可見波段以外的電磁輻射可以導致動物的行為和病理改變。然而,這些 EM 信號的生物效應的機制仍然知之甚少,有待研究。

在這篇研究論文中,研究人員開發瞭一種生物相容性微型測試臺,可對細胞同時進行低頻電磁刺激和顯微觀察,並有效避免電磁刺激的熱效應的影響。

細胞生物相容性 EM 刺激實驗示意圖

研究人員使用人細胞系 HEK293T,在測試臺上培養 24 小時。結果觀察到,在 24 小時EM刺激後,刺激組與對照組相比,細胞密度顯著降低。這表明細胞生長受到 10kHz 的 EM 信號的影響。

同時研究人員觀察到,雖然貼壁細胞的幾何形狀不受 EM 刺激的顯著影響,但電極之間觀察到大量碎片,可能是由細胞死亡產生的。這表明特定 EM 刺激的效果可能與細胞死亡程序有關,也表明細胞系統對低頻電磁信號肯定是敏感的。

對照組(AB)和刺激組(CD)細胞在測試臺上培養 24 小時後的顯微鏡照片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的實驗可以使用更長時間的 EM 刺激和培養,進行更實質性的觀察,並且可以進一步研究不同細胞系和 EM 刺激頻率的影響。

(策劃:z_popeye|監制:gyouza、carollero)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