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剛過,多地兒科就開始人頭攢動。發燒咳嗽的孩子在門診排起長隊,病房一床難求……究其原因,除瞭天氣轉涼導致的呼吸道疾病增多,支原體肺炎是主要“兇手”。

(配圖,來源網絡,侵刪)

不過,比起發病急、看病難,今年的支原體肺炎實在太猛!要麼高燒反復不退,要麼直接“白肺”。有傢長反饋,即便已經小心再小心,也沒能讓娃逃掉“雙肺灌洗”……

(配圖,來源網絡,侵刪)

“孩子一生病,爹媽半條命。”來勢洶洶的支原體肺炎到底是啥病?怎樣治療效果最好?傢長又該註意什麼?鳳凰網健康帶來梳理。建議先收藏再轉發,讓更多傢長知道。

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

支原體肺炎兇猛來襲

剛聽到“支原體肺炎”時,很多傢長乃至醫護人員的第一反應都是“沒聽過”、“第一次見”。事實上,支原體肺炎(MMP)確實很特殊,平時也很“低調”。

支原體肺炎,全稱肺炎支原體肺炎(MMP),是一種由肺炎支原體(MP)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可能損傷支氣管、細支氣管、肺泡和肺間質。其中,支原體是一種比細菌大、比病毒小的微生物。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主任覃麗君介紹,肺炎支原體會激發出人體的免疫反應,可能導致患者肺部實性病變。嚴重的還會引發“大白肺”、心肌炎以及腦炎等等。

作為兒童呼吸道感染常見疾病,支原體肺炎往年並不“顯眼”,一般冬季高發、其他季節散發,每3-5年才流行一次。但是今年,支原體肺炎突然提前到來,並且“強勢”占據兒童呼吸道疾病首位。西北某知名醫院調研顯示,支原體肺炎已經占據當地肺炎患兒的80%。更有多位兒科專傢提示,今年將是支原體肺炎“大年”。

與普通肺炎不同,支原體肺炎可以發生在肺內,也可以發生在肺外,比如上呼吸道、氣管等,因此感染瞭肺炎支原體並不一定會得肺炎,而支原體肺炎的癥狀也可能比典型肺炎輕。此外,支原體肺炎的發病原因是支原體感染,而肺炎則大部分由細菌感染引發,因此二者癥狀表現與用藥選擇也有所不同。

大齡童、小齡童都易中招

反復燒咳是信號

“孩子一點感冒癥狀沒有,突然就高燒瞭”,“高燒反反復復,吃退燒藥也沒用”,“反復咳嗽瞭好幾天,才診斷出是支原體肺炎!”……傢長們對支原體肺炎的第一反應都是“萬萬沒想到”,甚至一些養育經驗豐富的傢長,也沒能及時捕捉孩子感染的蛛絲馬跡。

支原體肺炎起病急、發展快、病情重,表現不典型,給傢長的識別反應帶來一定困難。日前,國傢衛健委專傢發出提醒,多數支原體肺炎患兒會出現高熱、咳嗽,還可能伴有頭痛、流涕等癥狀。強調肺炎支原體感染導致的發燒,嚴重的可能持續1-3周;咳嗽也多為陣發性、通常比較劇烈甚至影響吃飯、睡覺,類似“百日咳”。

值得註意的是,“研究數據顯示,約有10%~40%的患兒會發展為肺炎。如果出現孩子反復高燒(發燒超過3天)、咳嗽劇烈,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當孩子發燒反復不退,即使沒有咳嗽或者咳嗽較少,也建議去醫院看診。”覃麗君提醒,這是因為支原體引起白肺的速度快、時間早,而咳嗽往往出現得晚,早期甚至有醫生聽診也聽不到肺炎音的情況。

往年支原體肺炎5歲以上兒童更為常見,今年卻是3歲以下兒童發病紮推,呈現出低齡兒童集體“破防”的特殊現象。對此,覃麗君強調,傢有小寶寶的,尤其要註意,嬰幼兒癥狀相對較重。一旦發現喘息或者呼吸困難,就要第一時間就診。

對付支原體肺炎消炎藥容易越用越錯

阿奇黴素聯合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效果更好

日常生活中,孩子感冒發燒、咳嗽、喉嚨紅腫,媽媽們都會立刻判斷“有炎癥”,馬上就會想到“用頭孢消炎”。但對於支原體肺炎,頭孢則可能不適用。這是肺炎支原體沒有細胞壁,對於作用於細胞壁的抗菌藥物比如頭孢、青黴素等天然耐藥。得瞭支原體肺炎,以阿奇黴素、紅黴素為代表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是抗感染首選。

由於支原體肺炎癥狀較多,單純的西藥抗感染可能緩解並沒有那麼快,發熱、咳嗽、喘息等癥狀也很難及時抑制。再加上今年的支原體肺炎耐藥明顯,臨床專傢也在積極嘗試提供更優的治療方案。

“經常有傢長詢問,使用抗感染藥物的基礎上,能不能加些中成藥配合治療?我的回答是‘當然可以’。《2023年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指南》已經明確指出,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可以聯合使用清熱宣肺等功效的中藥治療。”北京兒童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馬雲介紹。

在《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中西醫結合診治專傢共識(2017)》中,中醫認為,支原體肺炎發生的初期和極期(高峰期)屬於“表裡俱熱證”,應以清肺開閉為治療,可以選用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劑(口服液)對癥治療。

圖:《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中西醫結合診治專傢共識(2017)》

“臨床工作中為瞭提高MPP的臨床療效,建議采用中西醫結合、內外合治的綜合方案防治MPP,比如阿奇黴素聯合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治療MPP,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縮短患兒病程。” 覃麗君介紹。

“如果孩子發熱,咳得是黃痰,或兼有喘息、口渴,在使用抗感染藥物的同時,可以選用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劑(口服液)。如果退熱效果不理想,或者體溫始終在38℃左右,1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選擇發汗解表、清理退熱的小兒柴桂退熱顆粒。”馬雲建議。

網友分享支原體肺炎治療用藥,圖源網絡

據瞭解,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的組方出自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麻杏石甘湯+白虎湯。配方中的麻黃可宣肺平喘,苦杏仁可降氣止咳,麥冬可清心潤肺,石膏與知母可解熱,均利於緩解支原體肺炎的相關癥狀。止咳的同時,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防止久咳傷肺。另外,西醫研究發現,方中的金銀花、連翹、板藍根、魚腥草、黃芩也同樣具有抗菌、抗感染及抗病毒的作用。臨床中,也已有實踐表明,聯合應用阿奇黴素及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患兒的癥狀改善效果優於單獨使用阿奇黴素。

圖:部分相關研究文獻

值得註意的是,經過3-7天的抗感染治療,孩子體內的炎癥能夠基本消退,但還是會有幹咳、少痰、低熱、咽幹等癥狀。該階段醫生已經不再建議阿奇黴素治療,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卻依然能夠繼續發揮止咳潤肺的效用,幫助患兒緩解癥狀。

肺炎支原體感染不能“終身免疫”

這個秋季加強防護非常關鍵

支原體肺炎要想盡快痊愈,離不開傢長的照護。若孩子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應居傢休息,傢人要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護,阻斷病原體傳播。要保障患兒的充分休息,避免劇烈運動。註意合理飲食,高熱時多選擇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時保證水和電解質平衡。

感染過的孩子,治愈後會產生抗體,一段時間內不易被感染,但這並不代表“終身免疫”。隨著時間推移,抗體數量逐漸消失,這時再次接觸肺炎支原體,依然有再次感染的可能。

支原體肺炎來勢洶洶且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早期不一定能夠檢測出來。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咳嗽、流涕等表現,也可以及早用上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等清肺開閉的中成藥,當然,如有不適也要及時就醫。

參考文獻:

21世紀藥店《兒童支原體肺炎高發,可以選用這個方案》/覃麗君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