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施煥中

《白色巨塔》我看瞭不止一次,還經常因為想起書中的某個情節,覺得有意思,直接翻到相關章節反復精讀和琢磨。

作傢山崎豐子在創作這部小說之前,因病住院治療期間對在醫院裡遭遇的封建、腐朽、官僚的醫療體制深惡痛絕。

後來,她到大阪大學醫學部做瞭長期深入、細致、艱苦的考察調研,采訪眾多的醫療管理和醫護人員,最後寫成瞭反映醫醫、醫護、醫患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以及日本社會諸多問題的《白色巨塔》。

白色巨塔的故事,至今仍在上演

主人公財前五郎是國立浪速大學附屬醫院第一外科的副教授,他在食道、胃部的吻合手術方面技高一籌,甚至超越瞭所在科室的教授東貞藏,眼看著就取而代之。

主人公財前五郎,因一場食道癌切除手術一戰成名(白色巨塔電視劇截圖)

但是,東教授討厭財前那種鋒芒畢露的性格,於是出盡全力對其進行全方位的降維打擊。

一把手東教授即將退休,但在他看來,醫術好的財前並不具備醫者風范,因此他推薦瞭其他醫生來繼承職位(白色巨塔電視劇截圖)

借助於嶽父的人脈關系和財政資助,財前最終得償所願。當上教授之後,他的第一個動作便是清理門戶。

在嶽父的幫助下,財前逐步拉攏醫院的醫學部長鵜鶿、大阪醫師會長巖田等一眾人物(白色巨塔電視劇截圖)

後來,財前赴美參加學術交流之前為一個患者做瞭賁門癌手術,因為自恃才高而忽略瞭手術之後的肺部轉移,從而釀出醫療故事。憤怒的傢屬將不負責任的財前告上法庭,通過民事訴訟追究其責任。

看完長達 100 萬字的《白色巨塔》,我瞭解到上個世紀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日本醫療界與中國的醫療現狀有著很多相似之處,都面臨很多同樣的問題。

日本的年輕醫生是醫院裡扛活的主力軍,收入極其卑微,從無薪一族被迫熬鷹到有薪住院醫師、助手、講師和副教授,簡直都是用命來搏的。副教授為瞭搶到教授一職,幾乎不可能僅僅依靠傑出的學術水平或精湛的醫術。

在整個你死我活的博弈過程中,「先做事後做人」這一信條有過之無不及。

財前副教授為瞭拿下教授職位,買到每張贊成票的價錢從 7 萬日元漲到最後成交的 10 萬日元。後來,買到瞭教授的財錢教授為瞭謀到地方一個醫學分會會長之類的職位,向院長承諾拿出 200 萬日元的預算,這還不包括 100 萬日元打發學生出去拜票的開支。

註意,這是 60 年前的價碼,也不知天今天的日本醫界行情漲成瞭啥樣。

除瞭看到日本教授之間的索命傾軋,還看到瞭教授副教授日常毫無顧忌地收取藥物回扣、患者紅包、特診費,以及藥商或器械商提供的禮金、禮品、吃請和性賄賂等等。

涉案醫患糾紛官司時,醫院組成團隊恐嚇本院證人,集體串供作偽證,收買患方證人等等招數,看著是多麼的熟悉。

財前立志要當上教授時,嶽父扔掉瞭他普通的塑料打火機,贈予瞭他一個價值不菲的金屬打火機。嶽父告訴他,要做教授的人,要用這樣的打火機才符合身份。(白色巨塔電視劇截圖)

總而言之,我們偶爾耳聞目睹的亂象,在《白色巨塔》描寫的日本 60 年代初一樣不少。

如果沒有山頭兄弟互相吹捧和互相關照,要拿到科研經費絕無可能。掌控這些資源的大佬完全可以拿著基金作為禮物送給同一條船上的人,或者用來交換商品比如選票等。

我現在想的是,為什麼我們缺少反映醫療界的優秀小說、影視作品?

為什麼我們缺少

優秀的醫療題材作品?

這當然不是因為作傢們創作能力不足,想象力不夠豐富,而是存在許多困難需要克服。

首先,醫院是一個相對密閉的體系,體系外的人很難融入醫院內部的文化。

其次,醫療隊伍擁有高度專業、分工越來越精細的知識體系,所有的醫學知識都不像數理化那樣存在固定的公式或規律。

對於幾乎所有的醫學問題,不同的醫生都必然會有不同的認識和選擇。

記者/作傢來醫院采訪或深入生活,獲得的素材必須隻有官方的文件、死的規章制度、醫生模棱兩可的說法、患者/傢屬的激動情緒、永遠不理解的醫學知識,不可能得到生動的故事。

再次,所有的診療過程都有可能存在瑕疵——隻要願意在雞蛋裡挑骨頭,到處有骨頭,而醫院/醫生永遠不會說不有利於己方的詳情。

絕大多數不太嚴重的醫療錯誤,外行都看不出來。現實生活中之所以會發生醫療糾紛或者患者告贏瞭醫院這樣少見的事例,原因通常很簡單,個別醫生犯瞭嚴重的醫療責任事故,而且直接黑紙白字地體現在醫療文書中,所謂鐵證如山。問題在於,那些不如山的鐵證,記者/作傢是拿不到的。

醫院是社會的一個單元,盡管承擔著救死扶傷的重任,但也還是一個天網中的普通節點。

作傢寫醫院管理、科室發展、醫生培養、患者就醫、醫護接診、醫院與上級主管部門的矛盾、醫院與醫院之間的競爭、科室之間的競爭、醫生之間的競爭等等,外行不要說看不懂,就算看到某些現象也絕對理解不瞭。

況下,幾乎都有的醫療活動都體現著短時間內有可能變動較大的法規和政策,並非全都能滿足社會需求。

作傢通過某一個/群醫務人員的工作來反映社會大背景中的醫院故事時,必然涉及到醫改、醫保、三明經驗、藥物和耗材零加成、DRG 付費、藥占比、醫生的訴求、患者的訴求等。

所有這些重大的醫院事件都很難寫清楚。況且,上述所有的事件目前都還是河中的石頭,等待著我們去摸,有何可能寫得透徹?

就算作傢來醫院調研,哪個部門有義務提供接待任務?醫院會主動暴露醫院管理中存在的瑕疵嗎?醫務處有必要開誠佈公列出近期醫院最近被迫理賠的金額和原因?

醫生有可能將昨天錯切好腎的細節和盤托出?去年剛當上主任的李教授願意向作傢分享如何做掉其他兩個副主任的成功經驗?

某教授花大價錢買兩篇 SCI 論文升瞭主任醫生,難道會向作傢透露門道?某領導的老母親住進呼四病區,某教授親自盯著心電監護熒屏守候瞭 5 個不眠之夜,作傢可以知道其中的玄機嗎?

某某主任為瞭扶持自己嫡系研究生,將其他年輕醫生鎮壓得半死不活,甚至揚鞭將其趕走他院,作傢也是無從得知的。

隻要稍微提一下醫學理論和技術,作傢更該全部舉白旗投降。

寫醫院故事,不涉及醫學知識的話,寫啥?連最簡單的知識都來不及理解,咋寫?可以說,還有一萬條專業作傢寫不出符合基本邏輯的醫院小說的理由。

一句話,任何一位天才作傢都不可能寫出真實反映醫院情狀的長篇小說來。

沒有,便是對這個事實最好的詮釋。

施煥中教授專欄往期內容

當今醫生能在 40 歲評上正高已十分少見

期待醫院系統不用再評職稱

除非給主任當,否則絕對不可以跳槽

產後 4 周診斷晚期肺癌,引出諸多思考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