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央视专题报道,揭露了众多口腔医院所谓“专业光环”背后的真相。
民营口腔医疗机构随处可见,许多口腔诊所、医生履历中都会介绍自己是“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
然而,央视专题调查发现,即便以虚构姓名注册,只要交钱,就能成为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这也侧面说明了,这一称号的含金量实际并不高。
民营口腔诊所一直是医疗虚假宣传的“重灾区”,这次曝光让本来就缺乏信任度的民营口腔机构雪上加霜。
付费就能成为会员
中华口腔医学学会是一个民间组织,是在民政部注册的唯一国家一级全国性口腔医学学术团体,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业务主管,成立于1996年。
中华口腔医学学会规模不小,目前个人会员总数已超过15.6万人,涵盖中国口腔医疗事业的各个领域。一家私立口腔诊所医生告诉健识局:“这个组织过去在行业里还是有含金量的。”过去,中华口腔医学学会把预防口腔疾病、提高技术创新和服务水平作为学会的奋斗目标。
不过,近些年,招募新会员成为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2021年的北京国际口腔展上,中华口腔医学会秘书长岳林教授介绍了学会的四大重要工作方向。其中,第一个方向就是发展会员、服务会员,这也是学会的生命线。
中华口腔医学会官网显示,会员分为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其中,个人会员又分为普通会员、专科会员、学生会员、名誉会员四种类型,收费分别为100元/年、200元/年、10元/年、免费。
加入中华口腔医学会后,会员将获得免费参加中华口腔医学会学术年会、参加学术活动“主委道来”、参加继教课程“云课堂”、“连线·继教”等、浏览团体标准、免费浏览电子学术期刊等权益。
图片来源:中华口腔医学学会官网
中华口腔医学会的网站上明示了会员管理办法,对会员的资质是有一定要求的。但是央视记者实际操作发现,申请会员时不需要身份证号,即便使用假名字,只要缴费就能变成有效会员,并能查询到相关的普通会员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业内人士告诉健识局,“事实上,行业学会主要是为会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会员都是虚的。医学会委员才是真正有学术地位的。不过对于普通患者来说,一般不会特别注意到‘会员’和‘委员’二者的区别。”
这就给了一些民营口腔医院可乘之机。在他们口中,没有含金量的“会员”变成了医生的光环。
央视曝光以后,12月9日健识局登录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注册页面,网页显示“目前系统正在升级维护,暂时无法登录使用。”
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乱象不休
在央视报道中,记者还发现民营口腔对外宣称的“专业光环”真实性存疑,部分口腔医院和诊所的医生执业资格也存在问题。
一名患者因牙齿疼痛先后咨询了8家口腔治疗机构,得到了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案,费用报价从300元-5000元不等。这些机构其中有一位院长根本无法检索出执业注册信息,资质存疑。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一些口腔治疗机构挂着“牙齿修复中心”、“口腔专科联盟”的牌子,宣传有知名医生坐诊,然而很多都不是真的。
比如大连的洁雅口腔医院,在医院大门口上写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口腔疾病诊治专科联盟”。但中国医科大学和附属口腔医院的多个部门均表示,该口腔医院不是专科联盟的成员单位。
事实上,民营口腔诊所已经成为了医疗虚假宣传的“重灾区”。
近几年来,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肆意生长。2015年开始,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数量开始超过公立口腔机构,且双方的数量差距不断拉大,截止到2024年1月,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在册的口腔医疗机构已达12.6万家,服务质量却参差不齐。
为抢占市场,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也在降低门槛,把低价当作宣传噱头引流。在中国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文书网检索发现,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关于口腔机构的行政处罚文书有1529篇,其中多数为口腔机构夸大宣传、虚假宣传、价格欺诈。
乱象频生,让不少患者失去了对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信任和安全感,最终破坏了民营口腔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撰稿丨方涛之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王苗嫦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