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大连医科大学隆重举行了第八届“医学人文周”学术交流会,期间,著名临床肿瘤专家、上海中医药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为在场医学生、临床医生及医学人文研究者们带来了一场题为《AI赋能下的临床慢病诊疗之嬗变》的精彩学术演讲。他创新性地提出要注重医患沟通中的“间性互动效应”,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与会者普遍认为,该理论对于推动AI在临床领域的深入应用,促进慢性疾病诊疗范式的深度变革,以及引领医学人文关怀的新浪潮具有重要意义。其有助于激发患者的内在康复潜能,实现心-身-灵呵护,从而更好地践行医疗工作之“回应患者疾苦”的核心使命。
此前(10月18日)于长沙图书馆举办的《癌症疗愈录2》新书发布会上,何裕民教授亦以“优化叙事,撬动医患间性效应,疗愈癌症”为题,深入剖析了医患间“间性效应”的内涵,并通过一系列生动案例,详细阐释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与效果。
医患“间性效应”根植于“主客体间性”理论框架。何裕民教授指出:医患的“间性效应”强调平等主客体(包括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医生与患者家属)间,共同面对癌症等相关健康难题时,通过深入对话、共情及不断的相互建构,达到一种深度理解、信任与协作、共勉之状态。他以《易经》的“两人同心,其利断金”,来简单概况这类主客体间良性的“间性效应”。
作为资深临床肿瘤专家,半个世纪实践让何教授深感慢病(尤其癌症)领域医患关系之重要,甚至是左右长期疗效主导性因素。而医患“间性效应”,既可以是正性,犹如前述的“其利断金”;也常表现为负面的,典型的如医患触发摩擦甚或剧烈冲突。
何裕民教授指出,包括肿瘤在内的慢性病,许多情况下往往需讲究“疗愈”。“疗愈”是在患者主动参与下方能达到的,故令患者积极配合是关键。上述范式中患者只能被动接受治疗,缺乏主动参与决策契机。它既影响着医患关系和谐,也阻碍了疗效提升。医患“间性效应”的提出,可助从理论深度提升对此类效应认知,促进医患双方更好良性互动、协同,而不仅仅是“共情”“同理”,从而甄于“其利断金”的佳效。
讲演中,何教授引用北京大学医学部著名人文学者王一方教授对这类良性医患“间性效应”的诗意化表达——“唯有(医患)主客间性(有共情而派生的医患水乳交融)的佳境偶成才能成就医患交往的和谐”。
何裕民教授以自身在“一盏灯健康平台”上肿瘤AI的使用经验为例,交流了自己的体验。他认为,在AI赋能下,将促进临床诊疗范式嬗变。至少表现为借助AI,相关的医疗知识及进展一般人也唾手可得;“虽医学知识垄断性、权威性大不如往前,医生将走下健康权威之神坛,但他尚存在经验丰富、有深刻洞察分析力、有拯救能力等的‘光环’”。
何裕民教授进一步强调,医患关系范式将从原先医生主导/指挥、患者听从/配合型,嬗变为医生的“推荐+参谋”类导师/律师/牧师,患者则是受教者/朋友/委托人的相似关系。更多地进行着双方相互间商榷、探讨、协调等的互动。这既促使诊疗范式变迁,至少在慢性病领域医生不再是绝对权威;也是契机,迫使诊疗慢病医生投入更多精力于医学人文,重心在于患者共情互动,塑造水乳交融的医患“间性效应”,追求“其利断金”保健效益。
何裕民教授甚至断言,今后治疗慢性病(含癌症)医生能不能主动积极地借助AI,同时努力塑造良好的医患“间性效应”,将决定着该医生是否受欢迎,临床诊疗生涯能走多远,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讲演中,何裕民教授以《癌症疗愈录》(一、二两册)中多个纪实性实案为例,总结性地认为,借助医学人文,塑造医患良好的“间性效应”有多方面的收益:
1、可帮助探寻疾病真相,利于确诊,助更好地疗愈;
2、促使患者端正病患角色,积极配合;
3、可以提供重要的“情绪价值”,这对包括癌在内的慢性病疗愈,常至关重要;
4、可帮助解开“叙事闭锁”状态,这往往是许多“因郁治病”而缠绵难愈的癌症等慢病的病根所在,不解开叙事闭锁,破除心身负性互动,病终不得疗愈;
5、可发掘患者自身潜能,让自我觉察,从而主动地康复;
6、助一些难治性晚期癌症患者借助智慧,自我把控,以求康复。
何裕民教授在学术报告中罗列的案例让在场听众触动,并陷入沉思。这些案例既折射出医学人文重要性,也引起他们的广泛兴趣及进一步思索。的确,随着AI介入临床,医生将会有更多精力投身于塑造良好的医患“间性效应”。如何未雨绸缪,迎接冲击、挑战及转型,更好地提升临床医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以便更有效地应对慢病(包括癌症)泛滥,都是放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