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生物罕见“认错”。
在10月25日,信达生物选择“贱卖”资产后,在10月28日至31日四天时间里,公司股价持续大幅下跌,市值蒸发超150亿元。(详情见:“创新药二哥”惹了众怒,一天市值蒸发近百亿)
信达生物失去的不仅仅是百亿市值,还有投资者的信心。交易消息公布后,不少信达生物过去的长期投资者表示,对公司治理失望之极,已将信达生物拉黑。
11月3日晚间,信达生物发布公告称,决定不继续进行建议认购事项,Fortvita和Lostrancos已共同同意终止认购协议。11月4日一早,信达生物又紧急召开了业务更新说明会,对撤回交易事项进行进一步说明。不难看出信达生物急切的想要赢回投资者的芳心。
资本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还是选择了原谅。有投资者表示,“信达还是听进了投资者意见,光冲这一点值得给管理层一个赞”。截止11月4日收盘,信达生物股价涨12.84%。
信达生物认怂
“贱卖”风波暂平
争议如此之大,俞德超并未料想到。
“公告出来以后,(交易)引起了比较大规模的讨论,很坦白地讲,这大大超过了我的想象,我根本没有预见到会有这么大的一个反响。”在11月4日早上召开的线上业务更新说明会上,信达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俞德超直言。
此前宣布平价转让子公司股权之后,“创新药二哥”信达生物股价连跌4日,市值蒸发超170亿港元。
如果信达生物方面固执己见,继续将这笔交易强行推进下去,迎接它的大概率会是一个投资者和信达生物双输的结果,对信达生物失去信心的投资者选择割肉离场。信达生物股价持续下跌,俞德超本人也将承受不小的损失。破局的方法仅剩终止交易一条。
在业绩交流会上,俞德超表示,“公司整整一周都在和不同地区的股东、投资人交流,又和董事会交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个人包括公司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决定对公司利益最好的话,是撤回之前我们提议的,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公司管理层对Fortvita的投资。”
与此同时,俞德超表示信达生物“以创新为基石,走全球化道路”的战略不会变,国际化战略会继续推进,Fortvita作为国际化平台的定位也不会变,“后续公司也会积极听取股东们的建议,稳妥推进。”
对于Fortvita的后续安排以及近期是否有融资计划,信达生物高管表示,近期没有融资的计划,将来公司也愿意多听取投资人的意见,选择一个更容易被投资人们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持续支持国际化的发展。
累计亏损超百亿
信达生物何时盈利?
这起风波反映了投资者对于信达生物的巨大期望。
毋庸置疑,作为创新药行业的二哥,信达生物有非常多可取之处的。在临床效率方面,信达生物在行业内一骑绝尘,在KRAS G12C、PCSK9、PD-1等多个产品的布局上,信达生物都实现了后发先至。
从研发管线来看,信达生物管线中的PD-1/IL-2、CLDN18.2 ADC、CLDN18.2/CD3双抗、GLP-1等多个产品都颇具看点。目前,信达生物已经有11款产品获批上市,为公司贡献利润。
俞德超还预计,截至2025年,信达生物三代EGFR抑制剂、IGF-1R抗体、GLP-1/GCG双靶点激动剂玛仕度肽的减重适应证、IL-23p19抗体,四款重要产品将上市,并在此后每年至少能保证两三个产品上市商业化,为公司业务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今年前三季度,信达的营收已经超过60亿元,接近2023年全年营收,信达生物未来的巨大想象空间,或许才是投资者愿意原谅信达生物的根本原因。
然而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自从上市以来,信达生物营收虽然逐年增长,但始终未能实现盈利,上市六年来累计亏损超过百亿元。当然信达生物也在不断努力,在2022年公司对投资者做出了承诺,2027年营收要达到200亿元。只靠国内市场完成这一目标并不容易,支撑信达生物完成这一目标必须依靠海外市场。
信达生物仅靠自身推进海外业务会承受更高的风险,成立Fortvita、引入投资的初衷可能的确是为大范围出海战略考虑。
不过,不管信达生物对于出海的考量如何,这一次任性的“贱卖”决定,对投资者的信心及利益造成了实打实的伤害。未来,信达生物或许还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赢回投资者的信任。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