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是登革热流行季节,全球多地登革热发病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今年全球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已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菲律宾全国确诊登革热病例已超13万例。当地时间9月8日,菲律宾中部保和省宣布进入灾难状态。此前,菲部分省市已因登革热病例激增已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当地时间9月9日,阿根廷卫生部发布报告称,2024年以来,阿根廷累计确诊登革热病例已超57万例。
自5月以来,我国包括广东在内的多个省市陆续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近日,广东三部门也联合发布倡议书,倡导“清积水、灭蚊虫、防登革”!
登革热(DF)是由登革病毒(DENV)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严重者出现休克及重要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今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登革热诊疗指南(2024年)》,进一步规范登革热临床诊疗工作。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对相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不同血清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
临床表现
登革热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5~9天,病程可分为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1、急性发热期
此期一般持续3~7天。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畏寒。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也称“马鞍热”)。
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颜面四肢可见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融合成片的红色斑疹,其中可见散在小片正常皮肤)。可出现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斑、牙龈出血、鼻衄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束臂试验可阳性。
2、极期
通常发生在病程4~8天。部分患者高热持续不退,或热退后病情加重,可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明显出血及血浆渗漏征等。
少数无明显皮肤黏膜水肿等表现的患者,仍可出现严重出血如皮下血肿、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咯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
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重要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少数患者可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
3、恢复期
发热、胃肠道症状、出血等逐渐好转,皮疹消退,可有皮肤瘙痒。少数患者乏力等症状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并发症
检查
诊断
1、疑似病例
发病前14天内曾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地或工作场所周围1月内出现过登革热病例,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
2、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血清标本登革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或NS1抗原检测阳性。
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以下之一者:
①登革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②培养分离到登革病毒;
③血清登革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
重症登革热高危人群和早期预警指标
1、重症高危人群
①年龄>65 岁;
②晚期妊娠女性;
③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和地中海贫血等基础疾病者;
④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⑤二次感染者。
2、重症早期预警指标
(1)临床预警指标:
高热时间>1 周或热退后病情加重,剧烈腹痛,频繁呕吐,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出血倾向,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嗜睡、烦躁,皮肤巩膜黄染,尿量少于 0.5ml/(kg·h)。
(2)实验室预警指标:
发病早期血小板快速下降(<50×109/L),低白蛋白血症(<30g/L),肝酶、胆红素、心肌酶、脑钠肽、D-二聚体、乳酸等明显升高。
(3)影像学及心电图等预警指标:
浆膜腔积液、心律失常等。
登革热的治疗
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治疗药物。病例应采取防蚊隔离治疗,病程超过5天,且体温自然下降至正常超过24小时及以上可解除隔离。
1、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监测神志、生命体征、液体入量、尿量、血小板、红细胞压积、电解质等,极期患者密切监测重症早期预警指标。
(2)对血小板明显下降者,慎用有创检查,进行动静脉穿刺时要防止出血、血肿发生。
(3)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根据感染部位及可能的病原菌,经验性抗菌治疗,并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调整用药。
2、对症治疗
(1)以物理降温为主。高热不退者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者应避免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防止出现溶血。
(2)补液
(3)镇静止痛
参考资料: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年版);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网
撰文 | Anna.An
编辑 | Swagpp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