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科医生陶勇身上,流传的一个故事是他出诊从不限号,只为让来北京找他的病人不落空,但即使争分夺秒,接诊的人数也有极限,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挂上号。

如今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除了线下就诊的渠道,开始有越来越多人在小红书上找到了专业医生分享的健康知识。

虽然很忙,陶勇医生下班后依然坚持每天在小红书分享眼科知识,让挂不上号的病人们也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妇产科的“Jojo医生”在小红书上以温柔知心大姐姐的形象出现,科普妇科常见问题的解决方式以及产科、儿科相关的小妙招。

随着社会对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害怕看病的心理依然存在,许多人对医院和医生有一种普遍的敬畏感和距离感。8月19日是第七个医师节,小红书健康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等权威三甲医院,发起了“我的白大褂朋友”医师节特别活动,通过线上科普以及线下快闪等行动,旨在传播前沿的医学观点,消除人们对医院和医生的刻板印象,帮助大众在医疗场景克服心理焦虑,进一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者,仁术也”,小红书借助此次活动向广大用户传递“白大褂不只是医生,也可以是你的朋友”的核心理念。

是医生,也是网友的线上人脉

提到白大褂或医院,很多人的恐惧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对未知疾病的忧虑,对病症不了解,对医疗程序不熟悉,或担心医生的态度会“冷冰冰”。

在“我的白大褂朋友”医师节活动中,小红书为医院定制了专属平台页面,呈现六家权威三甲医院的优质科普内容和用户的正向就医经验。通过覆盖医院高热搜索词,让用户搜索院名后直接链接到本院页面,可以直接在小红书上看到专业的医学科普和医疗信息。

以武汉协和医院为例,用户在去医院就诊前,可以在小红书该医院的专属页面里,线上认识“白大褂人脉”,了解他们的主治研究领域;也能浏览医院医生分享的有意思的健康科普,比如@独澍一帜(协和心外陈澍)会告诉你“心脏术后吃什么,@凌楚眠会让你明白“该做全麻做全麻,麻醉不良反应24小时内基本能消除”。这些科普分享,帮助就医后的患者解决医患交流时间短、患者需求多的问题,实现了线上线下的闭环。

如何击碎就医恐惧,最好的方式可能就是病人现身说法。于是,小红书在线上鼓励大家分享就医过程中的暖心故事,给其他用户推荐温暖的医生,让更多用户和白大褂交朋友。

@小白同学(支扩)说:一直害怕提及自己的疾病,直到一位医生单独对我说“你和别人不同,必须坚强些”;而@小胖鸡医生也记录了下自己作为医生和病人发生的故事:发现患者走了二十公里来看病,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下班而拒绝他,“他对我的信任和感激,给了我成就感,我也要谢谢他”

医生与患者之间本应该是一种融洽、和善的关系,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的碎片化传播,使得人的社会知觉过程更加简化,大众对医生、医院的刻板印象更加严重。小红书“我的白大褂朋友”活动将医生更加立体、多维的形象与面貌呈现出来,消解了人们的固化认知,提升了医生好感度。

是线上人脉,也是线下朋友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当人们在线上得到帮助,克服心理压力,勇敢迈出去医院就诊的一步时,就医痛点也开始真正照进现实,

几乎每个去医院看病的人都会面临一堆检查单、报告、药品没有袋子装而带来的不便。为此,小红书在医院门诊大楼提供了“放轻松”收纳袋,病人可自行拿取后,收纳病历等纸质文件。

同时,小红书还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推出了线下快闪活动,在医师节为前来医院就诊的用户提供白大褂朋友疗愈处,包括快闪拍照打卡装置,以及礼品派发区域。

在快闪拍照打卡处,小红书通过柔和的色调、有趣的装饰、可爱的就医指引和暖心的文案装置等,缓解病人的就医焦虑和紧张情绪,让大家在医院拥有舒适、温馨的体验。

此外,小红书为用户提供了能够舒缓、放松情绪的鲜花,并随赠健康医嘱单。如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准备的是蓝星花。借用花朵的香味,能在嗅觉上减少病人的焦虑感,传递放轻松不焦虑的就医心态和体验,为病人带去实质性的情感层面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小红书鼓励患者将鲜花赠予自己喜爱的医护人员,以表达感激之情。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