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的一份「查处通报」,引起了热议。

在这份《通报》中,一名医生因为紧急处理危重患儿导致上课迟到,造成严重教学事故。随后被被扣除奖金、全院通报批评、并取消了全年评优资格。

今天中午,南方医科大学针对此事回应:「学校正在向相关单位了解核实情况,后续将跟进处理。」

图源:南方医科大学

随后,#南方医科大 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罚#、#南方医科大学情况说明# 、

#南医大被罚老师所授课为留学生项目# 相继登上热搜。

被处罚的医生是南方医科大学儿科的老师俞莉。在 2024 年 5 月 10 日的一次授课中,俞莉老师在课前发现分管的患儿病情危重,死亡风险高,遂在授课前进行了紧急处理,未能及时报告,导致当日授课迟到了 29 分钟。

学生在上课铃响时,发现授课教师未按时到达教室,及时反馈了这个情况。

根据《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事故(差错)审定及处理办法》,「因上课不守时(迟到、早退、中途离场)造成授课时间延误在 15~30 分钟的,认定为严重教学事故。」

鉴于俞莉老师是「为了抢救病人并非故意为之」,且顺利完成了授课任务,未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仅「扣发俞莉老师 5 月奖金 2000 元,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取消俞莉老师本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

事件发酵后,医生是否应该先救人、学生是否应该举报、医生处罚是否过重等几个话题,在医疗界被聚焦讨论。

评论区截图

但回溯整件事的发生,比起讨论谁应该为这则处罚买单,关心「事故为何出现」同样重要。

在医疗届,因为实践学科的特性,教学与临床紧急任务冲突是常有的事。

一般来说,教学班排和临床排班都会提前送到医生和科室手中,因为提前知晓,如果两者离得很近,医生通常可以通过换班、替班等方式,优先对临床工作进行管理。

遇到不可避免的抢救发生,科室、教学管理部门也会帮忙协调。

广州某三甲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郭锋(化名)分享,在其所在的教学医院,当出现抢救工作冲突的同时,科室会帮忙进行协调。如果发生严重教学事故(一级教学事故),教研室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可能也会担责接受批评处理(注:可能不同学校处罚规定不同)。

身为带教老师,保证出勤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教学事故按照规定处罚,是对教学质量的一种保证。

但处罚的争议,不应只被聚焦在一个医生身上。

在规则的更新迭代中,比起处罚一个医生,更重要的是规避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问题;是重新探讨医学院教学排班的方式,更新医院应急事件发生的响应机制。

丁香园评论区截图

根据南方医科大学《本科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当事人接到通知次日起 5 个工作日内还可提出陈述、申辩意见。

目前,对于这项处罚的进展阶段还未可知。但南方医科大学表示会了解核实情况,后续将跟进处理。

附:查处通报全文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图源网络

策划:ame|监制:carollero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