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岁,刚刚博士毕业,就在国内头部三甲享受教授待遇。这两天,杭州这位 95 后的博士刷屏了。

倪楚君出生于 1995 年,是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2023 届博士毕业生。同时也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最年轻的特聘研究员,享受教授级别待遇。

2023 年,倪楚君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Nature 上发表题为 Shape memory polymer with programmable recovery onset 的博士毕业论文 。

论文截图,图源:Nature

这篇论文由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的谢涛教授和赵骞教授团队共同研究,研究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水凝胶,具有延时变形特质。

定时变形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实物图

室温下,一片正方形(原始形状)的水凝胶被折成一个风车后放到热水中一段时间,形状会被固定住,不会回弹。如果是普通的形状记忆高分子,风车会在降温后会即刻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但这种新型材料具有延时特性,会表现为在开始的 10 分钟内纹丝不动,「休眠期」后才开始逐渐回弹到原始形状。

基于这种特性,这类新型水凝胶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深空深海探测等领域。

例如,在论文中,他们概念性地展示了一种延时变形血管支架:对于常规的记忆材料,因为人体温度的影响,支架在到达目的位置之前就会发生形变;而这种水凝胶能够确保在到达目标位置后再启动形变。

4D 打印制备的定时变形血管支架

受此启发,倪楚君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晋秀明团队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大肠外科李军团队的指导下,设计了用于缓解干眼症的智能全泪道栓塞器,以及具有自固定功能的腹腔引流导管。

泪道栓塞是治疗干眼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传统变形栓塞一植入泪道,便受体温影响会发生不可控变形,仅能实现部分泪道填堵,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脱落。而这种新型材料的特性恰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根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0 年)》,中国的干眼症患者已经超过 3.6 亿。 用国家统计局显示的 2022 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平均 4 个人中,就有一个干眼症患者。

也就是说,这篇研究不仅是设想,还具备巨大的临床应用的转化潜力。看到她的研究与创新天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院长姚克向倪楚君发来了邀请函,专攻智能变形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倪楚君在实验室

眼科向来不缺好医生,缺的是能与好医生合作能让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患者应用的科研人员。

姚克教授表示,面对像倪楚君这样紧俏的科研人才,他们必须牢牢抓住:「积极搭建科研平台、提供各方面支持,给予充足的成长空间,为临床应用解决痛点和难点。」

策划:ame | 监制:gyouza、carollero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