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生活的比喻。

——墨菲空间研究社

作为辛苦“打工人”大军中的一员,

你是不是也幻想过提前退休,

过上舒服、闲散又自在的“养老”生活呢?

今天这对坐标杭州的年轻夫妻,

就在自己的家中实现了这样的梦想!

完全符合理想的家是不可能原本就有的。

夫妻俩入手的房子已经至少有20岁,

经历过几次房主的变迁后,留下不少硬伤——

改造前实拍

明明面积有130㎡,却像个封闭的盒子,

各个功能区完全用门来连接,

给人感觉比较呆板,封闭和拥挤

改造前实拍

原户型还带有一个阁楼

因为夏天太闷热和冬天不通风,

更是彻底沦为了杂物间,妥妥浪费!

房子显然不符合屋主对生活的期待:

他们十分向往那种自由自在的极致舒适,

对泡汤有着一致的热爱,

实用的餐厨、足够的收纳也是必需。

那么我们就来看,设计师是怎么实现的!

采光和通风对一个家有多重要?

设计师觉得是鱼和水的关系。

于是,把楼上和楼下做了局部挑空

让两层的空气有了流通。

一层、二层 平面布置图

当然,更重要的是空间的感受。

阁楼根据屋主的爱好,增加SPA休闲区

一、二层两个原本毫无联系的空间有了交互,

阁楼的天窗也让整体空间提亮了几倍。

(天窗的进光量是普通侧窗的3倍)

一层、二层 收纳示意图

本案的储物空间非常多,达到了24m³

一般三口之家的储物也就是15m³。

当然,储物空间不是越多越好,

因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老一辈人的观念中是不舍得清理物品的,

他们也会有更多的时间用在整理上面,

因此会需要更多聚合式的储物空间。

年轻人则希望有更多的分布式收纳空间

简单说就是分好类,把对应的东西放进去。

本案的收纳分类一览表

本案的收纳分布是非常均衡的,

不同的空间会有对应的收纳空间。

这样的优势是提前布局,物品对应收纳,

可以大大节省后期的整理时间。

客厅

整体空间一览

整个室内的风格是简洁明净的,

大面积浅色铺陈墙地面,没有多余装饰,

加上阁楼天窗的采光加持,

让原本封闭拥挤的空间敞亮数倍

为了增加空间温暖、轻松的氛围,

设计师加入了胡黑檀的元素,

它特有的纹理和深色带来一些稳重,

与大面积浅色形成了平衡,

让视觉在空间中有了重心和层次变化。

深色系的胡黑檀与浅色形成对比,

犹如经典黑白配,耐看不过时。

胡黑檀、水曲柳、实木,

天然的藤、棉麻、玻璃、硅藻泥、绿植,

这些不同的自然材质组合搭配

更能够创造出清新朴质的空间氛围。

主卧看向客厅

这里的空间不用电视来作为娱乐主体,

没有了电视机的限制,

客厅空间的布局就更加灵活随意

设计师用投影仪代替电视机,

可以躺床上看电影,简直太惬意。

这里要注意幕布大小和视距比例有关,

要提前计算好尺寸,避免影响观看效果。

餐厨

餐厨空间没有进行封闭处理,

开敞式厨房加岛台的搭配,

一个灵魂交互与情感升温的重要场所。

通过中岛将厨房和餐厅连接在一起,

如此也将承重柱与中岛进行结合,

大大弱化了承重柱的突兀感。

夫妻俩都是高个子大长腿,

中岛的尺寸专门根据两人身高定制,

充分满足操作使用的舒适性。

此外,岛台还具备隐藏式收纳的功能,

又可以作为厨房的补充台面使用。

餐桌椅都是选择的自然风格。

主卧

餐厅看向主卧

主卧通过一扇吊轨移门与客厅连接,

宽大的门洞打开后可以营造敞亮的感受。

卧室地面做了抬高的处理,

也会让吊柜移门的形式感更好。

客厅看向主卧

地台结合床垫的形式与也不同于传统,

上翻式储物结构,满足随手收纳的需求。

有人会问,这种形式的床舒适度如何?

答:因为还是睡在床垫上的,

睡眠的舒适度不会有什么影响,

很适合小空间和喜欢日式住宅的群体。

卫生间

一层卫生间空间有限,整体漆成灰色

避免小空间的色块分裂产生拥挤感。

壁挂式马桶上方和淋浴间,

利用墙体厚度设置壁龛,满足收纳需求。

楼梯

楼梯区域挑空处理,开一道天窗,

把自然光引入到室内空间,

一举解决采光问题以及阁楼的空气循环

楼梯下方设置了分区储藏柜

用于洗衣区的收纳和日常杂物的堆放。

柜门选用了无把手的按压式,极致清爽

视觉上能与周边环境完全统一。

浅色的香格里拉帘质地柔软,

与效果独特的硅藻泥墙漆搭配起来,

营造温馨干净的空间感受。

楼梯扶手简洁利落的深色线条,

与阁楼顶部的建筑构造搭配,

各种线条的纵横交错有种韵律之美。

阁楼

在家中拥有一个spa馆是什么体验?

曾经沦为杂物间的阁楼如今成为泡汤空间,

完美利用了它的私密和通风。

泡汤单单有水和池是不够的,

还需要氛围,天窗的存在就恰到好处。

当泡汤产生氤氲的水蒸气时,

那种朦胧和暧昧,对身体发出召唤和邀请,

屋主说,这种放松的过程是有神性的。

6㎡的汤池是夫妻俩的共同爱好,

也是他们情感的连接,愉悦的互动。

有一个如此自在的共享空间,

想来两个人的甜蜜感情也会随汤水升温。

这是一个没有什么华丽装饰,

让人极致放松和享受的家

笔者可以想象,结束每天的忙碌归来后,

烹饪一餐可口的饭菜,窝进沙发看书,

或是走上阁楼边泡汤边观赏天空……

家最本质的内核,在于其温暖和疗愈,

熟知我们的脾性和习惯,

包容我们的疲惫和烦恼。

家与家人,仿佛一处坚实后盾,

让我们无论行得多远,都觉得心安。

(本文转载自设计部落,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